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80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68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目的检测儿童白癜风患者外周血中白介素-6(IL-6)和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选取250位白癜风患儿为病例组,同时期年龄和性别匹配的健康体检儿童250例为对照组。病例组患儿根据白癜风分型标准再分为寻常型白癜风187例(局限型27例、散发型36、泛发型102例、肢端型22例)和节段型白癜风63例;按病期分为进展期134例,稳定期116例。两组对象的血清IL-6和GM-CSF浓度使用放射性免疫法测定并作比较。结果病例组中寻常型白癜风各亚型组患儿血清IL-6和GM-CSF水平均比对照组高(P均<0.05);寻常型白癜风患儿血清IL-6和GM-CSF水平也比节段型白癜风患儿高(P<0.05),但节段型白殿风患儿与对照组的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中寻常型白癜风各亚型组进展期患儿血清IL-6和GM-CSF水平比稳定期患儿高(P<0.05)。结论寻常型白癜风患儿血清中IL-6和GM-CSF水平与节段型白癜风患儿存在差异,提示它们在两种类型白癜风中可能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22.
雷启蓉  杜宇  熊霞  刘珉甬 《重庆医学》2013,(29):3484-3485
目的探讨金创抗菌膏联合红光照射治疗慢性皮肤溃疡的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将75例慢性皮肤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39)和对照组(n=36),观察组采用金创抗菌膏联合红光照射治疗,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方法,即清创、换药、碘伏湿敷等治疗,两组均给予护理干预配合治疗。治疗30d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溃疡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31%,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9.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溃疡痊愈时间观察组(11.98±6.05)d,显著短于对照组(16.96±7.1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创抗菌膏联合红光治疗慢性皮肤溃疡是一种有效、安全方便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究IgA、IgG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y,ANCA)在过敏性紫癜患者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的关系.方法:对120例过敏性紫癜患者(观察组)及30例健康人(对照组)的血清使用酶免疫法(ELISA)进行IgA、IgG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检测,分析检测结果对临床诊治过敏性紫癜的意义.结果:观察组中IgA-pANCA阳性有38例,IgG-pANCA无1例阳性,对照组中IgA-pANCA和IgG-pANCA均为阴性.结论:经检测31.67%的过敏性紫癜患者存在IgA-pANCA,与过敏性紫癜的复发率接近,IgA-pANCA的存在可能是导致过敏性紫癜反复发作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究食物特异性IgG和过敏性紫癜的关系,为临床医生治疗食物不耐受的过敏性紫癜提供指导。方法:以60例过敏性紫癜患者为观察组,3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分别进行食物特异性IgG检测,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60例过敏性紫癜患者进行食物特异性IgG检测,其中58例(96.67%)结果阳性,对照组为28例(93.33%)结果阳性。仅1种食物特异性IgG阳性的,观察组有4例,对照组1例,其余均为2种以上阳性。两组动物来源的IgG阳性率最高的均为蟹,然后是蛋清/蛋黄,鳕鱼,虾,牛肉,牛奶;植物来源的以西红柿,大米,大豆,玉米为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观察组食物特异性IgG阳性结果在++以上的共29例,而对照组有8例,两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组的食物特异性IgG阳性率均在90%以上,但是食物特异性IgG阳性在++以上的观察组明显大于对照组,说明不耐受食物只有蓄积到一定程度才会发病,食物特异性IgG检测对食物不耐受的过敏性紫癜的饮食方案制定和治疗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5.
