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1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19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5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王君明  崔大鹏  崔瑛 《中医学报》2011,26(11):1319-1321
目的:探讨黄药予二萜内酯类成分化学、药理作用及毒性研究进展.方法:查阅国内外相关研究资料并进行汇总、分析、综述.结果:已发现的二萜内酯类成分主要有黄独素A-M、8-表黄独素乙酸酯等;二萜内酯类成分既是黄药子发挥抗肿瘤、抗炎、抗菌等作用的物质基础,也是其诱导肝毒性的毒性成分.结论:建议开展黄药子二萜内酯类成分的量效关系及...  相似文献   
52.
53.
当前毕业实习带教方法优化改革已成为从事实习带教同仁共同关心的话题.笔者结合毕业生实习带教实际,首次将解决问题学习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模式应用于毕业生实习带教的选题、文献研读、实验设计、实验过程、数据处理、结果分析、撰写毕业论文等多个环节,提出基于PBL的中药学毕业生实习带教模式,以期为中药学及其他学科实习生带教方法的教学改革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相似文献   
54.
中药十八反甘草组临床应用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析十八反甘草药组临床应用规律。 方法: 检索某省级三甲医院近3年来(2009.11—2012.11)十八反甘草组应用情况,并对其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 结果: 与甘草临床同用频率依次为海藻> 醋甘遂> 醋大戟> 醋芫花,且海藻占八成以上,甘遂、大戟和芫花均用其醋炙品。就配比而言,除了海藻用量常超过炙甘草(常为炙甘草的2~3倍)外,醋甘遂、醋芫花和醋大戟的用量均常低于炙甘草,且均常为炙甘草用量的1/10最多见。就与甘草组十八反药组配伍的药物情况而言,与炙甘草反药组配伍前6名的药物分别为茯苓、桂枝、白芍、牡丹皮、炒桃仁和红参。 结论: 在十八反甘草组中,与甘草配伍应用最多的为海藻,而甘遂、大戟等的配伍在临床上均有应用,说明了十八反同方应用在临床中也是客观存在的,并非绝对的配伍禁忌。本研究将对甘草组十八反药组临床应用组方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5.
目的建立仅与药物分子属性有关的药物分子苦度(molecule bitterness,MB)的定量方法。方法采用口尝法,以盐酸小檗碱为标准苦味物质,以不同浓度的盐酸小檗碱、奎宁、苦参碱、延胡索乙素、穿心莲内酯、栀子苷、葛根素、柚皮苷、L-精氨酸、熊果苷、益母草碱、柠檬苦素、獐牙菜苦苷、芦荟苷、龙胆苦苷、盐酸青藤碱、氧化苦参碱、京尼平苷、槐定碱的水溶液为载体,采用"最小极限法"预测苦味阈值浓度(bitterness threshold concentration,BTC),并基于此计算其MB;以盐酸小檗碱、苦参碱、氧化苦参碱、穿心莲内酯、葛根素的水溶液为载体,采用电子舌测得不同浓度溶液的响应值,基于口尝法测得的盐酸小檗碱的BTC,预测其他4种苦味单体的BTC,进而预测其MB。结果采用口尝法,测得感知到苦味的人数比例与苦味单体的浓度之间符合威布尔曲线关系,然后由拟合的曲线计算出BTC,进而测得了19种苦味单体的MB;在BTC试验的测定范围内,电子舌传感器仅对盐酸小檗碱和苦参碱的测定得到有效数据,但对其产生响应的传感器不同,不同传感器之间信息相互独立,基于电子舌未能得到苦参碱的BTC。结论采用...  相似文献   
56.
目的考察生理状态下雷公藤配伍金钱草相杀减毒的生物机制。方法通过对生理状态下小鼠的肝和肾组织抗氧化和部分炎症相关指标的比较分析,探讨二者相杀减毒的生物机制。结果与正常组比较,雷公藤被灌胃给药14 d后,极显著降低了小鼠肝和肾的抗氧化物质谷胱甘肽(GSH)、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白介素(IL)-10的水平(P<0.01),并升高了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P<0.01);与雷公藤单用组比较,雷公藤-金钱草在质量配比为4∶1、2∶1、1∶1、1∶2、1∶4的各配伍组均能显著升高肝和肾的GSH、GST、GPx、SOD、CAT和IL-10的水平(P<0.05或P<0.01),并显著降低TNF-α的水平(P<0.01)。结论雷公藤配伍金钱草对生理状态下的相杀减毒机制,可能与增强靶器官的抗氧化防御并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57.
基于以抗肿瘤为主要活性的黄药子毒性研究进展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笔者查阅国内外相关研究资料并进行汇总、分析,介绍了以抗肿瘤为主要活性的黄药子的毒性研究进展及对策。黄药子可诱导毒性(尤其是肝毒性),但毒性成分、毒性成分与抗肿瘤活性成分的关系、毒性/肝毒性机制均尚不清楚。建议开展黄药子的抗肿瘤作用机制、毒性成分与抗肿瘤活性成分的相关性、毒性/肝毒性的作用机制以及配伍减毒增效的研究,最终为其临床安全有效用药提供有意义的参考,并为其他有毒中药的研究提供思路借鉴。  相似文献   
58.
目的:观察云连总生物碱对小鼠焦虑行为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60只雄性 SPF 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成5组,每组12只,分别为模型组,地西泮组,云连总生物碱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在高架十字迷宫和明暗箱装置中,观察云连总生物碱对小鼠焦虑行为的影响,然后断头取脑测定脑内γ-氨基丁酸(gamma-aminobutyric acid,GABA)、谷氨酸(glu-tamic acid,Glu)和5-羟色胺(5-hydroxytrypatmine,5-HT)的含量,并对行为学实验数据和脑内递质含量作统计分析。结果:在高架十字迷宫和明暗箱装置中,云连总生物碱中剂量组对焦虑小鼠有显著抗焦虑作用(P <0.05);小鼠脑内 GABA 含量统计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地西泮组和云连总生物碱中剂量组小鼠脑内 GABA 含量显著增高(P <0.05),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有增高趋势,而 Glu 和5-HT 在各组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云连总生物碱对小鼠有明显抗焦虑作用,以中剂量作用明显。其作用机制与明显升高小鼠脑内抑制性递质 GABA 的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59.
结合中药学课程特点、中医药专业特点、传统板书与多媒体教学特点、逻辑推理、比较及归纳等教学层面谈中药学教学方法,指出教师在授课时应针对中药学课程特点、医药专业特点针对性教学,并将多媒体与传统板书结合起来,同时还应注重逻辑推理、比较与归纳多种教学方法的渗透融入。本文将为中药学教学方法的优化改革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相似文献   
60.
目的:考查虎杖水提物(HZ-W)和虎杖75%乙醇提取物(醇提物,HZ-E)的抗抑郁作用.方法:雄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盐酸氟西汀(FH,10 mg ·kg-1)、HZ-W(1.5,3 g·kg-1)和HZ-E(1.5,3 g·kg-1)组,连续灌胃(ig)给药7d,1次/d,末次给药后1h,进行悬尾实验(TST)、强迫游泳实验(FST)和开场实验(OFT)测试.结果:模型组小鼠TST和FST不动时间分别为(95.83±17.18),(126.00±20.79)s,HZ-W低剂量和高剂量、HZ-E高剂量以及FH均显著缩短了不动时间(P<0.05),而HZ-E低剂量对此无显著影响.OFT中,模型组小鼠3 min内穿格次数为(88.44±19.22)次,各给药组与之相比均无显著差异.结论:首次证实HZ-W和HZ-E均具有抗抑郁活性,且以HZ-W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