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篇
  免费   63篇
  国内免费   106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67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9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6篇
中国医学   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中枢神经系统是机体的重要调整体系,其自身的结构和功能具有随着内外环境变化而不断地修饰和重组的能力,被称为中枢神经系统的可塑性,学习和损伤修复的基础[1]。但在出生后早期因脑出血致半球脑损伤对成年后运动与智力影响的报道甚少,现将1例诊断为婴儿期脑出血致右大脑半球囊化后中枢神经可塑性及功能重组现象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2.
康复治疗专业是国内较为新兴的一门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学科[1]。临床实习是培养康复治疗实习生运用知识、提高实践能力的关键阶段,也是实习生角色转变的重要环节。因此,如何采取有效的临床实习带教方法,调动实习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临床教学质量成为康复临床带教老师关注的问题[2]。临床教学质量直接影响了康复治疗人才的质量,而临床小讲课是临床带教的重要组成部分[3],因此,本研究探讨了临床小讲课方法的改革与临床教学效果及教学质量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3.
目的 比较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单次治疗对最小意识障碍(MCS)患者静息态低频振幅(ALFF)的调节效应,以探讨该疗法的作用机制。 方法 收集11例MC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9例,女2例;脑外伤10例,脑出血1例;平均年龄(37.3±8.4)岁,平均病程(3.4±0.1)个月。所有患者入组前均给予1次静息态功能性磁共振(rs-fMRI)扫描;随后给予单次tDCS治疗,将阳极固定于患者左侧前额叶背外侧区,阴极固定在眶上区,并按照下列顺序进行实验。先给予单次安慰tDCS(sham-tDCS)治疗20min,结束后进行第2次rs-fMRI扫描;然后给予单次真tDCS(real-tDCS)治疗20min,结束后进行第3次rs-fMRI扫描。在每次进行rs-fMRI检查时还采用修订版昏迷恢复量表(CRS-R)对患者意识障碍程度进行评分。 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入选患者经单次sham-tDCS治疗后其CRS-R评分、静息态脑功能网络ALFF均无明显变化(P>0.05);经单次real-tDCS治疗后,发现患者默认网路(左侧楔前叶)、额顶网络(左侧额叶、右侧顶上回)、感觉运动网络(左侧辅助运动区)、皮质下(右侧丘脑、双侧尾状核)ALFF显著增强(P<0.05);而额顶网络(右侧额叶)、听觉网络(双边颞叶)ALFF显著减弱(P<0.05);与单次sham-tDCS治疗后比较,入选患者经单次real-tDCS治疗后其默认网络(右侧前额叶)ALFF显著增强(P<0.05);凸显网络(左侧岛叶)、感觉运动网络(右侧中央前回)ALFF显著减弱(P<0.05)。 结论 MCS患者经单次tDCS治疗后,发现其静息态脑功能网络ALFF活动增强,表明tDCS对神经网络神经元兴奋性具有调节作用,这可能是促进MCS患者意识恢复的神经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34.
目的 探讨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对帕金森病(PD)早期患者步行功能的影响。 方法 将30例PD早期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两组均接受tDCS治疗,干预组治疗电流为2mA,对照组为安慰电流;两组治疗时间均为每次20min,每日1次,连续治疗5d。治疗前和治疗5d后(治疗后),分别对患者进行评估,采用计时起立-行走测试评估患者的步行功能,用三维步态分析采集患者行走时的步速、步频和步宽等时空参数。 结果 治疗前、后,2组患者TUG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干预组TUGT[(9.67±2.27)s]较组内治疗前[(10.85±2.37)s]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步速、步频和步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仅干预组治疗后步频[(111.00±7.66)step/s]较组内治疗前[(108.60±10.24)step/s]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干预组步宽[(0.088±0.02)m]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tDCS可改善PD早期患者的步行功能,提高行走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5.
