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7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6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52篇
内科学   8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148篇
综合类   99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40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2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BPH)并膀胱结石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采用经尿道膀胱镜下气压弹道碎石和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治疗58例BPH并膀胱结石。结果手术时间60—170min,平均95min,术后3—5d拔尿管,排尿通畅。无前列腺电切综合征、大出血、膀胱穿孔等并发症。病理结果均为良性前列腺增生。术后随诊3个月IPSS评分由术前平均24.5分降至8分,平均最大尿流率由术前6ml/s上升至15.4ml/s。结论该方法是同期处理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出血少、创伤小、并发症少、康复快、住院时间短的特点。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经膀胱镜局部注射肉毒素A治疗逼尿肌反射亢进导致的顽固性急迫性尿失禁的方法、有效性及不良反应。 方法:选择2001-67/2005-08在昆明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确诊为逼尿肌反射亢进且保守治疗无效的急迫性尿失禁患者12例,患者知情同意,于麻醉下行经尿道逼尿肌内注射肉毒素A,每次剂量300U,分20个点注射。采用以患者为试验对象的自身对照试验方法,观察12例患者手术前及术后2个月的尿失禁频率、平均控尿时间、残余尿量、初尿意膀胱容量及膀胱最大容量,并对观察得到的各项数据进行两组间的配对t检验,同时观察有无肉毒素所致的不良反应发生。 结果:12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手术前后尿失禁频率平均值、平均控尿时间平均值、初尿意膀胱容量平均值、膀胱最大容量平均值差异有非常显著性[(13.83&;#177;2.72)和(4.17&;#177;2.08)次/d,(0.60&;#177;0.22)和(1.42&;#177;0.40)h,(68.75&;#177;17.34]和(122.50&;#177;20.50)mL,(102.50&;#177;13.57)和(207.50&;#177;47.12)mL。P〈0.001]。②手术前后残余尿量平均值无差异(P〉0.05)。③术后无不良反应发生。 结论:膀胱镜引导下逼尿肌内注射肉毒素A可明显改善急迫性尿失禁患者的临床症状,增强控尿能力,并且无不良事件发生,是一种微创、简便、有效而安全的治疗顽固性逼尿肌反射亢进的方法。  相似文献   
43.
肾上腺皮质癌(adrenocortical carcinoma,ACC)临床少见,但恶性程度高,侵袭性强,术后复发率高,预后差。CT、MRI是诊断ACC的主要手段,无论原发性还是复发性ACC,手术治疗都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临床分期是判断ACC预后的重要指标。早期诊断和治疗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腺性膀胱炎的治疗及预防复发的疗效。方法:对非手术治疗症状无明显改善的78例腺性膀胱炎患者,根据不同病变类型,采用经尿道等离子电灼或电切术,术后行丝裂霉素或羟基喜树碱膀胱灌注,并定期膀胱镜检查。结果:78例经尿道等离子汽化治疗顺利。随访1年-3.5年,76例患者膀胱刺激症等症状消失或明显缓解,2例患者症状无明显改善。7例患者在术后6个月~2年内复发,行二次等离子汽化治疗,未再复发和癌变。结论:经尿道等离子汽化加化疗药物膀胱灌注是治疗腺性膀胱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经尿道双极电切术治疗膀胱肿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根据膀胱肿瘤的位置、大小、数目及与输尿管开口的关系,选择不同的经尿道双极电切方法治疗浅表膀胱肿瘤32例,术后化疗药物规律地膀胱灌注。结果:32例膀胱肿瘤均一次性顺利切除,手术时间为15~65min,平均30min,术中出血10—150ml,平均22m1。无严重并发症发生。4~6d出院,随访1年~4年,1例单发肿瘤在术后2年复发,二次行PKRBT未再复发,2例多发肿瘤分别在术后6个月和1年内复发,均改为膀胱全切原位尿流改道术。结论:PKRBT较安全充分地切除了肿瘤,手术并发症低,是治疗浅表膀胱肿瘤的一种较好的微创方法。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经尿道1 470 nm半导体激光前列腺剜除术(Di LE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对2015年4月-2015年10月1 470 nm Di LEP剜除的56例BPH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在精阜外上方5点或7点于外括约肌近侧处用镜鞘逆推侧叶增生腺体或用激光点切加镜鞘逆推的方式找到外科包膜平面,用激光进行汽化和止血,剜除中叶、左侧叶、右侧叶,并推入膀胱腔,组织粉碎器粉碎剜除腺体。结果剜除腺体时间15~65 min,组织粉碎时间5~37min,切除腺体组织29~152 g。术中无电切综合征、直肠穿孔和膀胱穿孔病例,无输血病例。短期尿失禁5例。术后3个月,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最大尿流率(Qmax)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1)。结论 1 470 nm半导体激光具有良好的组织汽化和止血效果,1 470 nm Di LEP+组织粉碎,最大限度地切净了增生腺体,止血更加彻底,还节省了手术时间。  相似文献   
47.