目的 观察域发微针联合红光治疗雄激素性脱发(AGA)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6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就诊的90例AGA患者,随机分为微针组(域发微针治疗)、红光组(红光治疗)、联合组(域发微针联合红光治疗),每组30例。比较各组治疗前后主观症状评分、毛发镜指标;比较各组临床疗效、患者满意度及不良反应。结果 联合组治疗前后油腻、瘙痒、头屑、脱发评分差值的变化程度均高于微针组、红光组(P <0.05)。联合组治疗前后毳毛比例、毛发密度、毛干直径差值的变化程度均高于微针组、红光组(P <0.05)。联合组总有效率、满意度高于微针组、红光组(P <0.0125)。各组脂溢性皮炎、头皮瘙痒、头屑增加、头皮感染、耳后淋巴结肿大、湿疹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域发微针及红光联合治疗AGA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及满意度,促进毛发生长,增加毛发密度、毛干直径,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真皮干细胞即皮肤前体细胞(skin-derived precursors,SKPs)抗体外三维(three-dimensional,3D)皮肤光损伤的作用,为皮肤光损伤的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按既往SKPs培养方法,采用悬浮培养法从新生小鼠真皮中分离、培养SKPs。同前期构建3D皮肤方法,以Ⅰ型胶原为支架,接种来自儿童包皮的原代培养的角质形成细胞(keratinocytes,KC)和成纤维细胞(fibroblasts,FBs)构建体外3D皮肤模型。然后将3D皮肤模型分为模型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在照射前24h,将SKPs细胞悬液和Hanks液各25μL分别注入治疗组和对照组,模型组未做处理。然后,予以UVA和UVB混合单剂量照射三组3D皮肤。照射后继续培养,72h后收集皮肤和上清液。HE染色观察各组皮肤组织病理学改变、TUNEL染色分析细胞凋亡情况以及ELISA检测SOD、CAT、MDA等氧化应激指标的变化。结果原代培养SKPs呈悬浮生长的圆形或椭圆形克隆样细胞球。3D皮肤经UV照射后,其表皮细胞肿胀排列紊乱、核浓缩,基底细胞部分液化变性,真皮胶原降解且FBs明显减少;凋亡细胞明显增加、凋亡指数AI值升高(P0.05);SOD、CAT和GSHPx表达降低(P0.05),而MDA水平升高(P0.05)。但经SKPs注射后,KC整齐清晰仅轻度肿胀,核浓缩不明显,FBs轻微减少,未见细胞坏死及胶原降解;凋亡细胞显著减少、AI值下降(P0.05);SOD、CAT和GSH-Px水平显著升高(P0.05),MDA明显降低(P0.05)。而对照组无明显改善。结论 SKPs能抗UV诱导的3D皮肤损伤,为皮肤光损伤的治疗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7.
目的观察十味平痤方及其加减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0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59例,采用十味平痤方及其加减治疗;对照组141例,采用维胺脂治疗。4周后判断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进行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检测。结果 1治疗组有效率为78.62%,对照组有效率59.5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轻度痤疮患者治疗组较对照组治疗效果更好(P0.05),而中度和重度痤疮患者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治疗组治疗后血清TNF-α、IL-8降低(P0.05),对照组无明显改变。结论十味消痤方治疗痤疮安全、有效,尤其对轻度痤疮疗效较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TNF-α、IL-8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皮肤科门诊患者的影响。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正常的治疗以及皮肤病的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采取健康教育措施,对两组患者的复发次数及门诊治疗次数等治疗效果,以及按时检查、饮食控制、药物疗法和自我监测等方面的遵医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经健康教育的研究组患者在复发次数和门诊治疗次数等治疗效果评价指标上均明显减少,在按时检查、饮食控制、药物疗法以及自我监测等方面的遵医率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不仅可以促进皮肤科门诊患者的早日顺利康复,还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从而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9.
报告1 例水疱状毛母质瘤。患儿女, 16 岁。左肩部出现一渐增大水疱6月。皮肤科检查:左肩部见约2x1x1cm大小的皮色半球形、半透明的水疱状新生物,表面光滑,质韧,未见破溃。经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诊断为毛母质瘤。  相似文献   
30.
痤疮是困扰青春期男女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治疗方法多种多样。近年来,一些新的治疗技术,如激光、宽带光源及射频仪器已开始用于治疗痤疮,本文将就这些新的治疗方法及其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