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8篇
  免费   75篇
  国内免费   39篇
耳鼻咽喉   17篇
儿科学   19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6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22篇
内科学   102篇
皮肤病学   20篇
神经病学   13篇
特种医学   35篇
外科学   62篇
综合类   303篇
预防医学   111篇
眼科学   29篇
药学   106篇
  2篇
中国医学   151篇
肿瘤学   30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57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87篇
  2013年   80篇
  2012年   98篇
  2011年   90篇
  2010年   69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6年   2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 考察新辅助化疗后行根治性切除术治疗局部转移性膀胱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局部转移性膀胱癌患者临床资料37例,依据是否接受新辅助化疗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17例).观察组患者使用顺铂、吉西他滨新辅助化疗后行根治性切除术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根治性切除术治疗.随访记录患者化疗效果、前后肿瘤大小、不良反应和生存期.结果 化疗后患者治疗有效率75.0% (15/20),肿瘤直径显著降低(P<0.01).不良反应总体发生率为70.0% (14/20),且主要为Ⅰ~Ⅱ级.观察组患者中位生存期41个月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6个月(P<0.05).结论 新辅助化疗可以获得较高应答率,显著缩小肿瘤,结合手术治疗可延长患者生存期.  相似文献   
32.
目的 确定由人乳头瘤病毒( human papillomavirus,HPV)主要外壳蛋白(L1)C-末端保守序列多肽诱导的单克隆抗体对宫颈脱落细胞内的 HPV感染 是否具有可应用于临床的检测能力。方法 收集妇科门诊宫颈脱落细胞标本,一式两份,其中一份标本用于HPV感染的医院检验科基于市售HPV分型检测试剂盒检测,另一份以本课题组制备的HPV L1 C-末端保守序列多肽诱导的小鼠单克隆抗体作为探针用免疫组化(Immunological Histological Chemistry, IHC)方法检测标本中的 HPV L1,比较HPV L1 C-末端共同序列诱导单克隆抗体对宫颈脱落中 HPV 的检出结果和临床检测结果的差异。结果 收集到的 384 例妇科门诊宫颈脱落细胞标本中, HPV分型检测试剂盒检测出HPV阳性感染例数为63例,阳性率为16.41%(63/384);用免疫组化检测方法检测了其中380例标本,共检出阳性标本120例,阳性检出率为31.58%(120/380),与HPV分型检测试剂盒检测结果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初步证明了HPV L1 C- 末端保守序列多肽诱导的小鼠单克隆抗体对宫颈脱落细胞内 HPV 的感染具有良好的检出能力,并且检测能力明显要高于现临床所用的市售 HPV 分型检测试剂盒的检测能力(P<0.05)。该单克隆抗体在开发用于宫颈癌预防性筛查的 HPV 检测试剂盒方面具有一定的潜力。  相似文献   
33.
目的:分析早期狭窄性腱鞘炎的护理成效。方法:分析对象是本院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医治的60例早期狭窄性腱鞘炎病人,所有病人均需选用体育疗法、热水浸泡法,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手段,进行分析与总结。结果:通过相应的护理后,痊愈的病人有35例,好转的病人有20例,无效的病人有5例,治愈率是:91.67%。结语:对于早期狭窄性腱鞘炎病人,不仅需选用有效的医治手段,还需选用有效的护理手段,可得到理想的医治效果。  相似文献   
34.
尚千涵  高其媛  杨婷  梁健  王乐  洒威  王玛丽  申智清  李忠虎 《中草药》2021,52(18):5782-5788
羊肚菌Morchella esculenta是子囊菌亚门的一种大型药食两用真菌,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然而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导致羊肚菌属物种的栖息地破碎和片段化,加上消费者对羊肚菌美食的喜爱,过渡采挖造成羊肚菌属野生资源急剧减少,因此,急需对羊肚菌属物种资源进行保护。遗传多样性的时空分布是保护生物学的重要内容,遗传多样性关系到一个物种或类群的进化潜力和未来命运。生物基因组和进化的研究能够辅助挖掘物种深层次的优异基因资源,有利于从本质上对物种进行科学保护。从羊肚菌属的遗传多样性、遗传结构和家系关系以及基因组进化等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羊肚菌属资源的科学保护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35.
