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7篇
特种医学   47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类风湿性关节炎腕关节骨侵蚀改变的CT检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似文献   
32.
本文着重论述髋关节股骨头坏死影像表现,其他部位与此类同。CT表现骨坏死CT检查是从横断面分层观察死骨的大小、肉芽组织吸收区及反应性新骨增生。既克服影像重叠,又能明确显示死骨吸收、囊变、关节软骨下骨折、关节塌陷、死骨裂解或骨干死骨脱落。还可观察死骨周围  相似文献   
33.
成人强直性髋关节炎分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强直性髋关节炎如何从平片上判断预后功能分期。方法:100例成人AS髋关节炎,男91例.女9例;根据法定成人年龄.本组最小19岁.只有1例71岁.平均29.9岁。临床主要表现为全身乏力,腰背和髋部疼痛.功能障碍。结果:100例成人强直性脊柱炎.其中7例行MR成像检查。均有骶髂关节和髋火节病理性征象和股骨头灶性坏死。关节间隙不同程度狭窄达95%、股骨头关节边缘滑膜骨化发生率达84%。垂线征是一种骨化线,它从股骨头内下缘向外下至股骨颔,发生牢为69%。100例成人强直性脊柱炎髋臼窝狭窄的发生率高达75%。耻骨联合边缘硬化或吸收和坐骨结节大收肌腱附着点骨化发生率为53%。根据上述综合征象.提出髋关节炎分为4期。Ⅰ期:两侧髋关节变化轻微;Ⅱ期:髋关节狭窄伴随关节周围有明确异常征象;Ⅲ期:髋荚节严蕈狭窄伴随关节周围的严重异常;Ⅳ期:髋关节韧带骨化融合或骨性融合。结论:以髋关节软骨坏死的程度可将强直性髋关节炎分为4期.体现了预后功能的判断。  相似文献   
34.
目的:分析小儿股骨头骨软骨炎(Perthes病)的病理改变。材料与方法:小儿股骨头骨软骨炎75例,男56例,女19例。单侧发病64例(85%),双侧11例(15%)。3例新生儿尸检,均经股动脉灌注墨汁和微粒钡混合液,进行股骨头骨骺微血管摄影。结果:骨骺变化多样,股骨头骨骺囊状破坏27例(36%),骨骺碎裂25例(33%),扁平致密骨骺25例(33%)。并见1例无骨骺,干骺端致密凹陷、骺早闭等。干骺端变粗变短高达45例(60%),几乎都有干骺囊状破坏,包括单囊7例和多囊34例,囊内多数可见死骨。干骺端中心“V”形凹陷14例,其中8例可见死骨。髋臼发育不良、股骨头外移包括脱位者共46例(61%),Shenton线不连者28例(37%)。有10例既有股骨头骨骺干骺坏死,又有关节间隙狭窄,考虑为儿童Perthes病合并强直性髋关节炎。股骨颈垂线征Sagging rope sign17例。髋内翻7例,髋外翻4例。75例中各种骺线异常者共55例(73%)。结论:小儿Perthes病是伴有软骨内成骨障碍的综合病理改变疾患。  相似文献   
35.
1股骨头坏死大量应用激素性股骨头坏死为常见骨病(其他病因如关节内骨折、放射损伤、潜水病、乙醇中毒、地方性骨病,以及骨软骨发育障碍和代谢性骨病等,都可发生骨坏死)。临床表现主要为关节疼痛,包括隐痛、钝痛、放射疼痛,活动受限,功能障碍。但是在一定的范围内,关节活动自如  相似文献   
36.
强直性脊柱炎多见于成年人。根据规定18岁以下为儿童。本文主要报道1~18岁112例儿童强直性骶髂关节炎和髋关节炎的综合征。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北亚医院112例儿童强直性脊柱炎,男101例,女11例,女性发病率仅为10%;最小年龄1岁,最大18岁。发病年龄1~9岁23例(20·5%),10~15岁7  相似文献   
37.
38.
非骺性骨巨细胞瘤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总结非骺性骨巨细胞瘤的X线表现能否反映肿瘤组织的病理分级。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非骺性骨巨细胞瘤7例,男6例,女1例。平均年龄23.3岁。结果良性非骺性骨巨细胞瘤(1-2级)X线表现为膨胀性溶骨性破坏,肿瘤不侵犯到骨壳外。侵袭性者(2级)X线表现仍为溶骨性破坏,但肿瘤可突破到骨壳外,或形成双骨壳,并可突破骺板侵入骨骺。恶性者(3级)表现为严重的溶骨性破坏,无膨胀性,无骨壳,或出现多层隐约的骨壳。其中1例有棉絮样骨化。骨巨细胞瘤边缘筛孔征具有参考性的定性价值。结论非骺性骨巨细胞瘤的X线表现对骨巨细胞瘤组织的病理分级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9.
骨梗死的影像学改变及病理表现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目的 探讨骨梗死的病理演变及其影像学表现。方法6例骨梗死中5例行平片检查,4例行CT检查,3例行MR检查。结果 6例骨梗死共累及10个部位,股骨下段4个,胫骨上段4个,胫骨下段1个,股骨颈及粗隆部1个。其中2个部位经手术病理证实,平片均显示髓腔内不均匀性骨化。CT显示髓腔内呈地图样改变,周围环以硬化边。MRI显示病变的组成分为3部分,中心是完全坏死的骨髓和骨组织,外围是部分坏死的骨髓和骨组织,再外边是充血区及正常骨组织。1例于骺早闭的上方发现骨梗死,根据骨折愈合动物实验研究,认为是静脉窦栓塞所致。结论 MRI是检查诊断早期骨梗死最为有效的方法,可以发现早期病变。X线平片对于中晚期病变有帮助,CT较平片敏感,骨梗死的诊断最好采用MRI、CT以及平片相结合。  相似文献   
40.
儿童长骨生长板损伤组织学和影像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认识儿童生长板损伤不同类型的预后及易发生畸形的类型。方法:30例1~9岁儿童肘关节肱骨远端骺软骨骨折X线资料,3例肱骨远端生长板损伤MR成像,4例膝和踝关节生长板骨折MR成像,另有11只实验兔骨骺牵拉延长术后平片、微血管摄影和病理切片。生长板损伤采用Salter-Harris分类法分为5型。结果:第3型,骨折线垂直经过骨骺然后水平向生长板裂开;第4型,骨折经过骨骺穿过生长板至干骺端骨折;第5型,损伤生长板的问叶细胞。上述三种类型都可发生骨骺早闭。而第1型(骨骺牵拉分离)和第2型(骨折线经生长板进入干骺端)一般预后好,不发生畸形。结论:儿童肘关节创伤X线平片和MRI可显示骨折解剖,准确的分型和判断预后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