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0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2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70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52篇
内科学   20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26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116篇
预防医学   49篇
眼科学   11篇
药学   72篇
  1篇
中国医学   22篇
肿瘤学   1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71.
B超经导下经皮肺穿刺63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2.
73.
74.
注射用脑苷肌肽能够显著减轻脑损伤后大脑半球的缺血状态,并能提高血红蛋白的载氧能力,提高神经细胞的存活率,促进神经再生。本文首先介绍了脑苷肌肽注射液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最后对制剂处方和制备工艺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相似文献   
75.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123例NAFLD患者及56例对照组的血清甲状腺激素(TT3、TT4、TSH)及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PⅢNP)、Ⅳ型胶原(CⅣ)等反映肝纤维化的血清学指标。结果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组血清TT3浓度低于对照组及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NASFL)组(P〈0.05);三组间血清TT4、TSH浓度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NASFL组患者血清HA、PⅢNP浓度高于对照组(P〈0.05),CⅣ、LN浓度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NASH组血清HA、PⅢNP、CⅣ、LN浓度均高于对照组及NASFL组(P〈0.05);中、重脂肪肝组TT3浓度低于对照组(P〈0.05),HA、PⅢNP、CⅣ、LN浓度高于对照组(P〈0.05);轻度脂肪肝组TT3、HA、PⅢNP、CⅣ、LN浓度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NASFL患者血清TT3水平与HA、PⅢNP呈负相关(P〈0.05);NASH组患者血清TT3水平与HA、PⅢNP、CⅣ、LN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 NAFLD患者存在血清TT3水平降低,且下降程度与临床分型、超声分度及肝纤维化严重程度一致,检测NAFLD患者血清TT3浓度变化对判断病情及预后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6.
DWI技术在肝脏占位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不同b值时表现扩散系数(ADC)值、指数化表现扩散系数(eADC)值、灌注ADC值和eADC值在肝脏常见占位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73例肝脏恶性肿瘤及40例良性占位性病变行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并计算低、中和高b值时病灶的ADC值和eADC值及灌注ADC和eADC值。分析不同b值时各测量参数在不同病变之间的差异。结果:低、中b值时,在血管瘤与其他病变之间,局灶性结节增生(FNH)与转移瘤、肝脓肿之间,肝细胞癌(HCC)与肝脓肿之间,ADC和eADC值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高b值时,在血管瘤与HCC、肝内胆管细胞癌(CCC)及FNH之间,FNH与转移瘤、CCC、肝脓肿之间,肝脓肿与CCC之间,及转移瘤与HCC、CCC之间,ADC值和eADC值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血管瘤与其他病变之间,FNH与转移瘤、肝脓肿、CCC之间,肝脓肿与HCC之间灌注ADC和eADC值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灌注eADC值在HCC和CCC之间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灌注ADC和eADC值,恶性肿瘤采用高b值、良性病变采用低中b值得到ADC和eADC值有助于肝脏占位性病变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77.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及PAF受体拮抗剂在内毒素(LPS)腹腔注射诱导的幼年大鼠急性胃黏膜损伤中的作用.方法:Wistar大鼠, 随机分为对照组、LPS组、PAF受体拮抗剂预防组和治疗组. 用内毒素(O55:B5脂多糖)5 mg/kg ip制备幼年大鼠内毒素血症模型. 预防组和治疗组分别于内毒素ip前及ip后0.5 h, 应用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受体拮抗剂BN52021(GinkgolideB)5 mg/kg ip, 同等量生理盐水ip为对照组. 于LPS注射后1.5,3, 6, 24, 48, 72 h处死动物, 大体及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胃黏膜损伤情况, 采用硝酸还原酶的化学比色法测定胃黏膜NO含量;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测定胃黏膜iNOS蛋白的表达, 半定量RT-PCR法测定胃黏膜iNOS mRNA的表达.结果:LPS组6 h胃黏膜损伤最重, 黏膜内有出血, 核碎裂、固缩, 凋亡小体出现;预防组和治疗组改变轻微. LPS组腹腔注射内毒素后6 h胃黏膜NO含量最高, 此时LPS组较对照组NO含量明显增高(84.37±5.44 vs 37.37±1.90,P<0.01), 预防组和治疗组(40.07±3.42, 48.63±3.24)较LPS组明显降低( P<0.01);预防组与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增高( P<0.05). 对照组胃黏膜组织未见iNOS蛋白及mRNA的表达;LPS组腹腔注射内毒素后1.5 h胃黏膜组织胞质iNOS蛋白表达, 6 h明显增高, 24 h最高, 48 h下降, 72 h仍未恢复正常;预防组和治疗组3 hiNOS蛋白表达, 6 h明显增高, 48 h下降, 72 h同对照组. iNOS mRNA水平的表达变化与iNOS蛋白表达变化趋势相同.结论:PAF受体拮抗剂可下调iNOS mRNA表达水平, 减少iNOS蛋白表达, 使NO含量下降.从而使NO和iNOS对胃黏膜发挥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8.
