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5篇
内科学   6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6篇
药学   19篇
中国医学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31.
肾上腺肿瘤既往主要为临床诊断,尤其是肾上腺皮质腺瘤,多数较小,很少术前确诊及定位。近年来,超声显像及CT应用于临床,为肾上腺小肿瘤的检出提供了可能性。现将我们1981年以来经超声显像检查已为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肾上腺肿瘤20例有关资料报告及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32.
彩色B超诊断先天性胆管囊状扩张症1例陈定章,王全华1临床病例患者,女,3岁,出生后即发现腹部膨大,无腹痛,未行检查治疗。因1月无诱因突然皮肤巩膜黄染,小便黄,反复发冷、发热,发现右上腹包块,在当地医院行CT、B超检查,提示肝巨大囊肿,来我院诊治。查体...  相似文献   
33.
时照分析了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4例骨肿瘤和8例骨旁肿瘤的超声图像表现。骨肿瘤显示回声不均匀,外形不规则,边界不清楚,骨质变薄。其声像图改变与肿瘤大体标本有一定的关系,当肿瘤内有出血、坏死、骨质破坏和骨碎片时,声像图则为液性暗区、骨连续中断、强回声或伴声影。超声检查可判断骨质破坏程度及肿瘤对周围组织的侵犯和压迫情况。并可根据骨肿瘤的声像图特点与骨旁肿瘤进行鉴别。超声可作为骨肿瘤诊断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4.
超声对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王全华 《腹部外科》1998,11(2):59-60
为客观评价超声对诊断腹部闭合性损伤的实用价值,本文回顾150例超声与手术资料,进行对照和分析。结果显示,超声对腹腔积血征的检出敏感,诊断实质性脏器损伤符合率高,达95.2%,但对损伤脏器定位诊断正确率偏低。并分析了其客观和主观原因。认为超声在闭合性腹部损伤的诊断和评价方面是首选诊断工具,有较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5.
本文报告25例膀胱肿瘤病人的超声显象表现。25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48个肿瘤,超声显象检出24例(39个肿瘤),膀胱镜检出25例(45个肿瘤)。文中对膀胱肿瘤声象图进行了描述。对超声显象在检出膀胱肿瘤中的价值,超声检查的途径,膀胱肿瘤超声分期标准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6.
患者男性,49岁。因右上腹及背部隐痛,皮肤发黄,小便茶色,大便白色一月,于1989年10月4日入院。查体:皮肤、巩膜黄染,右肋下扪及胆囊,墨菲氏征(一),腹部未扪轻包块。临床诊断:阻塞性黄疸;胰腺假性囊肿;胆总管结石;糖尿病。实验室检查:A/G 3.8/3.2,黄疸指数126u,胆红质定量12.6mg,AKP28.3。1989年9月27日CT检查(1)肝内胆管及胆总管扩张(1.5cm),胆总管下端变窄、壁厚、不规则考虑为胆总管下端炎症。胆囊大,壁稍厚。(2)胰头、体部增大,胰体约7.7×3.7cm低密影为假性囊肿(慢性胰腺炎所致),(图1)。1989年9月28日超声检查:未显  相似文献   
37.
本文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对25例原发性肝癌(HCC)患者行肝动脉栓塞(TAE)治疗前后肝血管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TAE后,肝动脉血流减少,而RI及PI无明显改变;(2)门静脉血流于TAE后第一周开始增加,第二周达高峰,血流量平均增加了292.98ml/min,第四周恢复治疗前的血流,而肝动脉血流又增加,肝静脉的血流于治疗前后无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38.
胃平滑肌瘤和肉瘤的早期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倪海  王全华 《临床荟萃》1997,12(16):761-762
胃平滑肌肿瘤早期可无症状或症状轻微,不易诊断。近年来,各种影像诊断方法广泛应用于临床,使此病有可能早期发现。本文报告9例用影像学诊断的胃平滑肌肿瘤。且经手术病理证实,直径均<5cm。现总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9例,男性3例,女性6例。年龄43~65岁。最后确诊为胃平滑肌瘤7例,男性1例,女性6例,年龄43~60岁。其临床表现为:上腹不适、隐痛者5例,上腹痛伴黑便史者1例,无任何症状于健康查体时超声检查发现者1例。另2例最后诊为息肉样腺  相似文献   
39.
上腹部晚期恶性肿瘤通常不能经手术、放疗和化疗治愈,常出现顽固性腹痛,严重地干扰和降低了病人生活质量,此时控制腹痛成为治疗的主要目的[1-2]。自1996年以来,我院对33例患者采用CT经腹侧导向下经穿刺注入乙醇,进行腹腔神经丛破坏性阻滞,获得较理想止痛效果。现将有关方法、结果及价值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0.
惊厥分有热惊厥和无热惊厥,在临床上除表现惊厥外,常伴有其他系统的症状和体征,是常见的儿科急症。我科抢救82例惊厥患儿,其中男51例,女31例,年龄20天~14岁,高热惊厥52例,病毒性脑炎18例,癫痫6例,颅内出血4例,低钙抽搐2例。经治疗护理均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