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2篇
  免费   66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19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17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230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41.
1990年与2013年中国人群自杀疾病负担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掌握自杀疾病负担的现状及变化趋势,为防控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2013年全球疾病负担中国研究结果,采用死亡率、过早死亡损失寿命年(YLL)、伤残损失寿命年(YLD)和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等指标,对中国人群自杀疾病负担情况进行描述,并通过与1990年相应指标进行对比,描述中国自杀疾病负担的变化情况。结果 2013年中国标化自杀死亡率为9.08/10万,≥ 80岁组自杀死亡率为73.39/10万;自杀DALYs率和YLLs率在75~79岁组最高,自杀疾病负担各项指标男性高于女性。与1990年相比,2013年我国自杀疾病负担各项指标均下降,女性下降幅度大于男性,≥ 70岁组下降幅度最小。2013年自杀YLLs/YLDs为90.03,男性自杀YLL/YLD为89.83,女性YLL/YLD为89.00。结论 与1990年相比,2013年我国自杀疾病负担大幅度下降,但老年人群自杀疾病负担严重,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42.
目的 分析1990年与2013年中国≥ 70岁人群跌倒的疾病负担,为制定老年人跌倒预防控制策略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2013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结果,采用因跌倒死亡数/标化死亡率、过早死亡损失寿命年(YLL)/标化YLL率、伤残损失寿命年(YLD)/标化YLD率、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标化DALY率等指标,对中国≥ 70岁老年人跌倒疾病负担进行描述,通过比较1990年与2013年相应指标的变化,描述疾病负担变化情况。结果 2013年中国≥ 70岁人群因跌倒造成的死亡人数、YLL、YLD和DALY分别为4.88万人年、43.96万人年、29.58万人年和73.54万人年;标化死亡率、YLL率、YLD率和DALY率分别为561.71/10万、55.87/10万、373.98/10万和929.85/10万。随着年龄增加,因跌倒造成的疾病负担加重。与1990年相比,2013年跌倒造成的死亡数量、YLL、YLD和DALY分别增加308.80%、161.01%、54.67%和104.47%;男性增幅高于女性。与1990年相比,2013年≥ 70岁人群因跌倒标化死亡率、标化YLL率和DALY率分上升为63.67%、38.54%和73.08%;而标化YLD率下降17.90%。结论 跌倒给中国≥ 70岁人群造成沉重的疾病负担,与1990年相比,2013年跌倒对中国≥ 70岁人群造成疾病负担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43.
为了解农村较贫困地区家庭对5岁以下儿童早期教育投入情况,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调查了5省14 914户家庭儿童玩具和图书数量。结果,平均每家有儿童图书不到2本,玩具3件以下;68.69%的家庭没有儿童书籍, 32.50%的家庭没有玩具;从玩具来源看,75.30%为市场购买,自制玩具占10.09%。提示应加强对农村家长进行有关儿 童早期发育的健康教育,促进农村儿童身心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4.
已婚育龄妇女生殖健康状况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对不同职业和年龄育龄妇女的妊娠、分娩、人工流产、避孕和妇科常见病情况进行了解和分析。农民组妊娠和分娩次数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职业组,而人工流产次数明显低于其它职业组30岁以下组的妊娠和分娩次数明显低于其它年龄组。在避孕方法上,农民组采用男、女性绝育术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职业组,而采用宫内节育器、避孕套和避孕药的比例低于其他职业组。妇科常见病中,以生殖道感染患病率最高,为46.5%,其他依次为痛经、月经不规则、子宫肌瘤和卵巢肿瘤。提示育龄妇女生殖健康问题较严重,应引起育龄妇女和医疗保健人员的关注。  相似文献   
45.
目的了解妇女生殖道感染与有关生殖道感染保健知识、态度和行为(KAP)的关系。方法对3067例22~60岁已婚妇女进行生殖道感染疾病的检查和有关生殖道感染保健知识、态度和行为的调查。结果妇女生殖道感染累积患病率为42.1%。妇女对有关生殖道感染途径、对个人和家庭的危害及预防措施的知识极为缺乏,而生殖道感染的保健知识、态度和行为与生殖道感染的发生有关(P<0.01,P<0.05);与其他职业组比较农民  相似文献   
46.