执行维和任务军人身心健康和个性与防御方式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身心健康、个性及防御方式的调查,探讨军人执行维和任务时身心保障策略。方法用记名的方式,对378名出国维和军人执行任务前后身心健康、个性和防御方式调查。以EPQ量表中的四个维度和DSQ量表中因子为"自变量",执行任务后SCL-90中的因子均分作为"因变量",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执行任务前各项正常。执行任务后患高血压病者3.4%(13/378),窦性心动过速者占1.6%(4/378)。B超提示胆系结石1.1%(6/378)。γ-谷氨酰转肽酶阳性者9.8%(37/378),平均值(50.07±1.93)U/L,碱性磷酸酶阳性者7.7%(29/378),平均值(198.7±14.98)U/L;间接胆红素阳性者19.3%(73/378),平均值(18.7±3.18)μ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阳性者16.9%(64/378)平均值(4.32±2.94)mmol/L。尿常规检验尿蛋白"1+"~"±"占6.1%(23/378),变化有统计学差异,无临床意义。情绪的稳定性任务前后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E、P、L量表分无明显变化。执行任务前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偏执、精神病性等因子分低于执行任务后,应用成熟防御方式42.7%(161/378),中间防御方式48.6%(184/378),不成熟防御方式8.7%(33/378);执行任务后人际关系敏感、、焦虑、偏执、抑郁等因子分高于军人常模,差异非常显著,应用成熟防御方式41.9%(158/378),中间防御方式49.7%(188/378)不成熟防御方式8.4%(32/378),执行任务前后比较成熟防御方式与掩饰因子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应用成熟防御方式与不成熟防御方式人数减少,平均值增高,应用中间防御方式任务后人数增多,其平均值增高,但无统计学差异。成熟防御与SCL-90因子分呈负相关,情绪稳定性与抑郁、精神病性呈负相关。情绪稳定性与抑郁、精神病性呈负相关,N、P、不成熟防御、中间防御与SCL-90因子分呈正相关。结论执行任务后健康状况总体良好,对部分身心指标有影响,其生理指标变化与个性、心理状况及其防御方式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讨卒中后焦虑与脑损伤部位的关系。方法选择首次发病的单一病灶脑卒中患者91例,将其分为卒中后焦虑组和无焦虑组,按不同脑损伤区域和具体解剖部位进行比较,分析脑损伤部位与卒中后焦虑的关系。结果将脑损伤部位按区域划分,卒中后焦虑组前部病灶比例较高,与无焦虑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将脑损伤部位按具体解剖部位进行划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卒中后焦虑的发生与脑损伤部位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80.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指除外酒精和其他明确的损肝因素所致的,以弥漫性肝细胞大泡性脂肪变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NAFLD疾病谱包括单纯性脂肪肝(NAFL)以及由其演变的脂肪性肝炎(NASH)和脂肪性肝硬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