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481篇 |
免费 | 161篇 |
国内免费 | 117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31篇 |
儿科学 | 21篇 |
妇产科学 | 20篇 |
基础医学 | 147篇 |
口腔科学 | 40篇 |
临床医学 | 480篇 |
内科学 | 252篇 |
皮肤病学 | 32篇 |
神经病学 | 67篇 |
特种医学 | 206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1篇 |
外科学 | 316篇 |
综合类 | 927篇 |
预防医学 | 267篇 |
眼科学 | 43篇 |
药学 | 385篇 |
4篇 | |
中国医学 | 443篇 |
肿瘤学 | 7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9篇 |
2023年 | 76篇 |
2022年 | 71篇 |
2021年 | 105篇 |
2020年 | 95篇 |
2019年 | 70篇 |
2018年 | 68篇 |
2017年 | 42篇 |
2016年 | 50篇 |
2015年 | 66篇 |
2014年 | 120篇 |
2013年 | 149篇 |
2012年 | 195篇 |
2011年 | 152篇 |
2010年 | 219篇 |
2009年 | 202篇 |
2008年 | 172篇 |
2007年 | 174篇 |
2006年 | 152篇 |
2005年 | 140篇 |
2004年 | 171篇 |
2003年 | 159篇 |
2002年 | 127篇 |
2001年 | 116篇 |
2000年 | 110篇 |
1999年 | 88篇 |
1998年 | 52篇 |
1997年 | 52篇 |
1996年 | 62篇 |
1995年 | 68篇 |
1994年 | 45篇 |
1993年 | 45篇 |
1992年 | 33篇 |
1991年 | 39篇 |
1990年 | 17篇 |
1989年 | 21篇 |
1988年 | 23篇 |
1987年 | 16篇 |
1986年 | 14篇 |
1985年 | 19篇 |
1984年 | 13篇 |
1983年 | 16篇 |
1982年 | 15篇 |
1981年 | 10篇 |
1980年 | 12篇 |
1978年 | 6篇 |
1977年 | 8篇 |
1976年 | 13篇 |
1975年 | 10篇 |
1974年 | 7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7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全球HIV/AIDS流行统计表 2 0 0 0年 12月新数据显示 :新感染HIV人数成人 470万女性 2 2 0万儿童 (15岁以下 ) 6 0万合计 5 30万HIV携带者 /AIDS病人成人 3470万女性 16 40万儿童 (15岁以下 ) 140万合计 36 10万2 0 0 0年AIDS死亡人数成人 2 5 0万女性 130万儿童 (15岁以下 ) 5 0万合计 30 0万AIDS流行以来死亡总人数成人 175 0万女性 90 0万儿童 (15岁以下 ) 4 30万合计 2 180万 根据去年 12月联合国HIV/AIDS项目发表的关于HIV/AIDS的最新数字表明 :俄联邦和其它东欧国家正面临较大的AIDS危…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索提高解剖实验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方法建设数字化实验教学考核资源库并分阶段实施实验教学数字化考核。选取护理专业2012,2013级各4个班级学生共340人为研究对象。通过师生座谈、相关性分析等方法评价实验教学数字化考核的效果。结果 2012级护理专业共184个学生的实验成绩、理论成绩均分分别为:78.82±12.99分、77.3±12.08分,2013级护理专业共156个学生的实验成绩、理论成绩均分分别为:77.91±11.68分、72.55±9.77分。两个年级抽样班级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与实验考核成绩间都存在线性相关。结论实验教学考核实现数字化、集约化、高效化,取得以考促教、以考促学、教学相长的良好效果。实验教学数字化考核是提高解剖学实验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探讨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17(TH17)与调节性T细胞(Treg)在类风湿关节炎(RA)发生、发展中的变化。 方法 选取RA患者活动组25例、稳定组20例及健康人对照组25例,采用流式细胞术及定量PCR的方法,分别从蛋白质水平与mRNA水平检测其外周血CD4+T细胞IL-17及FoxP3的表达。 结果 活动组RA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IL-17蛋白质及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稳定组(P<0.01),稳定组又显著高于健康人对照组(P<0.01)。活动组RA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FoxP3蛋白质及mRNA表达水平显著低于稳定组及健康人对照组(P<0.01),但稳定组FoxP3表达与健康人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RA患者外周血中存在TH17/Treg细胞失衡,且这种变化与疾病的进程相关。 相似文献
994.