目的:探讨三种常用平衡评定量表在脑卒中早期患者中的应用情况,为临床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对48例脑卒中早期患者进行评定,包括脑卒中患者姿势评定量表(PASS)、Berg平衡量表(BBS)、Brunel平衡量表(BBA),同时评定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FMA)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所有患者均评定4次,评定时间分别为入选时、入选1周后、2周后及3周后。各量表在不同时间点评分比较采用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用Spearman统计法分析三种平衡量表之间的相关性以及三者与MBI和FMA间的相关性。结果:各量表在不同时间点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PASS、BBS和BBA之间呈高度相关性(r=0.742~0.962,均P0.01);PASS、BBS和BBA与MBI和FMA之间均呈高度相关(r=0.503~0.938,均P0.01)。结论:3个平衡量表之间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均能客观地反映脑卒中早期患者的平衡和功能结局。PASS更适合评定病情较重的脑卒中患者,特别是不具备站立能力的患者;BBS更适合具有站立、行走能力的患者;BBA虽然敏感性不如PASS和BBS,但因其评测省时方便,适宜患者在进行康复训练前进行快速评估。  相似文献   
136.
目的:分析表面肌电图(s EMG)在吞咽功能评估中的一致性及可重复性。方法:40例健康受试者参与了本研究。采用Myo Trac Infiniti肌电生物反馈仪进行测试,记录受试者吞咽5ml糊状食物时颏下肌群的s EMG信号,分析指标为吞咽时限、平均波幅及峰值,分别研究了测试内信度、测试者间信度和重测信度。结果:测试内信度方面,吞咽时限、平均波幅及峰值的组内相关系数(ICC)值分别为0.97、0.86、0.92;测试者间信度方面吞咽时限、平均波幅及峰值的ICC值分别为0.89、0.84、0.93;重测信度方面,吞咽时限、平均波幅及峰值的相对信度ICC值分别为0.91、0.97、0.98;绝对信度三个指标的测量标准误(SEM)分别为0.06、1.30、2.93,SEM%分别为4.07%、5.22%、4.07%,最小真正改变量(MDC)分别为0.17、3.60、8.12,MDC%分别为12.40%、14.50%、11.29%;Bland-Altman图形分析显示无系统性误差。结论:s EMG用于吞咽功能评估具有良好的信度,在临床应用中可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37.
康复治疗专业是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新兴学科,康复治疗教育要求培养出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和实践操作技能的康复人才[1-2];因此,临床带教老师的综合素质与其教学水平息息相关,对于高素质康复治疗毕业生的培养起着关键的作用.如何更合理地培养康复治疗专业的临床青年教师已经成为康复治疗教师队伍建设中日益突出的问题[3].近十年来,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康复医学教研室在提高临床青年教师的综合素质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文就本教研室的培养经验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138.
目的 研究不同形式的运动训练(自主运动、强迫运动和功能性电刺激诱导的运动)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恢复及前额叶皮质区突触素(SYP)、突触后致密物-95(PSD-95)表达的影响。 方法 选择Wistar雄性大鼠4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假手术组、自主运动组、强迫运动组和功能性电刺激组,每组8只。采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的方法制作VD模型,假手术组大鼠麻醉但不阻断颈总动脉。造模成功1周后,自主运动组大鼠在跑轮上自由运动,每日270m;强迫运动组在电动跑轮上行强迫运动,每日270m;功能性电刺激组采用功能性电刺激模拟大鼠前肢在跑轮上行走时的动作,按9m/min的速度每日运动3次,每次10min;模型组和假手术组造模成功后置于笼中自由活动。5组大鼠均于造模成功3周后,采用新奇事物识别实验测试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测试后即刻取大鼠前额叶皮质采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上述各组突触素、突触后致密物-95的表达。 结果 自主运动组、强迫运动组和功能性电刺激组大鼠新奇事物认知指数分别为(0.65±0.15)、(0.59±0.12)和(0.62±0.14),较模型组的(0.45±0.13)均有明显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主运动组、强迫运动组和功能性电刺激组大鼠前额叶皮质区PSD-95表达水平分别为(1.01±0.05)、(0.95±0.15)和(1.06±0.09),较模型组的(0.58±0.15)均有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自主运动、强迫运动和功能性电刺激诱导的运动均可改善VD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其可能机制是自主运动、强迫运动和功能性电刺激诱导的运动均可促进前额叶皮质区突触后致密物-95的表达,但对突触素的表达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39.
正脑卒中后早期、合理的康复治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降低致残率,但仍有50%—60%的患者遗留不同程度的运动功能损害[1]。非侵入性脑刺激(noninvasive brain stimulation,NIBS)是一种新兴的中枢干预技术,可以调节大脑皮质兴奋性[2]。将NIBS与外周性干预按照一定的模式相结合,可促进大脑功能重塑[3],然而,不同的结合方式所产生的效果不同[4]。  相似文献   
1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