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5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8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56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62篇
内科学   33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22篇
综合类   48篇
预防医学   19篇
药学   15篇
肿瘤学   26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31.
支原体肺炎是小儿常见的呼吸道感染性疾患,可散发或流行,以往缺乏早期诊断的敏感方法。作者自1995年1月~1996年6月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肺炎支原体DNA早期诊断本病,现将64例检测结果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一、64例均为住院患儿Q男35例,女29例。年龄3个月~4岁Ic例。~9岁31例,~14岁23例,最小年龄3个月。人院时病程最短半天,最长1个月,平均84天。初步诊断依据症状体征、胸部X线检查、血像改变。二、检测标本用无菌拭子置患儿咽部并滚动(年长儿先漱口),取得咽部分泌物,置无菌试管内送检。同时抽血Zml作冷凝集试验(C…  相似文献   
32.
目的检测冠心病患者血浆OLAB、BNP和CRP水平变化,探讨冠心病发病机制及不稳定性心绞痛治疗前后对其影响.方法用RIA和ELISA法对124例冠心病患者和30名对照者血浆中的OLAB、BNP、CRP水平变化及相关性进行研究,同时对48例UAP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治疗前、后对上述三项指标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冠心病患者与对照组比较BNP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1),尤其是AMI和UAP组比SAP组升高更明显;CRP水平比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特别是不稳定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组升高明显(P<0.05);AMI组血浆OLAB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和其他两组,OLAB、BNP和CRP三项在UAP组中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OLAB、BNP和CRP参与了冠心病的发病过程,并可预测心肌梗死病人远期心功能恢复的情况,UAP组经PTCA支架术后,三项指标均明显降低,可作为疗效观察的一个重要参数,OLAB参与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全过程及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始末.  相似文献   
33.
胃蛋白酶原免疫放射分析在胃癌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血清胃蛋白酶原 (PG)水平可反映胃蛋白酶分泌及胃黏膜的状态和功能 ,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及萎缩性胃炎、胃癌等疾病密切相关[1 ,2 ] 。笔者用免疫放射分析技术 (IRMA)检测 14 8例胃病患者血清PGⅠ及PGⅡ水平 ,以探讨PGⅠ PGⅡ水平检测对胃癌的诊断价值 ,现报道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研究对象。 2 0 0 1年 3月~ 2 0 0 2年1月本院消化科门诊及住院患者 14 8例 ,男 79例 ,女 6 9例 ,年龄 31~ 75 (平均 4 3)岁 ,其中经胃镜及病理检查证实的慢性浅表性胃炎 (CSG) 4 7例、慢性萎缩性胃炎 (CAG) 39例、胃癌 (GCa) 6 2例。胃癌中低分…  相似文献   
34.
目的 观察胰腺癌组织溶血磷脂酸(LPA)内皮分化基因受体(Edg/LPA)的表达,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50例胰腺癌及对应癌旁正常胰腺组织标本,采用实时定量PCR、免疫组化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3种Edg/LPA受体亚型Edg-2/LPA1、Edg-4/LPA2和Edg-7/LPA3受体mRNA及蛋白的表达,分析其与胰腺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 胰腺癌组织Edg-2/LPA1、Edg-4/LPA2、Edg-7/LPA3受体mRNA表达量分别为(0.142 ±0.042)%、(0.471 ±0.064)%、(0.231±0.043)%,对应癌旁正常胰腺组织分别为(0.132 ±0.029)%、(0.027±0.015)%、(0.163±0.046)%,其中胰腺癌组织的Edg-4/LPA2受体mRNA表达较对应癌旁组织显著增加(P<0.05).同样,胰腺癌组织Edg-4/LPA2蛋白表达也显著高于癌旁正常胰腺组织.胰腺癌组织的3种Edg/LPA受体mRNA表达水平与血清CA19-9浓度呈平行关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胰腺癌组织EDG-4/LPA2受体mRNA表达与肿瘤大小、导管腺癌的分化程度及侵袭转移有关,而Edg-2/LPA1、Edg-7/LPA3受体mRNA表达仅与肿瘤的侵袭转移有关.结论 胰腺癌组织高表达Edg-4/LPA2受体,其高表达反映出肿瘤的恶性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35.
