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0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3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24篇
综合类   114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57篇
中国医学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17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4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妊娠复发性肝内胆汁郁积性黄疸亦称“妊娠晚期黄疸”、“妊娠复发性黄疸”。我院1970~1981年共收治22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2.
陈林  王其南 《重庆医学》1996,25(4):238-239
英国医院感染学会第三届国际学术会于1994年9月4日~8日在伦敦召开。来自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约1200名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共有500余篇论文参与了学术交流。现将主要内容介绍如下。 一、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 MRSA感染和患者及医护人员的携带状态存在于全球范围内,MRSA占新分离金葡萄菌的2.2~18.7%,发达国家较发展中国家高,但在后者地区也在逐渐增多。日本的Nasu报道,MRSA对糖肽类抗生素(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均敏感,但  相似文献   
43.
感染性腹泻     
感染性腹泻是一组发病率很高的疾病。据估计,全世界每年发病30~50亿人次,在发展中国家内每年引起500~1,000万患者的死亡。对感染性腹泻的研究近年来有较多进展,现分述于后。病毒性胃肠炎目前公认轮状病毒和诺瓦克类病毒是引起腹泻的两种主要病毒。  相似文献   
44.
目的 研究DNA旋转酶、拓扑异构酶Ⅳ在伤寒沙门菌耐喹诺酮类药物的作用.方法 对临床分离喹诺酮类敏感伤寒沙门菌275及其自发耐药变异菌RG1的gyrA、parC基因喹诺酮类耐性决定区进行PCR DNA直接测序分析.结果 表明伤寒沙门菌275 gyrA、parC与大肠埃希菌相应DNA序列分别有92.51%与97.01%同源性,推定氨基酸序列仅有3与6个的差异.伤寒沙门菌gyrA及parC也有较好同源性,相应区段氨基酸有60.92 %相同.伤寒沙门菌RG1与275相比,gyrA第247位T→G变异,致Ser 83 Ala氨基酸替换,两者parC完全相同.喹诺酮类药物对RG1 MIC较对伤寒沙门菌275上升32倍或以上.结论 DNA旋转酶、拓扑异构酶Ⅳ为喹诺酮类药物作用靶位,但以DNA旋转酶为主,该酶变异为伤寒沙门菌耐药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5.
国产洛美沙星胶囊的人体药物动力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健康志愿者单剂口服国产洛美星胶囊400mg后的药物动力学特征。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血清和尿中药物深度。结果:该药在人体内的转运过程符合二室放模型,血药峰浓度为4.88mg.L^-1,消除半衰期为7.19h,表观分布容积和AUC分别为1.51L.kg^-1和51.03g.mg.L^-1,总清除率为2.47ml.min^-1.kg^-1,48h尿药排泄率为75.7%。洛美沙星的人血清蛋白  相似文献   
46.
伤寒杆菌耐喹诺酮类机理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以伤寒杆菌临床分离的喹诺酮类敏感株 S2 75与其诱导耐药株 RG1 与 RG2 ,对有关伤寒杆菌耐喹诺酮类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与伤寒杆菌 S2 75相比较 ,RG1 与 RG2 对喹诺酮类、四环素、氯霉素敏感性明显降低 ,对头孢唑林 ,亚胺培南敏感性有所增加。喹诺酮类对 DNA旋转酶活性 5 0 %抑制剂量 ,RG1 与RG2 较 S2 75呈 3~ 8倍增加 ,S2 75与 RG1 、RG2 旋转酶亚单位交叉重建及 DNA旋转酶 A亚单位基因 (gyr A)喹诺酮耐药决定区 PCR- RFL P分析表明 A亚单位变异为耐药原因之一。细菌对氧氟沙星聚积测定 ,RG1 与RG2 分别为 S2 75之 1/ 2与 1/ 8,经 CCCP处理后 ,分别上升为 S2 75原水平与 S2 75之 1/ 2水平。外膜蛋白分析示 RG2 5 5 k D蛋白带消失 ,同时伴生化反应改变。表明伤寒杆菌耐喹诺酮类机制存在 DNA旋转酶变异 ,药物主动外运及外膜通透性改变。  相似文献   
47.
患者罗××,女.15岁,江津人.因右季肋部隐痛二月,发热20天,于1980年3月12日入院.患者二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季肋部持续性隐痛.活动时加重,不放射.偶感双足趾关节疼痛.但局部无红肿.20天前起发热,体温38—39℃,右季肋部疼痛加剧.食  相似文献   
48.
利迈先用于治疗急性细菌性感染多中心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迈先(clarithromycin)是一种新的14员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它在红霉素结构中C6位以氧甲基取代羟基,因而具有对酸极为稳定、口服吸收良好、组织分布较广等良好的药动学特点。利迈先抗菌谱与红霉素相同,对金葡球菌、表葡球菌、肺炎链球菌、化脓性链球菌等革兰氏阳性菌的抗菌作用比红霉素强4倍[1],对嗜肺军团菌、支原体、衣原体、厌氧菌等均有较好的抗菌作用。利迈先由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和西安制药厂(利君制药股份公司)在国内首家联合研制成功。本项研究用其提供的片剂与进口CRM对照,于1995年4月~10月完成…  相似文献   
49.
陈林  王其南 《重庆医学》1993,22(6):327-328
用试管双倍稀释法测定氟哌酸、氟啶酸、甲氟哌酸、氟嗪酸和环丙氟哌酸对23~30株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及52~87株甲氧西林敏感金葡菌(MSSA)的体外抗菌活性。结果发现,氟哌酸、氟啶酸和甲氟哌酸对MRSA的MI(90均为16mg/L,氟嗪酸和环丙氟哌酸对MRSA的MI(90均为2mg/L。氟啶酸、氟哌酸和甲氟哌酸之间有明显的交叉耐药,但与氟嗪酸和环丙氟哌酸(?)有交叉耐药现。5种氟(?)酮类抗菌药对MSSA均有良好的抗菌活性,MIC_(90)为0.125~2mg/L。  相似文献   
50.
对象和方法硝硫苯酯[4-硝基二苯胺-4′硫代氨基甲酸(O)苯酯]是硝硫氰胺的一种衍化物。1980~81年我们在广汉、绵竹和安县应用硝硫苯酯(由我院化学教研室合成)治疗慢性血吸虫病647例,用硝硫氰胺治疗120例;158例缓治者作为对照组,三组的药物剂量见附表。全部病人于治疗前一月内粪便孵化均二次阳性或一次毛蚴数5只以上。各组病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