我国HIV1型(HIV-1)感染的主要途径已从吸毒转变为性途径传播[1],新生儿面临着更大的感染危险.临床实践证明在感染HIV-1的新生儿中及早开展抗病毒治疗可以大大降低病死率和提高生活质量[2].  相似文献   
47.
<正>前言梅毒是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其发病率是衡量一个国家公共卫生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梅毒可累及人体多系统、多脏器,妊娠梅毒可导致严重的不良妊娠结局,如死胎、死产和先天梅毒儿。研究  相似文献   
48.
孕妇被动吸烟状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孕妇被动吸烟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河南省妇幼保健院、开封市妇幼保健院、开封市妇产医院、开封县妇幼保健院、杞县妇幼保健院及杞县阳固乡卫生院6家医疗保健机构作为研究现场。抽取在研究现场进行产前检查的孕妇共1660人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被调查对象中有82.4%的孕妇在孕前接触过"二手烟",68.3%的孕妇在孕期接触过"二手烟",孕期被动吸烟率为26.6%。孕周13周、年龄20岁、居住于城镇、孕妇文化程度为小学及以下、孕妇职业为农民、丈夫文化程度为小学、丈夫职业为农民、家庭月收入500~999元、孕期家庭结构为独居、孕妇孕前吸烟、孕前丈夫吸烟以及丈夫吸烟时间10年的孕妇,孕期被动吸烟率较高。孕妇居住地、孕妇孕前吸烟状况及孕前丈夫吸烟时间与孕妇被动吸烟状况有关联。结论:孕妇被动吸烟状况不容忽视,建立无烟家庭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49.
目的:了解不同方法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对204例老年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单纯药物组、药物+臭氧组、药物+3%硼酸组和臭氧组进行治疗,并评价其治疗效果。结果:不同治疗组对老年性阴道炎治疗的临床疗效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随着治疗后观察时间的延长,药物+臭氧组和臭氧组对老年性阴道炎患者阴道清洁度的恢复有明显的作用。结论:应用单纯臭氧或药物+臭氧治疗老年性阴道炎无论临床疗效还是微生物学疗效的有效率都与单纯药物或药物+硼酸治疗效果相似。  相似文献   
50.
目的 了解2011年我国女医师休闲锻炼和业余静态行为情况.方法 2011年在全国9个省份共125家医疗和疾控机构中抽取女医师5468名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计算我国不同机构类别、地区、年龄女医师的经常锻炼率、业余静态行为时间.结果 我国女医师业余时间经常锻炼率为20.3%(95%CI:19.2%~21.4%).医疗和疾控机构分别为18.9%、21.3%,东、中、西部分别为17.7%、19.8%、23.9%、<35、35~和≥45岁组分别为15.3%、20.5%、27.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医疗机构中,内科类(15.3%)、外科类(17.5%)低于其他临床类(23.7%)和辅助类(25.9%)科室,三级医院(15.4%)低于二级医院(23.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疾控机构中,不同科室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地市级疾控机构(26.9%)高于其他各级疾控机构(17.7%~1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我国女医师每天业余静态行为时间中位数为4.2 h(P25-P75:3.0~6.3 h),医疗和疾控机构分别为4.0、4.5 h,东、中、西部分别为4.2、4.5、4.0 h,<35、35~和≥45岁组分别为4.5、4.0、4.5 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医疗机构中,外科类(3.5 h)短于其他科室(均为4.0 h),三级医院(4.0h)较二级医院(3.8 h)长;疾控机构中,不同科室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国家级疾控机构(5.0 h)长于其他各级疾控机构(均为4.5 h).结论 我国女医师业余时间经常锻炼率较低,平均业余静态行为时间明显过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