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16篇
  免费   343篇
  国内免费   261篇
耳鼻咽喉   38篇
儿科学   58篇
妇产科学   49篇
基础医学   322篇
口腔科学   40篇
临床医学   965篇
内科学   578篇
皮肤病学   35篇
神经病学   178篇
特种医学   358篇
外科学   653篇
综合类   1892篇
预防医学   1079篇
眼科学   67篇
药学   806篇
  9篇
中国医学   841篇
肿瘤学   152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165篇
  2022年   160篇
  2021年   141篇
  2020年   174篇
  2019年   212篇
  2018年   201篇
  2017年   121篇
  2016年   154篇
  2015年   200篇
  2014年   344篇
  2013年   421篇
  2012年   511篇
  2011年   438篇
  2010年   426篇
  2009年   494篇
  2008年   455篇
  2007年   441篇
  2006年   377篇
  2005年   394篇
  2004年   322篇
  2003年   306篇
  2002年   299篇
  2001年   221篇
  2000年   214篇
  1999年   135篇
  1998年   106篇
  1997年   101篇
  1996年   101篇
  1995年   68篇
  1994年   76篇
  1993年   45篇
  1992年   46篇
  1991年   52篇
  1990年   37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探讨动态MRI诊断臂丛神经根性损伤的影像学表现及其诊断价值,以及在与颈髓损伤的鉴别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8例臂丛神经根性损伤患者行动态MRI检查,结合CT薄层扫描和肌电图随访;所有8例患者均手术证实为臂丛根性损伤。结果本组患者在伤后早期1~2d内均无位于椎间孔及椎间孔外的创伤性脊膜囊肿、神经根断裂等支持臂丛根性损伤的MRI异常表现;4例患者有颈椎骨折或颈髓损伤的MRI表现。伤后7~15d(平均10d)后,再次行颈椎MRI检查,出现典型的MRI臂丛根性损伤表现:椎间孔及椎孔外臂丛神经走行处T2WI高信号的创伤性脊膜囊肿、脊髓移位和神经根缺失及走行异常等。结论动态MRI检查对臂丛根性神经损伤具有损伤节段定位准确、椎管外部分同样能够显示、无创、操作简单、准确性高等特点;其短期内特征性的动态变化易于诊断臂丛根性损伤,同时又能与颈髓损伤相鉴别。  相似文献   
62.
云南汉、白、纳西族人群幽门螺杆菌基因型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们过去的调查中发现,云南地区自然人群的幽门螺杆菌(Hp)感染率为51.1%,属高发地区。因此有必要对我省不同民族人群Hp感染菌株的基因型分布特征进行调查和研究。  相似文献   
63.
64.
目的观察眼针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探讨眼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可能机理.方法选取自2005年12月-2006年12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起病3天内的90例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眼针加基础治疗组和基础治疗对照组,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判断疗效;应用免疫比浊法定量测定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眼针组总有效率82.22%,对照组总有效率66.67%,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提示眼针组疗效优于基础治疗组;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眼针组由28.24±6.02mg/L降至12.79±3.87mg/L,对照组27.98±5.74mg/L降至18.65±4.26mg/L,治疗后两组水平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结论眼针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可能是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65.
<正> 自1989年1月至1991年12月,我院采用经皮浅静脉分段缝扎术,明显简化了术式,缩短了手术时间,同时使患者减轻了痛苦,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27例,其中男性25例,女性2例。单侧下肢静脉曲张21例,双侧下肢静脉曲张8例,共计37条腿,均为第一次施行手术者。经静脉造影及常规检查,诊断为单纯性大隐静脉曲张24例,同时伴小隐静脉曲张3例。  相似文献   
66.
67.
活动平板运动试验(TET)因其最符合人类生理负荷的情况,且具有无创性、安全方便的特点,目前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对已知或可疑患有心血管疾病者可进行有价值的评估和预测。但应了解此项检查容易受到生理性、代谢性、药物等多因素的影响,检查结果有一定的漏诊和误诊率。冠状动脉造影(CAG)是公认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可以对TET结果的准确性做出正确的判断。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8.
急性颅内动脉瘤破裂颅内血肿脑疝的手术治疗体会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一般首先行脑血管造影(DSA)或CT脑血管造影(CTA)检查,确定诊断后再行手术治疗。而有一部分病人急诊来院时已经出现脑疝或者人院后还没来得及DSA或CTA检查就二次出血脑疝,这部分患者的死亡率很高。笔者2002年6月至2005年9月共做该类手术13例,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9.
本文综述了颈动脉狭窄的影像学检查技术方面的进展。目前,传统DSA检查仍作为颈动脉狭窄术前评价的标准,但US、CTA、MRA等无创性检查手段,在诊断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0.
改良腹壁整形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为进一步增进脂肪抽吸的效果,解决脂肪抽吸后皮肤松弛、皱纹增多、腹部仍有膨隆等的不足.方法在腹壁整形治疗中,联合采用脂肪抽吸术和腹壁整形术.首先根据腹部脂肪堆积的位置和高低程度的不同,均匀抽吸脂肪.完成脂肪抽吸后,根据术前皮肤、腹肌的松弛情况,再行腹壁整形术,沿腹肌筋膜表面分离,缩紧腹肌,向下拉动腹壁皮肤,确定多余皮肤的切除.结果自2003年至今,共治疗10例,手术效果良好,腹部形态明显改善,受术者满意.结论施行腹壁整形治疗时需要考虑腹部皮肤、皮下脂肪、腹壁肌肉以及腹内脂肪等多方面的情况,综合评估.单纯的脂肪抽吸只能解决皮下脂肪的堆积膨隆;而结合传统腹壁整形术和脂肪抽吸术的特点,针对腹部具体条件,有针对性的联合采用脂肪抽吸和腹壁整形等不同的手术方法,才能获得更为理想的腹壁整形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