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篇
皮肤病学   2篇
综合类   16篇
药学   26篇
中国医学   56篇
  2024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91.
目的:研究延胡索乙素(THP)灌胃给药在清醒大鼠脑局部的药动学特性。方法:采用微透析采样技术,以清醒大鼠为实验模型,连续收集给药(40 mg·kg-1)后大鼠脑纹状体透析液,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THP浓度,经回收率校正后,用PK Solver 2.0药动学软件按非房室模型计算主要药动学参数。结果: THP在清醒大鼠脑局部的药动学参数t1/2为(2.0±0.46) h;tmax为(1.18±0.19) h;Cmax为(4 090.73±151.45) ng·mL-1;AUC0-inf为(15.05±1.02) ng·mL-1·h-1;MRT0-inf为(3.72±0.21) h。结论:所采用的微透析技术能实现活体连续取样,所建立的HPLC分析方法经方法学考察表明该方法精密度、准确度高,重现性好;微透析-HPLC法适用于延胡索乙素在大鼠脑局部的药动学研究,为其脑部靶向制剂的开发与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92.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参梅养胃颗粒(无蔗糖)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含量。方法:采用色谱柱ODS-C18(4.6 mm×250 mm, 5μm);以甲醇-乙腈-0.7%磷酸溶液(26∶2∶72)为流动相等度洗脱;检测波长403 nm;柱温25℃;进样量10μL;流速1.0 mL/min。结果:羟基红花黄色素A在0.0480~0.7196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n=9)为101.74%, RSD值为1.6%。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重复性好,测定结果稳定,可以作为参梅养胃颗粒(无蔗糖)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含量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93.
中药学专业方向与课程体系的改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专业现行的专业方向、课程体系是否符合我国当前中药学工作实践的需要,通过对本专业的毕业生、在校生及用人单位等进行了座谈和问卷调查,在此基础上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和社会需求,对中药学专业方向的设置与课程体系进行了改革研究,调整了中药学专业方向设置和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94.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跌打活络微乳中蛇床子素的含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建立跌打活络微乳中蛇床子素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D iamonsil(钻石C18(5μm,250 mm×4.6 mm);流动相:甲醇-水(80∶20),检测波长:322 nm;流速:1 m l/m in。结果蛇床子素在0.042~0.336μg线性关系良好,r=0.999 7,平均回收率为100.91%,RSD为2.42%(n=6)。结论该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95.
薄荷油微型胶囊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薄荷油微型胶囊的制备工艺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复凝聚法,以阿拉伯胶和明胶为囊材,制备薄荷油微型胶囊。结果:最佳工艺为:阿拉伯胶2.5g,溶于50m160℃蒸馏水中,加入薄荷油2.5g,用力研磨乳化后转入烧杯中,加5%明胶溶液50ml,不停搅拌,用10%醋酸调节pH4.1左右,加入40℃200ml蒸馏水,取出烧杯,置冰浴中搅拌冷却到10℃以下,加入蒸馏水稀释一倍后的甲醛2.5ml,搅拌15min,用20%氢氧化钠溶液调pH8~9,继续冷却搅拌30min,静置,过滤,抽干,即得。结论:此工艺操作简易,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96.
目的:建立HPLC同时测定补阳还五汤提取液中苦杏仁苷、芍药苷、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阿魏酸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法,依利特Hyperil ODS2色谱柱,流动相乙腈-0.1%磷酸水梯度洗脱,流速1.0 m L·min-1,检测波长分别为210(苦杏仁苷),230(芍药苷),250(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315 nm(阿魏酸)。结果:苦杏仁苷、芍药苷、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阿魏酸线性范围分别为1.080~10.80,1.735~17.35,0.242~2.42,0.106~1.06μg,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 8,0.999 8,0.999 5,0.999 6;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39%,98.89%,97.25%,95.39%,RSD分别为1.9%,2.0%,3.3%,2.6%。结论:该建立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便、简便、准确,适用于同时对补阳还五汤提取液中苦杏仁苷、芍药苷、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及阿魏酸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97.
目的:分析比较当归各药用部位的挥发油成分。方法:通过单因素考察确定最佳萃取条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S-SPME)与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法测定当归各药用部分挥发性化学成分,通过面积归一法确定各成分含量。结果:最终确定条件为称量量0.5 g,萃取温度90℃,萃取时间20 min,解吸附时间3 min。全当归药材粉末出峰94个,当归头药材粉末出峰64个,当归身药材粉末出峰62个,当归尾药材粉末出峰73个,全当归、当归头、当归身和当归尾定性成分含量分别为99.994%,99.747%,97.754%和99.988%。结论:当归挥发性成分主要为藁本内酯且藁本内酯含量:当归身>当归尾>当归头>全当归。  相似文献   
98.
目的:建立益脑康提取液的HPLC指纹图谱及其指标成分含量测定方法,结合指纹图谱和含量测定结果,为评价益脑康的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HPLC法,建立10批益脑康提取液的HPLC指纹图谱,标定共有峰,并进行相似度评价;对采用对照品对比确认的盐酸益母草碱、阿魏酸、毛蕊异黄酮苷、芒柄花苷等4个成分进行含量测定,比较不同批次样品的质量差异。结果:10批益脑康提取液相似度均大于0.9,确定了22个共有峰,指认出峰5为盐酸益母草碱、峰8为阿魏酸、峰9为毛蕊异黄酮苷、峰18为芒柄花苷;4种成分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 6),精密度、稳定性、重现性试验中的RSD均小于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00%~103.62%,10批益脑康提取液中4种成分的含量为0.703~1.099,0.918~2.428,0.258~0.475,0.112~0.222 mg·g-1结论:所建立的指纹图谱和含量测定方法准确可靠,重现性好,可用于益脑康提取液的质量控制,并为益脑康相关制剂开发与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
正交试验优选雷公藤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优选雷公藤的提取工艺。 方法: 以雷公藤甲素和总二萜内酯提取量为指标,通过L9(34)正交试验考察提取时间、乙醇用量及体积分数对雷公藤提取工艺的影响。采用HPLC测定雷公藤甲素含量,流动相甲醇-水(45:55),检测波长218 nm;利用UV测定总二萜内酯含量,检测波长550 nm。 结果: 乙醇体积分数对雷公藤甲素提取量具有显著性影响,其他2个因素则无显著性差异;各因素对总二萜内酯提取量均无显著性影响。最佳提取工艺为加8倍量95%乙醇回流提取3次,提取时间分别为2,1,1 h;雷公藤甲素、总二萜内酯提取量分别为4.20,86.64 μg·g-1结论: 优选的提取工艺稳定可行,指标成分提取效率较高。  相似文献   
100.
目的:考察自乳化辅料的加入对川芎嗪缓释固体分散体释放度的影响,为剂型的改进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HPLC法测定川芎嗪缓释固体分散体(tetramethylpyrazine solid dispersion,TMP-SD)与川芎嗪自乳化缓释固体分散体(tetramethylpyrazine self-emulsifying solid dispersion,TMP-SESD)的累积释放度,比较二者的释药特征。结果:TMP-SD 12 h释放量仅为(39.26±1.86)%,而TMP-SESD释放量可达(98.33±2.02)%。结论:自乳化辅料的加入解决了TMP-SD释放度过低的问题,达到理想的释药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