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50篇
中国医学   16篇
肿瘤学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沙利度胺联合化疗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沙利度胺(反应停)联合化疗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13例MM患者分成2组,对照组用VAD方案化疗,治疗组在VAD方案上加用沙利度胺,治疗6个疗程,根据血清M蛋白、骨髓瘤细胞减少等指标判断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85.7%,对照组50.0%,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中便秘、腹胀和水肿增加,经对症处理后较快消失,其他不良反应与对照组相同.结论:沙利度胺联合VAD方案化疗治疗MM具有疗效明显增加,耐受性良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32.
33.
目的:观察附子干姜、辛伐他汀及联用对关木通所致马兜铃酸肾病模型的影响。方法:将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C)、模型组(M)、附子干姜组(FG)、辛伐他汀组(X)、附子干姜+辛伐他汀组(FGX);模型组及各治疗组小鼠灌胃给予关木通水煎剂(7g/kg·d),正常组小鼠灌胃给予等量水,给药4天后停药3天,持续4周;各治疗组自第3周起分别给予附子干姜(5g/kg·d)、辛伐他汀(10mg/kg·d)、附子干姜(5g/kg·d)+辛伐他汀(10mg/kg·d)。4周后取小鼠血清测定肌酐(SCr)、尿素氮(BUN)、尿酸(UA)、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水平,取肾组织测定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和γ-谷氨酰转移酶(γ-GT)浓度,并记录左肾、左睾丸系数。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均可降低血清肌酐、尿素氮、尿酸、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水平,且两者合用可增加附子干姜对肌酐、尿酸的排泄;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均能升高肾组织中γ-GT含量,且FG组与FGX能升高肾组织MDA水平,降低GSH水平。结论:附子干姜与辛伐他汀对马兜铃酸肾病均有保护作用,且两者联用可相互补充,提高治疗马兜铃酸肾病的效应。  相似文献   
34.
目的 研究腺苷 (Adenosine,Ade)对 L-甲状腺素 (L-thyroxine,L-Thy)诱发的大鼠缺血性肥厚左室心肌中一氧化氮 (NO)含量和一氧化氮合酶 (NOS)活力的影响。方法  NO含量和 NOS活力采用联苯胺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结果  L-Thy诱发的肥厚左室心肌中的 NO含量比正常对照组显著下降 ,Ade 5 ,1 0 mg· kg- 1·d- 1 ig3 d后 ,可使 NO含量恢复到正常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 ,L-Thy诱发的肥厚左室心肌中诱导型 NOS(i NOS)活力显著升高 ;结构型 NOS(c NOS)活力显著下降。 Ade 1 0 mg· kg- 1 · d- 1 ig 3 d后 ,i NOS活力比病理组显著下降。Ade5 ,1 0 mg·kg- 1·d- 1 ig3 d后 ,c NOS活力均可恢复至正常水平。结论 Ade通过恢复 L-Thy诱发的大鼠肥厚左室心肌中的 c NOS活力 ,降低 i NOS活力 ,升高 NO含量 ,发挥心肌保护作用。Ade对实验性甲亢大鼠缺血性肥厚左室的治疗作用部分是通过 NO通路实现的。  相似文献   
35.
目的:调查乙肝疫苗接种率为HBsAg携带率的关系及海南农垦地区乙肝疫苗接种的免疫效果,为制定海南垦区乙肝疫苗免疫应用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接种史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HBsAg和抗-HBs用ELISA检测法。结果:调查1-18岁人群6669人,乙肝疫苗接种率为41.2%,HBsAg携带率为9.2%。其中全程接种者HBsAg携带率为2.4%,未接种者HBsAg携带率为14.0%,两者差别有显著性,疫苗接种保护率为82.9%。HBsAg携带率随着接种率的而降低。抗-HBs检测843人,抗-HBs阳性率为62.8%,其中全 程接种者抗-HBs阳性率为85.7%,未接种者抗-HBs阳性率为36.9%。结论:乙肝疫苗的接种有效地降低了人群HBsAg的携带率,削平了5岁以下儿童的高峰。说明海南垦区推广乙肝疫苗接种取得显著成果,但因大龄组人群乙肝疫苗接种率不同, 目前仍处于高HBsAg携带率范围。本区应做好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的同时加强青少年中易感人群的保护。  相似文献   
36.
