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80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68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张俊  廖勇梅  杜宇  熊霞 《重庆医学》2016,(19):2735-2736
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 ,HSV)和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a‐zoster virus ,VZV )是疱疹病毒性皮肤病较常见的类型,但HSV和 VZV 同时激活并出现临床症状在国内外却少有报道。综合国内外相关文献,HSV和VZV同时激活主要发生在免疫抑制、免疫功能低下者。现将免疫功能正常,患HSVⅡ型合并VZV者1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2.
光动力疗法有望成为继手术、封闭治疗等传统治疗瘢痕手段外一种新型的非侵入性模式,研究发现,其诱导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死亡主要通过凋亡途径,目前研究PDT引起的成纤维细胞凋亡方式主要为线粒体途径、死亡受体途径,内质网途径仍在探索中。其也可通过减少胶原蛋白和细胞外基质的合成,损伤血管内皮细胞抑制瘢痕。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讨卡介苗核酸联合CO2激光治疗白癜风的疗效及对患者Th17细胞及其相关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06/2013-10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白癜风患者10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1例。对照组给予CO2激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卡介苗核酸联合治疗。分别评定2组的治疗效果。并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亚群变化,采用ELISA分析外周血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7(IL-17)和IL-23水平变化,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患者皮损组织中IL-17和IL-23 mRNA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外周血Th17细胞亚群变化较对照组显著下降,观察组治疗后外周血清中IL-17和IL-23水平较对照组治疗后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患者皮损组织中IL-17 mRNA和IL-23 mRNA水平显著性下调。结论卡介苗核酸联合CO2激光治疗白癜风疗效显著,可显著降低患者外周和皮损组织Th17细胞及其相关细胞因子。  相似文献   
74.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在消化道穿孔定位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44例经手术证实消化道穿孔患者CT薄层图像,部分病例进行薄层图像重组观察,分析不同部位消化道穿孔游离气体分布位置;依据消化道穿孔不同影像征象对穿孔部位定位并与手术结果进行比较,统计诊断符合率。结果上消化道穿孔游离气体出现位置依次为:前腹壁下21例、肝门静脉区15例、肝裂12例、小网膜囊10例、腹膜后2例、肠系膜区1例;下消化道穿孔游离气体出现位置依次为:肠壁外系膜区8例、前腹壁下8例、盆腔7例、小网膜囊6例、肝门静脉区6例、肝裂2例。门静脉区游离气体征阳性诊断上消化道穿孔的准确性为71.4%(15/21),肠系膜区或盆腔内游离气体征阳性诊断下消化道穿孔的准确性为84.6%(11/13)。CT诊断消化道穿孔符合率为88.6%(39/44),定位诊断符合率为72.7%(32/44)。胃肠壁外小气泡(n=21)、胃肠壁局部破口(n=6)、胃肠壁局限性增厚(n=23)、局限性或包裹性积液(n=5)有助于准确定位影像征象,根据上述影像征象评估破口位置并与手术结果比较,符合率分别为90.4%(19/21)、100%(6/6)、91.3%(21/23)、80.0%(4/5)。结论多层螺旋CT薄层扫描对消化道穿孔的定位诊断有重要价值,胃肠壁局限性改变、肠壁外小气泡、局限性或包裹性积液有助于对消化道穿孔部位准确定位。  相似文献   
75.
目的:观察白芍总苷联合复方倍他米松治疗扁平苔癣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32例扁平苔癣患者予口服白芍总苷600mg每日3次;同时给予复方倍他米松局部封闭治疗,三周一次。疗程12周,随访1年,评价疗效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2周后,有效率为90.6%,无明显不良反应,随访1年无复发病例。结论:白芍总苷联合复方倍他米松局部封闭治疗扁平苔癣疗效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76.
目的:探讨川百止痒洗刺治疗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40例湿疹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20例.治疗蛆采用川百止瘁洗剂治疗,对照组采用除湿止痒洗液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74.2%、97.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60%、90.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对急性、亚急性和慢性湿疹均有良好疗效,差异无里著性意义(P>0.05);而对照组对慢性湿疹效果较差,与急性湿疹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红肿、刺激等不良反应.结论:川百止瘁洗剂相比除湿止痒洗液更为安全有效,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7.
目的探讨儿童进展期白癜风患者血清抗酪氨酸酶抗体的变化及驱虫斑鸠菊对其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120例进展期白癜风患儿为进展期组,120例稳定期白癜风患儿为稳定期组,120例健康体检儿童为对照组。各组儿童均抽取空腹外周血3mL离心分离血清样本,进展期组患儿接受驱虫斑鸠菊注射液治疗3个月后抽取血清样本,以ELISA法检测抗酪氨酸酶抗体滴度(光密度值)。稳定期组及对照组儿童未接受任何干预治疗。结果进展期组患儿治疗前血清抗酪氨酸酶IgG、IgM抗体滴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及稳定期组(P〈0.01)。治疗3个月后,进展期组IgG抗体滴度仍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但与稳定期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86);IgM仍明显高于对照组及稳定期组(P〈0.01)。进展期组治疗后较治疗前抗体滴度均明显降低(P〈0.001)。结论进展期白癜风患儿血清抗酪氨酸酶抗体升高,驱虫斑鸠菊治疗可降低其血清抗体滴度。  相似文献   
78.
冷凝集索综合征是因冷凝集素在低温时引起肢体末端血管内红细胞凝集,引起皮肤微循环阻塞为特征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1].  相似文献   
79.
白化病伴发颈后鳞癌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报告1例白化病伴发颈后鳞癌。患者男,45岁,颈后硬结10年,斑块,溃疡7月。血常规、X光胸片及腹部B超无异常。组织病理检查示高分化鳞癌。治疗行颈后鳞癌全切除术及局部淋巴结清除术。  相似文献   
80.
毫米波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毫米波治疗是近年来在临床各科应用起来的新技术,我科于1999-2001年采用成都锦江微波电器厂生产的正大牌毫米波治疗仪治疗120例带状疱疹患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