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348篇 |
免费 | 619篇 |
国内免费 | 235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66篇 |
儿科学 | 61篇 |
妇产科学 | 80篇 |
基础医学 | 411篇 |
口腔科学 | 104篇 |
临床医学 | 1457篇 |
内科学 | 758篇 |
皮肤病学 | 93篇 |
神经病学 | 162篇 |
特种医学 | 319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4篇 |
外科学 | 473篇 |
综合类 | 2464篇 |
预防医学 | 1207篇 |
眼科学 | 103篇 |
药学 | 1096篇 |
19篇 | |
中国医学 | 1100篇 |
肿瘤学 | 22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20篇 |
2023年 | 438篇 |
2022年 | 483篇 |
2021年 | 465篇 |
2020年 | 343篇 |
2019年 | 331篇 |
2018年 | 346篇 |
2017年 | 206篇 |
2016年 | 240篇 |
2015年 | 232篇 |
2014年 | 576篇 |
2013年 | 425篇 |
2012年 | 452篇 |
2011年 | 494篇 |
2010年 | 433篇 |
2009年 | 422篇 |
2008年 | 396篇 |
2007年 | 424篇 |
2006年 | 439篇 |
2005年 | 438篇 |
2004年 | 381篇 |
2003年 | 284篇 |
2002年 | 197篇 |
2001年 | 212篇 |
2000年 | 195篇 |
1999年 | 187篇 |
1998年 | 155篇 |
1997年 | 135篇 |
1996年 | 143篇 |
1995年 | 116篇 |
1994年 | 104篇 |
1993年 | 83篇 |
1992年 | 52篇 |
1991年 | 49篇 |
1990年 | 36篇 |
1989年 | 47篇 |
1988年 | 21篇 |
1987年 | 17篇 |
1986年 | 13篇 |
1985年 | 8篇 |
1984年 | 10篇 |
1983年 | 10篇 |
1982年 | 9篇 |
1981年 | 6篇 |
1980年 | 4篇 |
1979年 | 6篇 |
1965年 | 6篇 |
1961年 | 2篇 |
1959年 | 2篇 |
1957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了解并分析ICU护士对老年患者践行有创机械通气吸痰护理实践指南的现况。方法采用自设的ICU护士为老年患者实施人工气道内吸痰护理的观察表,对77名ICU护士的231次操作进行评价;针对吸痰操作行为与指南推荐实践不符的情况,对实施操作的护士进行提问,从个人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两方面对访谈资料进行主题提炼。结果ICU护士吸痰操作行为得分为(61.98±6.23)分,吸痰管型号的选择、负压的选择未见与指南推荐一致的操作,吸痰前后给予高浓度氧的操作仅占3.5%。提炼出5个二级主题,分别为知识、信念态度、人员、设备、制度。结论ICU护士的实际操作行为与临床实践指南整体较符合,但部分吸痰行为还有待改善;护士经验固化是阻碍实践指南临床应用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92.
目的:观察针刺肌筋膜触发点结合肌肉能量技术治疗前斜角肌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60例受试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和结合组,每组各30例。针刺组给予针刺肌筋膜触发点治疗,结合组采用针刺肌筋膜触发点结合肌肉能量技术(MET)治疗。治疗前后分别用McGill疼痛问卷简表(SF-MPQ)评定,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2组患者治疗20d后及治疗后3个月随诊,SF-MPQ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均P0.05),且结合组更低于针刺组(P0.05)。治疗后,结合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针刺组(P0.05)。3个月后复发率比较结合组明显低于针刺组(P0.05)。结论:对前斜角肌及周围相关肌进行针刺结合肌肉能量技术可以改善前斜角肌综合征引起的颈、肩、上肢的疼痛或麻木。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分析疫情防控背景下,急性脑卒中绿色通道的管理策略,为后疫情时代脑卒中绿色通道管理和新发传染病防控提供参考。方法 在时间节点管理的基础上,对急诊科进行了区域布局调整,设置了专用隔离区、专用CT室。调整人员分配,设置分诊辅助岗筛查流行病学史;采用“并联式”流程改造,并严格进行感染防控。结果 优化后,脑卒中绿色通道患者从入院到医生接诊时间、入院到采血时间、入院到CT扫描时间的中位数较优化前均有所降低(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静脉溶栓患者的从入院到用药时间、入院到离室时间的中位数较优化前缩短(P<0.001)。结论 新冠疫情的爆发将新发传染病的防控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优化绿色通道管理,可在保证传染病防控的同时,兼顾卒中绿色通道高效、畅通。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TEG)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OP)患者抗凝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44例确诊为ACOP的患者作为ACOP组,以及4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于治疗前后抽取静脉血,做TEG检测及常规凝血试验,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COP患者的TEG主要检测参数,包括反应时间(R)、血栓形成的速度(由α角度反映)、血栓最大幅度(MA),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常规凝血检测的指标,包括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TEG指标能更敏感地反映ACOP患者的血小板功能活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995.
