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39篇
内科学   68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67篇
  2023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正>目前,直接PCI已经成为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的优选治疗方法。然而,由于直接PCI术中"无复流现象"的大量出现,已成为PCI预后及心脏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随着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在无复流现象中的应用,它在治疗无复流现象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但由于临床医师过度担心替罗非班可能会增加老年患者出血的风险,故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较少。替罗非班的常规应用方法为静脉注射后,静脉维持。本研究采用冠状动脉内直接注射替罗非班后常规静脉半量维持的方法治疗老年STEMI患者PCI术中出现无复流现象后的处理,旨在探讨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在治疗老年STEMI患  相似文献   
72.
慢性肺血栓栓塞六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慢性肺血栓栓塞(CPTE)临床少见,起病多缓慢、隐匿,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易误诊和漏诊且难于治疗,预后很差。我院10年来收治6例CPTE患者,现作一临床分析。  相似文献   
73.
李晓春  王佩显 《天津医药》1995,23(4):201-203
1993-1994年本室发现7例房间隔膨出瘤(ASA),其中4例合并房性心律失常,1例可闻收缩期喀啦音。文献报告本病瘤内可形成血栓,有发生系统或肺动脉栓塞的潜在危险。瘤膜常呈筛孔状,可臻房水平左向右分流,研究提示,ASA可能存在着房性心律失常的异位兴奋灶,也可能是心脏原侠血栓常见部位之一,对伴原因不明的房性心律失常、栓塞和收缩中期喀啦音的年轻患者尤应警惕本病,应常规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本病患者多无症  相似文献   
74.
诊断学课程计算机辅助教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开发的诊断学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利用计算机图形演示和动画模拟等形象化手段,通过人—机交互作用来完成各项教学功能,对学生经过反复训练后,达到问诊、现病史语言的规范化,物理查体准确化。  相似文献   
75.
老年心房颤动患者预防脑卒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是老年人十分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血栓栓塞并发症(尤其是脑卒中)为其致死及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Framingham研究发现,在一般人群中50~59岁的AF发生率为1.5%,而80~89岁则高达23.5%;脑卒中的发生明显与年龄相关,60岁以下的孤立性AF患者,脑卒中发生率与年龄、性别匹配的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每年累积发生率为0.5%;慢性AF患者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平均每年5%,占全部脑梗死的10%~15%[1].  相似文献   
76.
目的 观察在不缺氧条件下,乳酸酸中毒(LAA)对豚鼠乳头肌动作电位(AP)的影响。方法 分别观察15只豚鼠离体乳头肌在5mmol/L、10mmol/L和15mmol/L3种浓度中毒条件下AP的变化。结果 随浓度的增加,乳头肌时程(APD)逐渐缩短、振幅逐渐降低,静息电位(RMP)逐渐升高,有效不应期(ERP)逐渐缩短。结论 LAA对心肌AP存在有害影响,除了pH减低造成影响外,浓度升高本身对AP也有影响。  相似文献   
77.
实验性急性肺动脉高压对犬右心室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模拟临床急性巨块肺栓塞致肺动脉高压病理生理状态,对8只实验犬行主肺动脉钳夹术后,用超声心动图观察其结构和动能变化。发现:①于钳夹后6.24kPa时,右室腔径、面积及容积显著增加,而EF%则显著减低(P值≤0.01);②由于压力逆转,室间隔凸向左室侧。结果表明,急性肺动脉高压是右室结构功能变化的源动力,若短期内解除肺动脉高压,右室结构和功能可以逆转  相似文献   
78.
张美娟  王佩显△ 《天津医药》2018,46(11):1249-1252
摘要: 左室假腱索 (LVFT) 指左心室内除正常连接乳头肌与二尖瓣叶的腱索以外的纤维条索样结构, 来自胚胎心脏的内层心肌, 是一种先天性变异。其包含着数量不等的纤维组织、 心肌组织、 起自冠脉分支的血管以及源于左束支传导系统的浦肯野纤维。超声心动图检查常需非标准切面, 其检出率远低于尸检。LVFT长期以来被认为是一种无临床意义的解剖学变异, 随着研究的深入, 发现其不仅与无害性心脏杂音有关, 并且可抑制左室的过度重构、 减少二尖瓣反流等。本文对LVFT的结构、 功能以及临床意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9.
应用脉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比观测了14例正常人及20例冠心病患者在瓦氏动作中二失瓣血流多普勒频谱的变化。结果表明,瓦氏动作可导致冠心病患者E/A比值明显减小(E/A<1)。本研究提示,瓦氏动作为一快速降低左房压的有效方法;它可显著提高左室舒张功能紊乱患者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80.
冠状动脉内富含血小板的血栓形成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coronarysyndrome,ACS)和心脏介入 (PCI)术后主要并发症的病理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因此 ,抗血栓治疗在临床上应用日益广泛。以往阿司匹林是治疗和预防心血管病的唯一选择 ,近年来随着抗血小板药物研究的逐渐深入 ,出现了多种可供选择的抗血小板药物。本文对抗血小板药阿司匹林、thicnopyridines(包括噻氯吡啶和氯吡格雷 )、血小板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的研究 ,以及它们对ACS、PCI术后并发症的治疗和预防的进展综述如下。1 阿司匹林 (aspirin)阿司匹林的使用已经有 10 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