结直肠癌的转移途径最主要的是淋巴途径,根治手术仍可能遗留一些微小转移淋巴结病灶或跳跃性转移的淋巴病灶,术前已发生的、而根治手术又无法清除掉的淋巴转移,是术后腹腔转移复发的主要因素,与结直肠癌的预后有很大关系.淋巴化疗,也称淋巴靶向化疗,是指通过皮下、黏膜、浆膜或腹膜下注射改变了剂型的化疗药物,使药物在淋巴组织中达到有效浓度的聚集,来达到有效的抗癌效应,是预防淋巴转移及术后癌复发的有价值的手段[1-3].淋巴化疗对减少术后腹腔转移复发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36.
我们自2004年对69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进行血清铁蛋白(SF)、C反应蛋白(CRP)和肌钙蛋白(TnI)测定,观察SF、CRP和TnI在稳定性心绞痛(SAP)、不稳定心绞痛(UAP)和AMI时的变化,探讨其变化的机理.  相似文献   
37.
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RIA与HBV DNA检测结果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RIA与HBVDNA检测结果的比较王书奎,时宏珍,傅雷,王自正本文用RIA检测了急性乙型肝炎、慢性迁延性肝炎和慢性活动性肝炎患者的部分血清学指标,并与PCR对HBVDNA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以探讨他们在肝炎诊断中的价值。对象和方法2...  相似文献   
38.
恶性肿瘤转移与患者免疫活性细胞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肿瘤转移和患者机体免疫活性细胞检出率的关系。方法 :用流式细胞术对恶性肿瘤患者肿瘤组织和外周血的自然杀伤细胞、细胞毒T细胞和单核 巨噬细胞的检出率进行了检测和分析。结果 :恶性肿瘤患者的组织和血液中的自然杀伤细胞、细胞毒T细胞和单核 巨噬细胞的检出率均显著低于相应的对照组 (P <0 0 1或P <0 0 5 )。恶性肿瘤转移者的自然杀伤细胞、细胞毒T细胞和单核 巨噬细胞检出率均显著低于未转移者 (P <0 0 1或 P <0 0 5 )。肿瘤组织和外周血的自然杀伤细胞、细胞毒T细胞和单核 巨噬细胞的检出率在各种情况下均呈现平行性的变化。结论 :恶性肿瘤能引起患者机体免疫活性细胞的水平显著降低 ,肿瘤转移使患者机体免疫活性细胞水平进一步下降。通过对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免疫活性细胞检测可以了解肿瘤组织免疫活性细胞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39.
目的: 探讨南京地区DNA修复基因的5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rs1800975?rs11615?rs2228000?rs2228001?rs238406) 与乳腺癌的发病风险?病理特征及激素受体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共纳入乳腺癌病例和健康对照各350例?用MassARRAY时间飞行质谱技术分析5个单核苷酸位点的多态性;免疫组化方法检测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及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表达水平?Logistics回归模型分析不同基因型与乳腺癌发生?病理特点和相关激素受体(ER?PR?HER-2)水平的关系?结果: rs11615TC/TT和rs2228000TT基因型与乳腺癌发病明显相关,且亚组分析提示rs1800975AA和GA基因型分别与绝经期乳腺癌?ER阴性乳腺癌发病相关?此外,rs2228000T等位基因与PR?乳腺癌HER-2阳性亚型相关,且rs11615与乳腺癌ER?PR阳性均相关?rs2228001与T3期乳腺癌?PR?HER-2阴性均相关?结论: rs2228000TT和rs11615TC/TT可增加乳腺癌患病风险?对于不同基因位点,肿瘤病理特点及ER?PR?HER-2的表达水平与乳腺癌的发生或预防有关?  相似文献   
40.
人精液磷脂酶A2 (PLA2 )由人的前列腺上皮细胞分泌 ,定位于精子头部的前端 ,通过水解甘油磷脂的第 2位酯酰键 ,生成溶血磷脂和脂肪酸在精卵相互作用中发挥作用。近年来发现精液PLA2 与男性不育症有一定关系 ,本文就精液PLA2 的理化性质、作用机理、分子生物学及其与不育症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