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6篇
内科学   1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目的 研究单兵使用无源被动负重型外骨骼(简称外骨骼)后对满负荷下行走的运动功能影响,为未来推广应用从而提升单兵负荷转运及改善该系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试验中的无源被动式负重型外骨骼主要由绑缚带、背囊和背架、腰部组件、腿部组件等组成。招募14例男性志愿者,年龄24~37岁,平均年龄27.9岁(标准差3.17岁);身高169.0~185.0 cm,平均身高174.7 cm(标准差5.3 cm);体质量67.5~90.0 kg,平均体质量74.9 kg(标准差6.9 kg);身体质量指数22.6~27.9 kg/m2,平均身体质量指数24.5 kg/m2(标准差1.6 kg/m2)。在穿戴外骨骼和背负25 kg背囊测试后,以问卷形式和三维红外捕捉步态分析检测,对工作效率、人体生理耐受、安全性、舒适性、移动灵活性、使用意愿和步态时空参数进行评分和量化评价。步态数据在Nexus V2.9软件中经三维建模,分析获得时空参数结果,并统计学分析各组数据。结果 穿戴外骨骼可使负重行走时间平均缩短2.2 s,工作效率提高14.2%。穿戴外骨...  相似文献   
22.
心房颤动(房颤)在心力衰竭(心衰)患者中常见并与不良预后密切相关。房颤是心衰患者心脏结构及电生理重构的结果, 同样也是导致心功能恶化的原因和加重因素。该文报道1例等待心脏移植的终末期心衰患者接受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心功能恢复的病例, 为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3.
目的:观察益心舒胶囊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83例诊断为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46例)与对照组(137例)。两组均给予抗血小板、抗心绞痛、调脂及稳定斑块的标准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益心舒胶囊,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心绞痛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91.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0%( P <0.05);治疗组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为87.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9%( P <0.05);同时,在生活质量评价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在西医标准治疗基础上联合益心舒胶囊可有效缓解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临床症状,并可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4.
25.
目的研究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在高危冠脉介入治疗(PCI)过程中的置入时机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对65例IABP置入的高危PCI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与术后置入IABP组相比,术前置入IABP组的院内和30d病死率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CI后置入IABP是30d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OR=3.16,95%CI1.50~6.51,P<0.01)。结论和术后置入IABP相比,对于高危PCI患者,术前预防性置入IABP可以有效的降低院内和术后30d死亡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后外侧入路钢板固定后踝骨折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2008年5月~2012年3月,采用后外侧入路钢板固定治疗后踝骨折37例。根据Lauge-Hansen踝关节骨折分型,旋后外旋型23例,旋前外展型6例,旋前外旋型8例。术后定期门诊随访,观察骨折愈合及踝关节功能情况。结果本组患者手术时间为63~105min,平均82.0min;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3~17个月,平均14.5个月。所有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X线片检查示所有骨折均获骨性愈合,随访期间未见内固定物移位、松动或断裂;末次随访时,踝关节功能根据Phillips踝关节评分标准,本组评分为110~150分,平均141.0分;获优21例、良好11例、一般3例、差2例;优良率为86.5%。结论采用后外侧入路钢板固定治疗后踝骨折,创伤小,手术显露清晰,可直接地精确复位关节面,并进行稳定固定。  相似文献   
27.
应用人肥胖蛋白(ObeseproteinOP57-92活性肽段)及其特异性兔抗人OP(57-92)血清建立了液相竞争放射免疫分析。标准曲线范围为20~1280pg/管,灵敏度为5pg/管;批内、批间变异系数分别为8.26%和10.56%;回收率为72.9~101.2%、平均为84;7%;OP-Ab与相关蛋白及多肽如人血白蛋白、甲状腺素(T3、T4)、胰岛素、胰高血糖素、促甲状腺素及心钠素等无明显交叉反应。肥胖成人、肥胖小儿和糖尿病患者血浆OP测定值显著低于健康非肥胖对照组(P<0.01)。结果提示,OP对调节体重及内分泌代谢起重要作用,循环OP含量不足可能是肥胖及糖尿病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人血浆OP放免的建立,对肥胖和糖尿病的临床诊断与基础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提高主动脉夹层治疗效果的有效措施。方法收集本院2001年9月~2004 年9月33例主动脉夹层住院患者临床资料并分析,其中急性期StandfordA型13例、B型7例;慢性期Stand- ford A型8例、B型5例。结果 33例分别给予外科手术、介入及内科保守治疗,总有效率为78.79%。结论应严格把握介入治疗的适应证,据不同的分型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以提高主动脉夹层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9.
目的 探讨经腹直肌外侧切口入路治疗髋臼骨折的安全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新鲜成人尸体标本5具(3男2女),同一尸体右侧腹壁行大体解剖,熟悉入路周围的解剖结构,左侧应用腹直肌外侧切口入路,模拟术中操作,显露骨盆环,进行解剖学观察,重点测量记录死亡冠血管相关解剖学参数。结果 (1)经腹直肌外侧入路的显露范围包括:耻骨联合至骶髂关节在内的真性骨盆环、髂骨翼、髋臼方形区和坐骨体内侧的髋臼后柱大部分。(2)根据对5具10侧骨盆的死亡冠统计分析发现,死亡冠的出现率为80%(8侧),直径为(2.1±1.9)mm,长为(4.7±0.5)cm,距离耻骨联合的距离为(4.9±0.4)cm。男女之间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 经腹直肌外侧切口入路治疗髋臼骨折能够在不损伤重要神经血管的条件下,经腹膜外间隙对包括骶髂关节在内的大部分骨盆环结构进行显露。尤其方便显露结扎死亡冠,对髋臼后柱及髋臼内侧方形区的显露较传统入路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30.
目的 探讨经腹直肌外侧切口入路治疗髋臼骨折的安全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新鲜成人尸体标本5具(3男2女),同一尸体右侧腹壁行大体解剖,熟悉入路周围的解剖结构,左侧应用腹直肌外侧切口入路,模拟术中操作,显露骨盆环,进行解剖学观察,重点测量记录死亡冠血管相关解剖学参数。结果 (1)经腹直肌外侧入路的显露范围包括:耻骨联合至骶髂关节在内的真性骨盆环、髂骨翼、髋臼方形区和坐骨体内侧的髋臼后柱大部分。(2)根据对5具10侧骨盆的死亡冠统计分析发现,死亡冠的出现率为80%(8侧),直径为(2.1±1.9)mm,长为(4.7±0.5)cm,距离耻骨联合的距离为(4.9±0.4)cm。男女之间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 经腹直肌外侧切口入路治疗髋臼骨折能够在不损伤重要神经血管的条件下,经腹膜外间隙对包括骶髂关节在内的大部分骨盆环结构进行显露。尤其方便显露结扎死亡冠,对髋臼后柱及髋臼内侧方形区的显露较传统入路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