目的从健康人外周血中分离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cell,PBMC),经体外诱导培养获取成熟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方法取健康人新鲜外周血,经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获得单个核细胞,在含10%胎牛血清的RPMI-1640培养基中培养.置37℃、5%CO2培养箱内静置培养2 h后除去悬浮细胞.培养液中加入rhGM-CSF和rhIL-4继续培养贴壁细胞5 d,然后加入TNF-α促进其分化成熟.倒置显微镜下观察DC形态,流式细胞仪(flowcytometer,FCM)对其进行表型鉴定.结果显微镜下观察DC细胞形态不规则,表面有大量的毛刺状突起;成熟DC细胞表面CD83、CD80分子表达明显增高.结论用rhGM-CSF、rhIL-4和TNF-α联合培养可以从健康人外周血诱导培养出成熟的树突状细胞.  相似文献   
48.
目的 探讨内镜在肾窦内肾盂切开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62例复杂性肾结石患者行肾窦内肾盂切开取石,直视下或用取石钳尽量取出肾盂和各盏结石,用不同的内镜配合碎石机击碎残石.结果 肾窦内肾盂切开取石+内镜下碎石术均获得成功.手术时间为112~225 min,术中出血量为10~100 ml.其中59例结石一次性取尽,2例残留小结石自行排除,1例残留结石经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治疗后排出.术中肾盂撕裂2例,术后发热7例,腹胀4例.无大出血、胸膜损伤、肠道损伤、肾蒂损伤、肾周感染、继发性高血压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肾窦内肾盂切开取石+内镜下碎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基本达到了取尽结石同时把肾损伤降到最低的目的.  相似文献   
49.
目的 探讨经尿道等离子逆行剜除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BPH)的方法 和疗效.方法 对1 500例前列腺>40g的BPH患者,直视下置入等离子电切镜,在精阜近端尿道黏膜或侧叶近精阜处点切找到增生腺体与外科包膜间隙,用镜鞘伸入该间隙,如同耻骨上前列腺摘除术时手指剥离前列腺一样推剥腺体,用电切袢快速深度挖掘式电切被剜除腺体.结果 本组1 500例手术顺利.手术时间42~195 (87±21) min.切除腺体组织30~200 (76±31)g.术后6个月,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为(5.9±2.3)分、最大尿流率(Qmax)为(20.2±4.3) ml/s,与术前(23.8±5.2)分、(6.7±3.4)ml/s相比明显改善(P<0.01).结论 经尿道等离子逆行剜除电切术是治疗BPH安全有效的新方法 ,该方法 结合了经尿道手术和开放前列腺摘除术的优点,拓宽了前列腺电切适应证.  相似文献   
50.
开放手术配合腔内碎石技术治疗孤立肾复杂结石1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气压弹道、钬激光等腔内碎石技术在孤立肾复杂结石开放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1例孤立肾复杂结石患者行开放手术治疗,术中经输尿管镜气压弹道或钬激光碎石、取石.结果1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9例一次取净结石,2例术中结石残留,总结石取净率为81.5%(9/11).残余结石患者中1例行ESWL治疗排净,另外1例残余结石行PCNL治疗取尽.术中出血少,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在复杂孤立肾结石治疗中采用开放手术配合使用腔内碎石技术具有最大限度保护肾功能、减少手术创伤和风险、降低术后并发症、提高结石取净率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