996.
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28例重度产后出血患者,均给予其经导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28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43.8±5.7min,平均出血量为2280±56.8ml。其中18例患者于术后3~15min后阴道出血情况停止或显著改善,另10例患者术后第1~10d恶露明显减少,且颜色为淡红色;无1例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经导管动脉栓塞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低蛋白血症与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发生院内心源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的相关性。方法发生院内SCD的AMI患者84例为SCD组,同期住院治疗的84例AMI患者为对照组。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SCD发生的危险因素,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分析危险因素与SCD的相关性。结果 SCD组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48.88±9.81)%]、血清白蛋白(albumin,ALB)水平[(33.05±6.05)g/L]低于对照组[(56.70±10.33)%、(36.28±7.59)g/L],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7 037(1 843,15 000)ng/L]、肌钙蛋白T(cardiac troponin T,cTnT)水平[2.42(0.85,6.68)μg/L]高于对照组[1 199(408,7 609)ng/L、0.96(0.35,1.55)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BNP、cTnT与SCD呈正相关(r=0.319,P0.001;r=0.515,P0.001),LVEF、ALB与SCD呈负相关(r=-0.409,P0.001;r=-0.242,P=0.002);在校正LVEF、BNP、cTnT后,低蛋白血症AMI患者发生院内SCD风险是ALB水平正常患者的1.688倍。结论低蛋白血症是AMI患者发生院内SCD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网织红细胞相关参数在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简称地贫)和缺铁性贫血(IDA)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XN-10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56例IDA患者(IDA组)、48例地贫患者(地贫组)、45例体检健康者(对照组)的网织红细胞百分比(Ret%)、网织红细胞绝对值(Ret#)、未成熟网织红细胞比率(IRF)、低荧光强度网织红细胞比率(LFR)、中等荧光强度网织红细胞比率(MFR)、高荧光强度网织红细胞比率(HFR)、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Ret-He)进行检测并比较分析。结果 IDA组、地贫组Ret%、Ret#、IRF、MFR、HFR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DA组、地贫组Ret-He、LFR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DA组Ret-He水平与地贫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地贫组LFR%与IDA组比较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网织红细胞参数在地贫和IDA的临床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9.
观察清肠凉血方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UC患者采用平行对照随机单盲法分为治疗组(清肠凉血方保留灌肠联合口服美沙拉嗪治疗)及对照组(口服美沙拉嗪治疗)各30例。治疗持续6周,对临床有效病例随访6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0.0%(P0.05);治疗后,治疗组主要临床症状评分及肠镜下黏膜疗效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6个月内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肠凉血方保留灌肠联合口服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降低临床复发率。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应用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3D-CDE)直视下描绘二尖瓣反流(MR)的反流口面积(ROA),探讨3D-CDE对评价不同发病机制MR方面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不同程度MR的二尖瓣脱垂(MVP)和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各30例,观察两个病例组反流口的形状及PISA的三维空间形态.用ASE推荐的二维综合方法对这60例患者的MR程度进行划分,分别用3D-ROA法和2D-PISA法测量每位患者的ROA,并对两种方法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两个病例组反流口的形状及PISA的三维空间形态有不同.两个病例组3D-ROA法和2D-PISA法所测结果均具有相关性.DCM组两种方法相关性较好(r=0.783,Y=0.661x-0.45,P<0.001),MVP组两种方法相关性良好,大于DCM组(r=0.924,Y=1.172x-0.057,P<0.001).DCM组2D-PISA法比3D-ROA法低估了大约26%.结论:3D-ROA法与传统二维方法相比可以更直观、更准确的评价功能性MR.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