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34篇
内科学   23篇
神经病学   5篇
外科学   97篇
综合类   92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4篇
  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硫酸镁可直接抑制气管插管心血管反应[1];另有研究表明,硫酸镁还具有一定的抗伤害作用[2],其抗伤害作用是否参与了抑制气管插管心血管反应有待进一步探讨.本研究拟通过观察静脉输注不同剂量硫酸镁对麻醉诱导期病人异丙酚效应室靶浓度(Ce)及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探讨其抑制气管插管心血管反应的机制.  相似文献   
22.
利多卡因对腹腔镜手术病人应激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利多卡因对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45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ASAⅠ~Ⅱ级病人,随机分为3组P组靶控输注异丙酚诱导和维持麻醉;L1和L2组在靶控输注异丙酚诱导前分别静注利多卡因1、2mg/kg,并持续输注利多卡因1、2mg·kg-1·h-1维持。记录麻醉全程血液动力学变化、异丙酚靶浓度及停药至拔管时间;测定入室后、插管后即刻、切皮后10min、停人工气腹后和拔管后血皮质醇、胰高糖素、血管紧张素Ⅱ浓度。结果P组异丙酚靶浓度在各时点高于L1和L2组(P<0.05);皮质醇L2组在T1、T3、T4点明显低于P组(P<0.05);胰高糖素复合利多卡因两组在T2和T4显著低于P组(P<0.05);血管紧张素Ⅱ三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1组和L2组苏醒时间较P组延长(P<0.05),L2组较L1组延长(P<0.05)。结论利多卡因可减轻应激反应,降低异丙酚效应室靶浓度,但延长苏醒时间。  相似文献   
23.
病人自控镇静的临床应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病人自控镇静术(PCS)是继病人自控镇痛术(PCA)之后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术中镇静技术,其目的是探索一种安全、有效,能满足在局麻、各种阻滞麻醉下手术的病人对不同程度镇静要求的镇静方法。本文就PCS的起源、药物选择及近年来的临床应用进展情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4.
黄芪对兔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目的:探讨中药黄芪对兔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ALI)的保护作用.方法:将12只雄性新西兰兔采用压力控制辅助通气模式后静脉注射脂多糖,当氧合指数(PaO2/FiO2)≤300 mm Hg(1 mm Hg=0.133 kPa)时认为ALI模型制备成功.此时将动物随机分为黄芪组和对照组,每组6只.黄芪组静脉注射黄芪注射液8 g/kg;对照组静脉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观察ALI时以及ALI后1、2、3、4、5和6 h肺动态顺应性(Cdyn)、平均动脉压(MAP)的变化.于ALI后6 h活杀动物取肺组织,观察过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以及肺组织病理变化.结果:对照组ALI后各时间点肺Cdyn较基础值显著降低,ALI后5 h和6 h MAP较基础值显著下降,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或P<0.01);但两组间肺Cdyn和MAP的变化差异无显著性.黄芪组肺Cdyn及MAP组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黄芪组SOD活性较对照组升高,MDA含量较对照组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和P<0.05);光镜下黄芪组肺损伤组织病理变化较对照组减轻.结论:黄芪对兔内毒素性ALI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5 g/L或10 g/L利多卡因硬膜外联合全身麻醉(全麻)对老年开胸手术病人血压、心率、血液皮质醇和血管紧张素Ⅱ水平的影响。方法ASAⅠ-Ⅱ级、年龄60-78岁拟行肺叶切除术的病人40例,随机分为5 g/L利多卡因组(A组)和10 g/L利多卡因组(B组),每组20例。麻醉过程中每5 min测量血压、心率1次至手术结束。于麻醉前、切皮后5 min、切皮后30 min、术后1 d分别抽静脉血5 mL测定皮质醇、血管紧张素Ⅱ浓度。结果两组病人切皮后5 min、切皮后30 min及术毕收缩压明显低于麻醉前(t=2.482-11.261,P〈0.05),B组在切皮后30 min和术毕收缩压明显低于A组(t=2.269、6.066,P〈0.05),B组切皮后5 min、30 min心率均明显低于麻醉前(t=2.290、2.635,P〈0.05);两组切皮后30 min血管紧张素Ⅱ水平明显高于麻醉前(t=3.561、4.030,P〈0.05);两组切皮后30 min和术后1 d皮质醇水平明显高于麻醉前(t=2.171-4.849,P〈0.05、0.01),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B组中有5例病人须用升压药物维持血压。结论硬膜外与全麻联合应用不能完全抑制胸部手术病人的应激反应,硬膜外应用利多卡因浓度高则应激反应抑制程度高;对老年病人,尤其是并缺血性心脏病病人,采用硬膜外复合全麻时,硬膜外用药以选用低浓度利多卡因为宜。  相似文献   
26.