龚伟玲  王乐  刘峰  许刚  王晓梅  韩东 《中成药》2021,(2):471-475
目的对中药矫味及掩味文献进行计量学分析。方法检索1999至2019年CNKI数据库收载的有关中药矫味及掩味的文献,通过Excel、SATI3.2、Citespace软件对文献发表数量、文献来源、文献被引量、文献机构进行统计,分析作者发文情况及关键词,并对矫味技术在中药、西药中的应用进行对比。结果共检索到159篇有效文献,刊载量在2013年后逐年上升,以期刊为主,主要关注制备工艺;河南中医药大学李学林、刘瑞新对中药矫味的研究较多;收录中药矫味及掩味相关文献载文量排名第一的期刊为《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中药矫味技术大多应用于具有清热作用的苦寒中药,以穿心莲、龙胆、黄芩等为代表,并以传统的加入矫味剂或包合技术为主,西药矫味技术大多采用包衣技术、离子交换技术等新型手段。结论关于中药矫味及掩味的文献数量总体较少,主要侧重于制备工艺或成型工艺,较少涉及高新技术开发应用。在满足临床安全有效的基础上开拓中药矫味及掩味技术,是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36.
江楠  张洪峰  王乐  陈晨 《药品评价》2014,(18):45-46
1例70岁女性患者,因急性胰腺炎给予泮托拉唑注射剂(泮托拉唑40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静脉滴注,在滴入液体约50mL,10min时出现过敏性休克。本文对泮托拉唑致过敏性休克的机制和处理措施进行了讨论并对此药的临床应用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37.
38.
目的观察都梁丸联合托吡酯治疗难治性偏头痛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难治性偏头痛64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各32例。观察组采用都梁丸联合托吡酯治疗,对照组采用托吡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效果,治疗前后头痛评估指标和大脑动脉血流速度,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0. 63%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1. 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前,两组疼痛评估指标及各大脑动脉血流速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两组头痛发作频率、头痛持续时间、头痛程度评分及大脑前动脉(ACA)、大脑中动脉(MCA)、椎动脉(VA)、基底动脉(BA)、大脑后动脉(PCA)血流速度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头痛发作频率、头痛持续时间、头痛程度评分及ACA、MCA、VA、BA、PCA血流速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期间,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2. 50%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9. 38%,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都梁丸联合托吡酯治疗难治性偏头痛临床效果良好,可以明显降低或缩短头痛发作频率、头痛持续时间及头痛程度,加速脑组织血流恢复,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MIRU-VNTR技术在杭州地区结核分枝杆菌氧氟沙星耐药株基因分型中的应用。方法收集杭州市2010年4月-2012年6月各结核病定点医院分离培养的临床菌株,进行药物敏感性检测。分别采用RD105缺失基因检测法和MIRU-VNTR技术对氧氟沙星耐药株进行菌株鉴定和基因分型。结果筛选出的52株氧氟沙星耐药株中,43株(82.69%)为北京家族菌株。经12个MIRU-VNTR位点组合分析,52株氧氟沙星耐药株呈52种MIRU-VNTR基因型,总Hunter-Gaston指数( HGI)为0.999。除MIRU40和ETR-F外,其他10个MIRU-VNTR位点对北京家族菌株和非北京家族菌株均显示较高或中等程度的分辨率。结论筛选到的10个MIRU-VNTR位点具有较高分辨率,适用于杭州地区结核分枝杆菌氧氟沙星耐药株分型。  相似文献   
40.
目的了解部分媒体从业人员营养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及需求,为开展营养健康传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全国范围内参与2013年“营养中国行”项目营养论坛的媒体从业人员开展问卷调查。结果共调查媒体从业人员105人,男性54人(51.4%),女性51人(48.6%)。营养知识基本素养较低,“营养基础知识”全部回答正确率占37.1%,“《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全部回答正确率占8.6%。缺乏信息来源,或对信息来源不加甄别(68.6%)、报道以偏概全(50.5%)和过度强调单一食物的营养作用(40.0%)被认为是营养健康传播中最突出的3个问题;营养健康传播选题的主要依据是受众的需求(79.0%);35.2%和47.6%的人会经常查证和逐条查证所传播信息的信源;47.6%的人比较了解受众的需求。83.8%和70.5%的人需要营养领域专家以及营养和健康教育专业机构的支持;63.8%的人希望专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传播营养健康知识;61.9%的人希望专业机构定期开展媒体和专家的沟通活动,并建立可查询的营养领域权威专家资源库。结论媒体从业人员营养知识还有不足,因此还需要健康教育和营养领域专业机构、媒体、营养专家和公众的通力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