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92篇 |
免费 | 18篇 |
国内免费 | 5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篇 |
儿科学 | 1篇 |
妇产科学 | 2篇 |
基础医学 | 5篇 |
临床医学 | 39篇 |
内科学 | 14篇 |
皮肤病学 | 2篇 |
神经病学 | 3篇 |
特种医学 | 18篇 |
外科学 | 11篇 |
综合类 | 43篇 |
预防医学 | 18篇 |
眼科学 | 1篇 |
药学 | 17篇 |
中国医学 | 33篇 |
肿瘤学 | 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5篇 |
2021年 | 14篇 |
2020年 | 8篇 |
2019年 | 3篇 |
2018年 | 8篇 |
2016年 | 3篇 |
2015年 | 8篇 |
2014年 | 18篇 |
2013年 | 10篇 |
2012年 | 9篇 |
2011年 | 15篇 |
2010年 | 8篇 |
2009年 | 5篇 |
2008年 | 7篇 |
2007年 | 9篇 |
2006年 | 10篇 |
2005年 | 6篇 |
2004年 | 10篇 |
2003年 | 6篇 |
2002年 | 4篇 |
2001年 | 7篇 |
2000年 | 8篇 |
1999年 | 7篇 |
1998年 | 7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4篇 |
1995年 | 3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2篇 |
1989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探讨和评价应用双叶皮瓣修复鼻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局部浸润麻醉,按病变组织的形状将其行圆形或椭圆形切除,并于缺损部位附近的正常皮肤处设计双叶皮瓣,转移覆盖缺损部位。结果本组22例患者,术后随访3个月至1年,病变组织切除后均完整修复,皮瓣全部成活,切口Ⅰ期愈合,瘢痕不明显,皮瓣色泽与周围皮肤相近,鼻外形较好。结论应用双叶皮瓣修复鼻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方法简单、安全。皮瓣转移后张力小、血运丰富,达到美容效果。是修复鼻部缺损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32.
双叶皮瓣在鼻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和评价应用双叶皮瓣修复鼻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局部浸润麻醉,按病变组织的形状将其行圆形或椭圆形切除,并于缺损部位附近的正常皮肤处设计双叶皮瓣,转移覆盖缺损部位.结果 本组22例患者,术后随访3个月至1年,病变组织切除后均完整修复,皮瓣全部成活,切口Ⅰ期愈合,瘢痕不明显,皮瓣色泽与周围皮肤相近,鼻外形较好.结论 应用双叶皮瓣修复鼻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方法简单、安全,皮瓣转移后张力小、血运丰富,达到美容效果,是修复鼻部缺损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34.
酸性氧化电位水在小白鼠腹膜炎中的治疗作用及毒性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酸性氧化电位水(Electrolyzed oxidizing water,EOW)对大肠杆菌所致小白鼠腹膜炎的治疗作用及毒性.方法实验分酸性氧化电位水毒性测定组和治疗观察组,治疗组小鼠用大肠杆菌0136K:78经腹腔接种后,制作腹膜炎模型,然后采用不同的pH值(pH 2.5,pH 2.7,pH 3.0,pH4.0),氧化还原电位(ORP)为950~1 150mV的酸性氧化电位水对小鼠腹膜炎进行治疗及毒性作用观察.结果4组不同pH值酸性氧化电位水治疗小鼠腹膜炎均有一定的作用,小白鼠存活率分别是:pH 2.5为83.3%,pH2.7为95.8%,pH 3.0为75.0%,pH4.0为58.3%.结论酸性氧化电位水作为一种替代的抗菌消毒剂,对于杀灭大肠杆菌和治疗小鼠腹膜炎具有一定的作用,在尿毒症患者腹膜透析过程中,是否可以替代抗菌素防治感染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5.
患者男 ,5 0岁 ,2d前无明显原因出现上腹疼痛伴恶心、呕吐 ,今晨疼痛加重并转移至脐周。查体 :血压 15 / 11kPa ,脉搏 90次 /min ,体温 36 .8℃ ,全腹肌紧张 ,有压痛、反跳痛 ,脐周明显 ,腹部叩诊呈移动性浊音 ,透视膈下游离气体 ,肠鸣音减弱。否认药物过敏史。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剖腹探查 ,发现乙状结肠穿孔伴弥漫性腹膜炎 ,行乙状结肠修补术 ,术后抗炎治疗 ,给予头孢哌酮 6 0加生理盐水 2 5 0ml静滴 ,1/d ,连续 7d ,氯霉素 0 .2加生理盐水 2 5 0ml,氢可的松 10 0mg加葡萄糖 5 0 0ml静滴 1/d ,连续 3d ,环丙沙星 10 … 相似文献
36.
<正> 为摸清我市居民病伤死因变动分布趋势,我们于1988年至1990年对我市5县1区9个乡、镇490个自然村进行了系统的病伤死因监测,现将三年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1 基本情况按照市定统一方案进行,三年的平均人口分别为347042人、360636人、372212人,男女之比为1:0.99,平均人口出生率39.17‰,死亡率为6.02‰,自然增长率为33.08‰,死亡率略低于1988年全国平均死亡率6.58‰。人群全死因期望寿命男为67.7岁,女为76.53岁,接近1987年全国居民的人均期望寿命68.9岁。 相似文献
37.
38.
39.
目的检测IL-23在鼻息肉(nasal polyp,NP)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在鼻息肉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收集15例鼻息肉标本(NP组)和15例在鼻中隔偏曲矫正手术中根据需要部分切除下鼻甲黏膜组织(对照组),分别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RT-PCR方法检测两组IL-23蛋白和IL-23p19mRNA表达水平。结果 NP组IL-23蛋白阳性表达炎性浸润细胞数明显多于对照组,单位目标面积光密度均值(0.321±0.023)明显高于对照组(0.199±0.0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L-23p19mRNA表达水平(0.676±0.077)明显高于对照组(0.212±0.0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IL-23可能在参与了NP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40.
1 资料和方法1 1 临床资料 手术治疗原发性胆管结石病人 6 3例 ,其中再次手术者 40例 ,男 2 9例 (占 72 5 % ) ,女 11例 (占2 7 5 % )。年龄最小 2 0岁 ,最大 71岁 ,平均年龄 44 5岁 ,再次手术间隔时间短者数月 ,长者可达 2 8a ,男女之比为1:0 38。1 2 手术方法 胆道 -空肠Roux -EN -Y吻合术 ,2 2例 ;胆总管切开取石 ,奥狄氏括约肌切开成形术 ,6例 ;胆总管切开取石 ,10例 ;左半肝部分切除 ,T管引流术 ,2例。2 结果 经随访 ,术后无胆管炎症状 32例 (占 80 % ) ,仍有不同程度胆管炎症状 5例 (占 12 5 % ) ,2例带管出院 …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