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1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30篇
内科学   13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64篇
综合类   102篇
预防医学   41篇
药学   16篇
  1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总结12例膈肌破裂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分析了近10a收治的膈肌破裂患12例,其中左侧膈肌破裂10例,右侧2例。致伤原因依次为:锐器刺伤9例,车祸伤2例,胸腹部挤压伤1例。术前明确诊断8例,术中探查发现3例,漏诊l例。结果:12例均经手术治疗,治愈8例,死亡4例,死亡4例,死亡率33.33%。结论:术前对膈肌破裂的高度重视及术中对隔肌的仔细探查,是减少漏诊的关键。早期诊断、及时手术、积极有效的术后处理,是提高治愈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32.
左旋布比卡因腰麻用于剖宫产手术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左旋布比卡因与布比卡因和罗哌卡因腰麻用于剖宫产手术的麻醉效应。方法:选择ASAI~Ⅱ级,拟在腰麻下行剖宫产手术病人90例,随机分为3组,即布比卡因组(B组,n=30)、罗哌卡因组(R组,n=30)和左旋布比卡因组(LB组,n=30)。所有病人腰麻均接受0.5%重比重相应局麻药2.4mL(12mg)。记录各组感觉和运动神经阻滞的起效时间和维持时间、药物不良反应。肌松程度由手术医生评定,镇痛情况由病人自我评定。结果:3组病人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维持时间、最高阻滞平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LB组的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比R组快、比B组慢,而运动阻滞维持时间比R组长、比B组短(P<0.05);最大Bromage评分B组>LB组>R组(P<0.05);主要的药物不良反应为低血压、恶心、呕吐等。结论:左旋布比卡因腰麻用于剖宫产手术是安全的,并能达到较为完善的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大剂量呋噻米合并高渗盐水治疗老年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方法:对47例老年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大剂量呋噻米合并高渗盐水治疗,配合积极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心功能改善状况并随访.结果:本组住院期间2例死亡,其余心功能分级均得到明显改善,住院时间缩短,出院随访3个月未发现有因心力衰竭再入院者.结论: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缩短老年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住院时间,延长缓解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4.
任云  彭曦  张永军 《中国药房》2012,(26):2446-2448
目的:分析我院重症监护室抗菌药物应用与铜绿假单胞菌耐药之间的相关性,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研究方法,以半年为一个时间段,统计重症监护室2008-2010年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及同期铜绿假单胞菌的药敏试验结果;采用SPSS17.0软件对每一时间段内铜绿假单胞菌对各种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与各类抗菌药物的总用药频度(DDDs)之间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第3代头孢菌素类、第4代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青霉素类+酶抑制剂这几类抗菌药物的应用与铜绿假单胞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吡肟、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之间具有相关性。结论:抗菌药物的应用与细菌耐药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应更加注意规范抗菌药物的应用,特别是限制那些高潜在耐药的抗菌药物的应用。  相似文献   
35.
甘氨酸对烧伤大鼠心肌细胞能量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腾  彭靖  吕尚军  吴炜  张勇  徐淑秀  彭曦 《重庆医学》2012,41(33):3476-3478
目的探讨甘氨酸对烧伤后大鼠心肌细胞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将7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C组)、烧伤对照组(B组)、甘氨酸组(Gly组)。B、Gly组建立30%体表面积Ⅲ度烧伤大鼠模型,观察伤前及烧伤后12、24、48、72h大鼠心肌细胞能量代谢的变化,同时检测伤后高能磷酸化合物(AMP、ADP和ATP)、血浆乳酸和谷胱甘肽(GSH)的水平。结果烧伤大鼠心肌能量代谢发生障碍,与C组相比,B组和Gly组大鼠心肌ATP及GSH水平大幅下降(P<0.01),而AMP、ADP、血乳酸水平则大幅上升(P<0.01);Gly组大鼠心肌ATP、GSH下降以及AMP、ADP、血乳酸上升幅度均明显低于B组(P<0.01)。结论甘氨酸能改善烧伤后心肌有氧代谢,减少乳酸生成,有效降低烧伤后心肌受损程度,具有很好的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6.
谷氨酰胺与烧伤免疫营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Nutritional therapy is an important determi-nant of immune function in burn patients. However, common nutritional supplement given to patients with extensive deep burn is still therapeutically inefficient to block nutrients utilization due to metabolic disorder. Immunonutrition, a new nutrition thera-peutic modality, has been used in severely burned patients for regulating cell function, improving metabolic state, and enhan-cing immune function. Glutamine (Gln) is often considered to be a prime immunonutrient in immunonutrition therapy for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including those with serious burns. Our series of experimental and clinical studies have demonstrated that Gln administered in animals or patients could abate intestinal injury, accelerate repair of intestinal mucosa, improve nitrogen balance, abate immunosuppression, maintain immune homeostasis, amel-iorate wound healing, and shorten hospital stay. Although the use of Gln for supportive care of severely burned patients is now well established, the science of its use is still in its infancy. There are some disputes in regard to its indication, dosage, and course of treatment, and the way of its supplementation, admin-istration opportunity especially. These questions will b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and we wish to propose the principle and method of administration of Gln in severely burned patients.  相似文献   
37.
探讨静脉营养及肠道喂养对烧伤早期肠粘膜组织结构的影响。将 30 % TBSA 度烧伤大鼠行颈外静脉插管后 ,随机分为肠道喂养组 (EF组 )及静脉营养组 (PN组 ) ,分别采用灌喂和颈外静脉输入方法给予等氮、等热量的营养液 ;动态观察空肠与回肠粘膜组织形态学的变化 ,并用图像分析仪测定肠粘膜厚度、绒毛高度及绒毛表面积。结果 :烧伤后早期PN组与 EF组的空肠与回肠粘膜组织结构均受到明显损害。伤后 48h内 EF组与 PN组之间的空肠和回肠粘膜厚度、绒毛高度以及绒毛表面积无明显差别 ;但至伤后 72 h,EF组都非常明显地高于 PN组。结论 :肠道…  相似文献   
38.
肠道是外科应激的中心器官,严重创(烧)伤、应激反应。全身或肠道局部的缺血缺氧性损害以及肿瘤的放疗、化疗等均可引起肠黏膜受损,破坏肠黏膜结构的完整性,从而引发肠道细菌/内毒素移位、全身性炎症反应及多器宫功能衰竭综合征等。因此,如何促进肠黏膜损伤的修复已成为影响综合救治水平的重要因素。目前的研究资料表明,多肽类生长因子、生长激素等对正常肠黏膜的生长及损伤后的再生修复有促进作用,但其作用缺乏特异性,除了肠黏膜上皮细胞外,还作用于其它组织细胞。近年来,一种新的且具有特异性促肠黏膜生长与损伤后修复的多肽已…  相似文献   
39.
狼疮性肾炎的死亡原因分析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肾内科(110001)王凤君*李子龙栗霄立王力宁周希静迄今为止,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死亡原因的认识尚不统一,绝大多数人认为狼疮性肾炎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主要死亡原因。我科自1989年5月至1997年9月住院病...  相似文献   
40.
动物饲养工作中,为了取得最大繁殖效果和减少对实验的干扰,人们为实验动物设计了一个标准环境。其最大特点是:1.环境是一成不变的人工环境。2.空间狭小。3.动物无选择的自由。作者在这种标准饲育室中观察大、小鼠的行为的过程中,发现了许多异常行为。见附表。异常行为的存在,说明实验动物情绪的反常。而情绪是由后天环境所左右的。异常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