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8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6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52篇
内科学   8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149篇
综合类   99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40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2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51.
目的 比较不同型号的经皮肾通道联合钬激光治疗复杂性上尿路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16F经皮肾通道组纳入患者32例,20F经皮肾通道组纳入患者20例.按常规方法 建立经皮肾通道后,以钬激光碎石并洗出.比较2组间一期手术结石清除率、平均手术时间、术后血色素下降水平及输血率.结果 16F经皮肾通道组一期手术结石清除率为47%(15/32),20 F经皮肾通道组一期手术结石清除率为65%(13/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6F组平均手术时间为(2.3±0.6)h,20 F组平均手术时间为(1.5±0.5)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6F组术后血色素下降水平为(16±7.5)g/L,20 F组术后血色素下降水平为(18±8.5)g/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6F组输血率为6%(2/32),20F组输血率为10%(2/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0F经皮肾通道治疗复杂性上尿路结石具有高效、快速、安全等优点,值得采用.  相似文献   
352.
背景:长期随访结果发现,原位回肠尿流改道再造膀胱方法可致酸碱平衡及营养代谢障碍,另外回肠位置较高,必须有较长的系膜方可使膀胱位于盆腔且与尿道吻合处的张力不致过高.而乙状结肠位置靠近尿道,且原位乙状结肠尿流改道再造膀胱具有对电解质酸碱平衡及营养代谢影响较小,分泌黏液较少等特点.目的:采用长期随访形式比较膀胱癌患者采用回肠和乙状结肠再造膀胱的优劣.设计:回顾性分析.单位:昆明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泌尿外科.对象:选择1995-01/2005-03昆明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泌尿外科住院的膀胱癌患者164例.行原位回肠尿流改道再造膀胱96例(回肠组),男74例,女22例,年龄43~74岁;行原位乙状结肠尿流改道再造膀胱68例(乙状结肠组),男64例,女4例,年龄51~72岁.所有患者均经病理检查确诊;患者及家属均对治疗方案知情同意.治疗方案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方法:①原位回肠尿流改道再造膀胱:膀胱全切后,距回盲瓣15~20 cm处截取40~60 cm长带蒂回肠袢制作储尿囊,双侧输尿管吻合于两端预留肠管,储尿囊最低部与尿道残端吻合.②原位乙状结肠尿流改道再造膀胱:膀胱全切后,截取30~40 cm长带蒂乙状结肠制作储尿囊.双侧输尿管同上法吻合于近端预留肠管.主要观察指标: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下床活动时间、术后留置单J管及尿管时间.以定期复诊的方式进行随访,观察患者控尿排尿能力、尿动力学分析结果以及术后早期与晚期膀胱相关并发症.结果:164例患者失访12例(7.3%).回肠组平均随访46个月,乙状结肠组为42个月.两组术中失血量、术后控尿效果相近(P >0.05),原位回肠尿流改道组手术耗时较长,术后恢复较慢,新膀胱容量较大(t =2.56~3.08,P < 0.05~0.01).原位回肠尿流改道组术后早期及晚期膀胱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6.7%,29.2%,均高于乙状结肠组(9%,16%),其中晚期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 = 5.426,P < 0.05).结论:原位乙状结肠尿流改道再造膀胱耗时短、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353.
目的总结膀胱癌根治术后原位尿流改道的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方法对71例行膀胱癌根治术后原位尿流改道患者术前心理疏导、综合评估,术后予以各种引流管道护理、功能锻炼和指导。结果无护理并发症发生。66例获随访,9例保留血管神经束的男性患中性功能满意6例(66.7%)。结论围手术期护理增强了患者在心理和生理上的适应能力,减少了手术近期和远期并发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54.
前列腺癌是泌尿系统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在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进程中可经历激素依赖和激素非依赖的阶段,其转变的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清楚,多种信号传导通路可能参与其中。近年来随着MAPK信号通路研究的深入,  相似文献   
355.
树突状细胞(DC)是体内具有最强抗原提呈能力的专职性抗原提呈细胞(APC),由DC激活的T细胞免疫在机体抗肿瘤中起重要作用.近来各种DC疫苗及其应用于肿瘤治疗的研究应运而生.基于DC而研制的泌尿系肿瘤疫苗治疗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结果显示.DC疫苗在泌尿系肿瘤治疗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56.
膀胱癌根治术目前仍是治疗浸润性膀胱癌最有效的方法。膀胱全切后如何重建储尿和排尿更接近正常生理功能的“新膀胱”并能保护肾功能的下尿路是泌尿外科学者一直探索的问题。近20多年发展起来的原位尿流改道(原位新膀胱),与通道式Bricker膀胱和经腹壁控尿的Kock膀胱等比较,临床疗效满意,术后自我形象好,并发症并不高于后两者,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胃、回肠、回结肠、右半结肠、左半结肠、乙状结肠均可用来制作新膀胱,  相似文献   
357.
Survivin(存活素、生存素)属于凋亡抑制蛋白家族(IAP)的成员,近年研究表明,Survivin在恶性肿瘤组织中有特肄性的高表达,可能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关.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近年对Survivin 的研究逐步深入.现对近年来 Survivin 与膀胱癌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58.
三孔法腹膜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84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三孔法行腹膜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为84例肾囊肿患者用三孔法行腹膜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的临床资料,并评价三孔法腹膜后腹腔镜手术中直接扩张后腹膜腔的方法。结果:84例均顺利建立后腹膜腔操作空间,平均用时5.2min,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三孔法Trocar直接穿刺、腹腔镜直接分离法操作简单、耗时少、创伤小、安全可靠,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方法。  相似文献   
359.
研究EJ细胞单抗KMP1的结合抗原CD44的变化和KMP1对EJ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人膀胱癌EJ细胞株免疫BALB/c小鼠,获得单抗KMP1,免疫荧光检测KMP1的亲和性、结合部位及效价。流式细胞检测KMP1对膀胱癌细胞的特异性。免疫组化检测对膀胱癌组织的特异性。亲和层析分离纯化特异性抗原,检测抗原的氨基酸序列。糖基转化酶抑制剂和过碘酸氧化后分析抗原决定簇的理化性质改变。软琼脂培养克隆形成实验和细胞划痕实验检测KMP1对EJ细胞株的增殖和迁移功能的影响。结果:获得的单抗KMP1是IgG1,能与EJ、BIU-87、T24膀胱癌细胞和膀胱癌组织特异性结合,而与Lovo、HeLa、K562、HepG2、Jurkat、293、HCV29、人的红细胞和白细胞无结合性,也不能结合正常膀胱黏膜。其结合EJ细胞的抗原是异常糖基化的CD44,糖基转化酶抑制剂BG作用EJ细胞7d,KMP1对EJ细胞结合性降低,过碘酸氧化后Western blot显示KMP1对CD44结合性降低,软琼脂培养克隆形成实验和细胞划痕实验结果示KMP1还能减弱EJ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功能。结论:膀胱癌的高复发性、易转移可能与出现异常糖基化的CD44高表达具有一定的相关性,KMP1可结合异常糖基化的CD44,并抑制EJ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相似文献   
360.
VP3来源于鸡贫血病毒(CAV),又被称为凋亡素[1].TAT能够跨膜导入细胞内部.我们利用分子克隆方法构建了重组质粒PcDNA3-TAT-VP3,观察改良型TAT-VP3基因在人膀胱癌BIU-87细胞中的表达及诱导凋亡的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