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44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26篇
综合类   35篇
药学   1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21.
目的探讨应用Sky膨胀式椎体成形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胸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及椎体肿瘤的可行性。方法自2006年1月~2010年2月,采用Sky膨胀式椎体成形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15例21椎,其中胸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9例13椎,胸椎骨髓瘤1例2椎,胸椎转移瘤2例2椎,胸椎血管瘤3例4椎,比较手术前后Cobbs角及疼痛程度变化(VAS评分)。结果所有兵力伤椎高度恢复满意,Cobbs角较术前变小,(P〈0.01),随访6~24个月后未见明显伤椎高度丢失,疼痛明显缓解,VAS评分术后较术前明显改善(P〈0.01)。结论 Sky膨胀式椎体成形器椎体后凸成形术是治疗胸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及椎体肿瘤的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2.
目的 探讨人工合成的植物雌激素依普拉芬对去卵巢大鼠血清一氧化氮及一氧化氮合酶合酶的影响.方法 6个月龄雌性SD大鼠60只分为假手术组(10只SD大鼠)和去卵巢组(50只);再将去卵巢大鼠分为阴性对照组,依普拉芬高、中、低剂量组和雌激素对照组(各10只),分别给予基础饲料和不同剂量的依普拉芬,12周后测定血清NO及NOS.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去卵巢大鼠阴性对照组血清NO及NOS明显降低,依普拉芬组高于阴性对照组,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同时低于雌激素组.结论 NO及NOS参与了骨质疏松的病理生理过程;依普拉芬可以通过提高去卵巢大鼠血清NO及NOS浓度达到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3.
影响痉挛性脑瘫SPR术后行走能力的因素及其意义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影响SPR术后行走功能的预后因素,为痉挛性脑瘫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128例无独立行走能力的痉挛性脑瘫患儿术前及术后进行肌张力检查、步态评分、判定爬行能力、蹲位起立能力、双踝背伸能力及脑瘫分类,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爬行能力、起立能力、脑瘫类型和踝背伸能力与术后行走能力呈显著正相关,而术前肌张力水平与术后行走能力无明显相关性。结论:爬行能力、起立能力和脑瘫类型是SPR术后行走能力强有力的预后因素。功能训练对术后功能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4.
现将我院近 2年来收治的 5例泌尿系统恶性淋巴瘤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例 1 ,男 63岁 ,间隙性肉眼血尿拌尿频 ,尿急2个月 ,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 ,行血液透析 2次后转入我院。B超示 :膀胱三角区肿块。IVP双肾未显影。膀胱镜检查见膀胱三角区片状乳头状肿块隆起 ,无明显界限 ,触之易出血。拟诊膀胱癌 ,行膀胱探查术。术中发现膀胱三角区片状乳头状肿块 ,无蒂。冰冻切片提示恶性倾向。行全膀胱切除 ,输尿管移植 ,尿粪合流术。术后创口Ⅰ期愈合。能控制排尿约 2h1次。术后病理报告膀胱恶性淋巴瘤 (B系 )侵及肌层。免疫组化LCA( ) ,术后…  相似文献   
125.
背景: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关节内骨折,多见于运动性损伤,目前关于该病的解剖学研究相对较少,而大量研究集中于前交叉韧带的损伤,普遍认为胫骨平台后倾角增大、内侧胫骨平台深度减小及股骨髁间窝缺口宽度指数减小是前交叉韧带损伤的危险因素,对于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是否也与其相关尚不清楚。目的:探讨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与胫骨平台后倾角、内侧胫骨平台深度、股骨髁间窝缺口宽度指数及胫骨平台冠状斜坡角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因膝前疼痛就诊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骨科的患者101例,其中接受关节镜治疗的51例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为观察组,同期50例有膝前痛症状但查体及影像学检查确定无膝关节损伤的患者为对照组。通过术前MRI图像测定两组患者胫骨平台后倾角、内侧胫骨平台深度、股骨髁间窝缺口宽度指数等解剖学参数,统计分析导致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解剖学危险因素。结果与结论:(1)两组患者的外侧胫骨平台后倾角、外侧/内侧胫骨平台后倾角比值以及股骨髁间窝缺口宽度指数、胫骨平台冠状斜坡角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0.05);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