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目的 研究鼻咽上皮细胞癌变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及金属基质蛋白酶9(MMP-9)表达活性.方法 在鼻咽癌高发区,选择慢性鼻咽炎30例、鼻咽上皮细胞不典型增生或化生者42例及鼻咽癌34例作为研究对象,以免疫组化S-P方法检测PCNA及MMP-9表达水平.结果 PCNA在鼻咽炎、不典型增生或化生鼻咽上皮细胞、鼻咽原发灶癌组织表达活性分别为10.0%、73.8%、82.4%,而MMP-9在这些组织的表达水平分别为0.0%、38.1%、67.6%,活性表达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在鼻咽上皮细胞癌变过程中,PCNA及MMP-9依病理分级严重程度而呈现表达增强趋势.  相似文献   
32.
目的分析鼻咽癌组织中血管内皮因子(VEGF)、转移抑制基因nm23、肿瘤抑制基因p16的表达与鼻咽癌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SP法检测VEGF、nm23及p16在40例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它们与鼻咽癌复发、转移、患者生存期的相关性.结果鼻咽癌组织VEGF、nm23、p16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5.0%(22/40)、57.5%(23/40)和27.5%(11/40),阳性表达与鼻咽癌患者有无转移及生存期长短有相关性.结论鼻咽癌组织中VEGF、nm23、p16的表达可作为评估鼻咽癌患者预后的参考因素.  相似文献   
33.
兼症医学研究除原发性疾病及派生的并发症、继发症、后遗症外.还有合并病、同源病等。笔者愚意,还应增加一个新内容歧象征。  相似文献   
34.
  目的  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可视化穿支皮瓣制取日益成熟,通过三维CT血管造影(3D-CTA)在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舌癌术后软组织缺损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为腓动脉穿支皮瓣设计及临床应用提供新方法。  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6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收治的12例舌鳞状细胞癌患者(男性8例,女性4例,年龄36~73岁),术前根据三维重建后的CTA检查结果进行腓动脉穿支的测量,选取符合移植条件的穿支血管,根据术前数据资料在术中对腓动脉穿支进行血管定位后应用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舌部软组织缺损。术后按时定期进行随访,通过观察有无肿瘤复发、转移、供区小腿运动功能等,来评价患者术区与供区的功能恢复情况。  结果  12例患者术中腓动脉穿支均成功进行定位并顺利完成手术,所有移植穿支皮瓣均存活;1例患者术后皮瓣渗血,经急诊探查止血后恢复良好。移植皮瓣平均制取时间为47 min,血管蒂长度平均为6.2 cm。术后9个月,12例患者张口度Ⅲ度,咀嚼、言语基本恢复正常;术后12个月,12例患者下肢供区小腿恢复良好,无明显的运动不适。  结论  术前3D-CTA能准确的提供腓动脉穿支的解剖特征,为术中腓动脉穿支皮瓣的制取提供良好的影像学支撑,可以在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舌癌术后软组织缺损的应用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5.
目的:测定应用防石合剂前后草酸钙模型大鼠肾组织OPN表达和尿中尿钙及尿尿酸的浓度变化,探讨防石合剂预防肾结石复发的作用机制。方法:用乙二醇+氯化胺法构建草酸钙肾结石大鼠模型,同时给予防石合剂1.50g生药材/1.5mL/100g、3g生药材/1.5mL/100g、6g生药材/1.5mL/100g,各组均给药7周。实验结束后检测各组大鼠24h尿量、尿PH、尿尿酸、尿钙,免疫组化法检测OPN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大鼠肾骨桥蛋白mRNA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肾OPN mRNA及蛋白的表达明显增加,为对照组的2倍,防石合剂各剂量组均能进一步增加大鼠肾组织OPN mRNA及蛋白的表达,为对照组的3.5倍;且防石合剂各剂量组能显著降低大鼠尿中尿钙和尿尿酸含量,增加排尿量。结论:防石合剂可能通过增强草酸钙模型大鼠肾组织OPN的表达,从而抑制结石形成。  相似文献   
36.
目的 研究防石合剂对大鼠肾草酸钙结石形成的抑制作用.方法 用1% 乙二醇和 2%氯化铵诱导大鼠肾草酸钙结石模型,灌胃给予不同剂量的防石合剂,实验结束后进行各组大鼠尿液、血清和肾组织中的多项生化指标[尿素氮(BUN)、肌酐(CR)、尿酸(UA)、无机磷(IP)、钙(Ca2+)]检测以及肾脏病理标本观察.结果 和成石模型组比较,防石合剂给药组能降低血清、肾组织和24 h尿中的UA、Ca2+含量,病理切片显示给药组草酸钙结晶明显减少.结论 防石合剂对于实验性大鼠肾草酸钙结石的形成有一定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7.
目的 观察和胃消痞合剂对慢性胃炎大鼠胃液PH值和胃黏膜病理的影响.方法 采用综合法对大鼠进行造模,造模后给予和胃治疗后,大鼠胃勃膜炎症分级明显降低,胃液黏膜炎症,保护和修复损伤胃黏膜作用.  相似文献   
38.
39.
病例摘要男,3岁。因呕吐、腹痛1小时,抽搐、神志不清半小时入院。询问病史,患儿在发病前3小时曾咀嚼夹竹桃叶2片。查体:浅昏迷,呈抽搐状态。口鼻有少量白色分泌物,口唇紫绀,牙关紧闭,颈项强直,双肺可闻及干、湿罗音,心率60次/分,心律不齐。腹肌紧张,四...  相似文献   
40.
乳腺T细胞淋巴瘤1例报道及免疫组化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乳腺T细胞淋巴瘤临床病理特点、鉴别诊断及免疫表型。方法 采用常规制片和免疫组化(S—P)法检测乳腺T细胞淋巴瘤1例,进行临床病理分析及免疫组化标记观察。结果 患者为青年女性,病理组织学特点:瘤细胞弥漫、片状分布,围绕血管,有明显异形性,可见核仁及核分裂像,部分核有扭曲,间质成分少,部分区域有坏死。免疫表型:CD45、CD45RO、CD3、CD43阳性,CD20、CK、LCA、EMA阴性。结论 本例为乳腺T细胞淋巴瘤,是罕见的恶性肿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