[摘要] 目的 评价开胸术后帕瑞昔布钠辅助硬膜外持续镇痛的芬太尼用量节俭作用。方法 100例择期接受肺叶切除或全肺切除的患者随机分成帕瑞昔布钠组(n1=50)和安慰剂组(n2=50)两组,分别在术毕、术后第12小时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 mg或生理盐水2 mL,对两组患者术后硬膜外芬太尼用量进行比较。 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帕瑞昔布钠组术后芬太尼平均用量、心率和血压显著低于安慰剂组(P<0.05) 。结论 帕瑞昔布钠静注对开胸术后硬膜外镇痛能起到很好地辅助作用,可减少患者对芬太尼的需求,维持稳定的血流动力学,降低呼吸抑制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对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下肺叶切除术术中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60例拟在胸段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下行肺叶切除术病人,年龄50~80岁,ASA分级Ⅱ~Ⅲ级,随机双盲法分为参附组及对照组各30例。参附组在麻醉诱导前给予参附注射液1.5mL/kg加入生理盐水至250mL输注;对照组同速输注等量的生理盐水。观察指标:①诱导前(T0)、诱导后5min(T1)、手术探查时(T2)、单肺通气30min(T3)、单肺通气60min(T4)、关胸前冲洗胸腔时(T5)及术毕(T6)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中心静脉压;②术中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情况、液体入量、出血量、尿量及手术时间;③麻醉期间罗哌卡因、丙泊酚、芬太尼、维库溴铵用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参附组MAP、HR在T1、T2、T3、T4、T5时升高(t=2.089~2.678,P<0.05),麻黄碱、阿托品的使用量及输液总量减少(t=2.818~3.525,P<0.01),其他观察指标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对胸段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下肺叶切除术术中血流动力学指标具有一定的稳定作用。  相似文献   
28.
手术病人在围手术期要接触许多外来物质,包括药物、血及血制品、造影剂、乳胶等,接触这些物质后可能发生各种不良反应。药物不良反应包括副作用、毒性反应、后遗效应、停药反应、特异质反应及变态反应。其中药物过敏反应较为多见,严重者可危及生命。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手术中过敏反应的报道增多,在法国为1/6500次麻醉,在澳大利亚为1/10000次麻醉。1992年法国的一项调查分析显示,发生在麻醉中的1585例过敏样休克病例中,诊断为过敏反应者约占60%,主要为肌松药(70.0%)所致,其次是乳胶制品(12.6%),局麻药所致者占0.6%。  相似文献   
29.
高强聚焦超声(HIFU)治疗方法是利用超声波具有的可穿透性和聚焦性将超声波聚焦到靶区,形成一个生物学焦域(BFR),其温度达到85℃左右,从而使病变的组织细胞发生急性凝固性坏死,精确"切除"病变组织.HIFU治疗肝癌,消除了传统手术给机体组织器官带来的出血、感染等并发症,但治疗时局部高温伴全身体温升高、肿瘤组织凝固、周围肝脏肿胀等可能是机体主要的应激原,引起应激反应,进而影响患者的治疗和预后.研究表明,全麻复合胸段硬膜外阻滞可明显抑制手术应激反应[1-2].  相似文献   
30.
病人自控镇静的临床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人自控镇静术(patient-controlled sedation, PCS)是继病人自控镇痛术(patient-controlled analgesia, PCA)之后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术中镇静技术,其目的是探索一种安全、有效,能满足在局麻、各种阻滞麻醉下手术的病人对不同程度镇静要求的镇静方法。本文就PCS的起源、药物选择及近年来的临床应用进展情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