目的:研究别嘌呤醇对附子在腺嘌呤所致慢性肾衰模型和一氧化氮合酶(NOS)抑制型高血压模型中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雄性清洁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别嘌呤醇组(A)和别嘌呤醇附子组(FA)。对照组小鼠灌胃给予蒸馏水,其余各组小鼠持续4周隔天灌胃给予腺嘌呤,从第3周开始灌胃给予相应药物即别嘌呤醇(70mg/kg)、附子水煎剂(腺嘌呤模型为5g/kg,L-NNA模型为3g/kg)。记录小鼠一般情况,第4周末测定小鼠血清一氧化氮(NO),心组织蛋白、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肝肾组织蛋白、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尿酸(UA)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腺嘌呤模型组小鼠体重下降,摄食量减少,饮水量升高。与模型组相比,A组和FA组小鼠生化指标具有一定的改善,肾系数、小鼠血清、心、肝和肾组织NO和肝、肾组织UA、肝组织MDA降低了,肾组织MDA升高,其中FA组小鼠NO含量显著高于A组。L-NNA模型中,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体重下降,摄食量和饮水量减少。与A组相比,FA组血清、心、肝和肾组织NO,肝和肾组织UA升高。在两种模型中,肝和肾组织中NO上升的幅度显著大于UA的上升幅度。综合结果表明腺嘌呤模型中FA组小鼠表现出显著的肾功能改善作用,L-NNA模型中FA组小鼠表现出肾功能损伤加重作用。结论:附子可能是通过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升高两种模型中血清、肝肾组织的NO含量。  相似文献   
37.
目的:观察附子对两种不同慢性肾病模型小鼠乳酸代谢的影响,探讨附子的温阳、肾脏保护作用及与乳酸酸中毒的关系。方法:将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7组:正常对照组、关木通模型组、关木通+附子低剂量组、关木通+附子高剂量组、腺嘌呤模型组、腺嘌呤+附子低剂量组和腺嘌呤+附子高剂量组。正常对照组灌胃等体积饮用水;关木通模型组灌胃给予7g·kg^-1·d^-1的关木通水煎剂,给药4天后停药3天,持续5周;腺嘌呤模型组先以250mg·kg^-1腺嘌呤隔天灌胃1次,持续1周,再以130mg·kg^-1腺嘌呤隔天灌胃1次,持续3周;关木通(腺嘌呤)模型+附子低剂量组、关木通(腺嘌呤)模型+附子高剂量组在造模的同时分别给予3、10g·kg^-1·d^-1的附子水煎剂。实验结束时,测定各组血清肌酐和尿素氮、乳酸含量及乳酸脱氢酶活性,以及肝、肾、睾丸的蛋白、乳酸含量和乳酸脱氢酶活性,并记录左肾、左睾系数及附睾精子数。结果:附子能显著降低两种肾病模型小鼠的血清尿素氮、乳酸含量、乳酸脱氢酶活性及左肾系数,显著提高精子数及肾脏蛋白含量;显著降低关木通模型小鼠的肝脏乳酸含量、肾脏的乳酸含量和乳酸脱氢酶活性,显著增加肾脏蛋白含量;显著增加腺嘌呤模型小鼠肾脏、皋丸的乳酸含量,提高肝脏、皋丸乳酸脱氢酶活性,降低肾脏乳酸脱氢酶活性及睾丸蛋白含量。附子剂量与药效呈一定的正相关性。结论:两种肾病模型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乳酸酸中毒。附子对关木通致慢性马兜铃酸肾病的肾脏酸中毒的纠正情况最明显;而腺嘌呤致慢性肾衰模型虽血清乳酸含量显著升高,但肝、肾、睾丸中均未出现乳酸蓄积,相反,肾脏、睾丸中乳酸含量有所降低,附子也能使该模型小鼠的肝、肾乳酸含量和乳酸脱氢酶活性趋于正常值,提示附子的温阳、肾脏保护作用与调节乳酸代谢有关。  相似文献   
38.
目的 探讨晚期乳腺癌患者化疗前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水平的变化与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2年12月1日至2014年12月1日江苏省肿瘤医院收治的65例晚期乳腺癌患者。全组患者均接受两药联合化疗方案,其中含铂方案39例,非含铂方案26例。在治疗前和化疗2个周期后,抽取患者的血清样本,检测VEGF和MMP-9的表达水平。比较化疗前后、不同疗效及不同化疗方案间血清VEGF和MMP-9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化疗后不同VEGF和MMP-9表达水平患者的中位疾病进展时间(TTP)。结果 65例乳腺癌患者化疗前VEGF的均值为596.5 pg/ml,MMP-9均值为686.5 ng/ml,显著高于化疗后的215.0 pg/ml和500.4 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6例临床获益患者化疗前后VEGF水平分别为678.1 pg/ml和232.0 pg/ml(P<0.05),MMP-9水平分别为679.3 ng/ml和450.6 ng/ml(P<0.05);9例疾病进展者化疗前后VEGF和MMP-9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9例接受含铂方案的患者,化疗前后MMP-9的均值分别为742.6 ng/ml和451.7 ng/ml(P<0.05),VEGF水平在化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6例接受非含铂方案的患者,化疗前后VEGF和MMP-9水平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30例MMP-9表达水平下降者的中位TTP为5.0个月,优于25例上升者的3.0个月(P<0.05);化疗后VEGF表达水平下降者与上升者的中位TT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EGF和MMP-9表达水平降低可能是晚期乳腺癌患者化疗有效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39.
CYP2D6遗传多态性对临床个体化给药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总结了经CYP2D6代谢的临床常用药物,并对此类药物实现临床个体化给药的方法进行了探讨。同时介绍了CYP2D6的各种表型及其在不同种族之间的分布情况,以及该分布对制定临床给药方案的影响。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