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1篇
临床医学   46篇
内科学   40篇
特种医学   42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37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4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1.
目的总结ERCP十二指肠乳头插管困难行乳头预切开术的配合及护理经验,为临床提高ERCP治疗成功率及减少并发症提供参考。方法对298例十二指肠乳头插管困难患者采用经胰管乳头预切开、经窦道乳头预切开、针状刀乳头预切开,然后进行ERCP治疗,术中及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的症状及体征,早期诊治并发症。结果 298例中采用预切开技术后插管成功249例,成功率为83.55%。预切开后发生ERCP并发症16例,发生率6.42%;其中消化道穿孔2例,急性胰腺炎8例、胆管炎6例,经积极治疗后均康复出院。结论十二指肠乳头插管困难时采用预切开技术可提高ERCP治疗成功率,但因其是创伤性治疗故不可避免有相关并发症发生,应由经验丰富的医生和护士进行操作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并发症,术前、术中及术后护士的密切观察并及时处理异常情况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2.
经内镜乳头气囊扩张术(endoscopic papillary balloon dila-tion,EPBD)由Stariza等[1]于1983年首先应用于内镜下胆胰疾病的治疗,因其侵入性小,无出血、穿孔等并发症[2,3]逐渐广泛应用于临床。但仍有相关并发症发生,故使其在临床应用受到限制,对此我科采取一定的预防及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93.
多层螺旋CT设备的发展,促进了其在外周血管闭塞性病变中的应用.综述外周血管闭塞性病变的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的方法,并对其后处理技术进行评价,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外周血管闭塞性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4.
16层螺旋CT数字减影术在颈部动脉成像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16层螺旋CT数字减影术在颈部动脉血管成像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52例拟诊颈部动脉病变患者,分别采用减影术(computed tomography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DS-CTA)及非减影术(computed tomography digital not-subtraction angiography NS-CTA)行三维血管成像,比较两种成像方法的成像时间及图像质量.10例同时接受DSA检查,其中3例为支架置入术后随访,比较DS-CTA与DSA血管成像的一致性.结果 DS-CTA与NS-CTA比较,前者成像时间明显缩短,但两者图像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S-CTA能较完整、清晰地显示血管.10例同时接受DSA,结果与DS-CTA一致,3例支架置入术后随访病例均显示管腔通畅,无明显狭窄.结论 16层螺旋CT DS-CTA是一种快速、直观的血管成像技术,可以提供高质量的血管三维重组图像,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作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的补充手段.  相似文献   
95.
肝移植术后胆道吻合口狭窄是常见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肝移植术后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1].经内镜胆道扩张及引流术为肝移植术后胆道吻合口狭窄提供了一条安全有效的治疗途径,但由于肝移植后胆管扭曲、弯曲、狭窄、成角,增加了内镜操作难度,而术中配合技术又直接关系操作的成败,为提高操作成功率,笔者通过对149例肝移植术后吻合口狭窄的ERCP治疗,总结探讨术中配合技巧、方法及要点.  相似文献   
96.
肝细胞癌所致梗阻性黄疸的ERCP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HCC)所致的胆管梗阻的影像特点,评估通过ERCP治疗此类患者的疗效。方法 从2000年5月至2003年3月,292例因HCC所致的梗阻性黄疸患者共行ERCP诊疗358例次。患者年龄(51.9±10.6)岁,术前血清总胆红素为(232±158)μmol/L。ERCP时记录下其胆管影像特点,260例接受了内镜下治疗,治疗方法包括括约肌切开及胆管内坏死组织清除、鼻胆管引流术、塑料或金属支架置入和多方法联合应用。观察术后2周内患者体温、胆汁引流量和肝功能的变化,依据这些指标确定疗效。结果 根据放射影像的特点,将患者分成5种类型:Ⅰ型为肝内胆管狭窄或梗阻型(5.9%)、Ⅱ型为肝门部狭窄或梗阻型(19.0%)、Ⅲ型为肝外胆管狭窄或梗阻型(18.4%)Ⅳ型肝门部胆管内癌栓型(49.4%)和Ⅴ型胆管内游离瘤栓型(7.3%)。267例次治疗后患者接受随访,黄疸症状得到有效控制者占82.0%,其中血清胆红素显著降低者为 65.5%。结论 ER-CP对于诊断和姑息性治疗HCC引起的梗阻性黄疸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 pancreatography,ERCP)下射频消融联合支架置入术治疗胆道狭窄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至2013年1月在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内镜科治疗的24例恶性胆道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采用全身麻醉方式,实施ERCP下腔内射频消融联合胆道支架置入术。结果 24例患者均完成胆管内射频消融治疗,术后1周内黄疸基本缓解。术后3例患者并发胆管炎、1例患者并发轻度胰腺炎,均在给予对症治疗1周后治愈。随访期5~6个月,21例患者支架通畅,1例患者死于心脑血管意外。结论周密的术前准备可确保治疗顺利进行;术中熟练掌握配合要点和操作程序,可确保治疗安全;术后精心护理可使患者安全度过康复期。  相似文献   
98.
肠道准备的质量对于结肠镜的诊治效果十分重要。理想的肠道准备剂应该安全、有效,且易为患者接受。在众多肠道准备方法中,口服硫酸镁因安全、有效、价廉、简便易行等优点在临床广泛应用。但硫酸镁味苦涩、口感差,常在服用过程中引起恶心呕吐,从而影响肠道准备质量。  相似文献   
99.
提高放射影像学实习质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临床医学本科专业和影像本科专业的学生分别制定不同的计划、要求和实习目标进行带教,是提高实习质量的有效方法;加强带教老师的素质,是实现实习目标的保证.因材施教是育才教育的重要方法之一,值得进行探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00.
胆道梗阻患者行ERCP治疗失败后行PTC与ERCP对接的研究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内镜等介入技术的不断发展,ERCP治疗肝外梗阻性黄疸日趋成熟,具有安全、简便、并发症少等优点,已成为治疗胰胆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我们对少数由于各种原因致使ERCP乳头插管不成功或虽ERCP乳头插管成功但选择性肝内插管不成功的患者进行了经皮肝穿刺胆管造影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logrephy,PTC)与ERCP对接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使这部分患者的胆道微创治疗成为可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