995.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动态血糖监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动态血糖波动特点.方法 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老年组)92例和中青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青年组)58例进行动态血糖监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血糖谱特征及老年不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谱特征.结果 (1)老年组与中青年组比较,血糖波动系数(BGFC)增大[(2.68±1.00)mmol/L对(2.12±0.74) mmol/L,t=-3.691,P<0.001];餐后血糖漂移幅度(PPGE)增大,早餐后分别为 ( 5.96±2.47) mmol/L对(5.11±2.44) mmol/L(t=-2.058,P<0.05),晚餐后分别为(5.17±2.15) mmol/L对 (4.16±2.28) mmol/L(t=-2.730,P<0.01);餐后血糖达峰时间延长,早餐后(112.5±29.7) min对(97.0±27.2) min(t=-3.225,P<0.01),中餐后(140.0±39.7)min对 (118.1±42.6) min(t=-3.195,P<0.01);低血糖发生频率增加(26.3%对5.5%,P<0.05);最大血糖漂移幅度(LAGE)增大,分别为(9.66±2.48) mmol/L对(8.40±3.13) mmol/L(t=-2.720,P<0.01);(2)老年组患者随HbA1c下降,低血糖发生率增加(P<0.05);随 HbA1c升高,血糖波动幅度增大;(3)HbA1c与空腹血糖(FBG)、日平均血糖(MBG)、高血糖时间比(PT7.8、PT11.1)、最低血糖(LBG)、最高血糖(HBG)、BGFC、PPGE、LAGE均正相关(r=0.899~0.289,均P<0.001);逐步回归分析显示,MBG、FBG、PT7.8与HbA1c独立相关(校正的R2=0.807,P<0.05).结论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幅度大,易发生餐后高血糖和夜间低血糖,动态血糖监测能较详细地显示患者的血糖水平及波动特征.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blood glucose fluctuation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 Methods The 92 elderly patients with T2DM (the elderly group) and 58 young and middle-aged patients with T2DM (the non-elderly group) were monitored using the 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 system(CGM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glucose profiles of the two different age groups, and of the different glycosylated hemoglobin (HbA1c) level groups in the elderly were comparatively analyzed. Results (1)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HbA1c level between the elderly group and the non-elderly group. Compared with the non-elderly group, the elderly group showed the increases in blood glucose fluctuant coefficient [BGFC, (2.68±1.00) mmol/L vs. (2.12±0.74) mmol/L, t=-3.691, P<0.001], in postprandial glucose excursion (PPGE) of breakfast and supper [(5.96±2.47) mmol/L vs. (5.11±2.44) mmol/L, t=-2.058, P<0.05; (5.17±2.15) mmol/L vs. (4.16±2.28) mmol/L, t=-2.730, P<0.01], in the time to postprandial glucose peak of breakfast and lunch [(112.5±29.7) min vs. (97.0±27.2) min, t=-3.225, P<0.01; (140.0±39.7) min vs. (118.1±42.6) min, t=-3.195, P<0.01], in the frequency of hypoglycemia (26.3% vs. 5.5%, P<0.05), and showed the largest amplitude of glycemic excursions [LAGE, (9.66±2.48) mmol/L vs.(8.40±3.13) mmol/L, t=-2.720, P<0.01]. (2)In the elderly, along with decreased HbA1c, the incidence of hypoglycaemia increased (P<0.05); And along with increased HbA1c, the amplitude of blood glucose fluctuation increased.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BGFC, PPGE of breakfast and lunch, and LAGE among different HbA1c level groups (P<0.01, P<0.05, P<0.05, P<0.001). (3)HbA1c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FBG, mean blood glucose (MBG), percentage of time at glycemia (PT7.8, PT11.1), the lowest blood glucose (LBG), the highest blood glucose (HBG), BGFC, PPGE and LAGE (r=0.899-0.289, all P<0.001). Multiple stepwise regression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MBG, FBG and PT7.8 was the independent influential factor of HbA1c (adjusted R2=0.807, P<0.05). Conclusions The elderly patients with T2DM are at a particularly high risk for postprandial hyperglycemia and nocturnal hypoglycemic episodes, CGMS could show glucose fluctuation characters of T2DM patients diurnally, and provide a clinical basis for reasonable therapy. 相似文献
996.
中药包括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三大类,其中以植物占绝大多数,经简单的产地加工、炮制,称为中药饮片,传统的加工方法将干燥后的药材经浸润、蒸煮等处理后再进行切制,经过适当干燥后入药。但加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会造成其部分有效成分缺失。为避免中药材有效成分的损失,提高中药饮片质量,开展中药饮片加工方法的改进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997.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效果。方法选取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85例,随机分为PFNA组43例和外固定组42例,分别采用骨折PFNA内固定术和外固定架固定术治疗。参照Harris评分评价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PFNA组术后(8.9±2.7)周、外固定组(12.4±1.9)周骨折愈合(P〈0.05)。术后随访6~18个月,PFNA组Harris评分为(92.1±3.7)分,髋关节功能优良率为89.7%;外固定组分别为(70.6±4.5)分和51.4%(P均〈0.05)。结论采用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效果好。 相似文献
998.
目的研究颈动脉超声结合运动平板试验对冠心病诊断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有症状疑似冠心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采用颈动脉超声、运动平板试验检查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以造影结果为金标准分析单独检查及联合检查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选取100例健康人群进行对象,分析冠心病和健康人群斑块稳定性相关分子含量。结果联合诊断对冠心病患者诊断符合率、灵敏度及特异度等均高于单独诊断,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冠心病患者斑块稳定性相关分子含量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提示颈动脉斑块性质与冠心病具有密切相关性。结论颈动脉超声结合运动平板试验对冠心病具有较高诊断价值,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999.
目的评价BIO-RAD公司开发研制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1+2)抗原抗体酶联免疫诊断试剂盒(GENSCREEN~ ULTRA HIVAg-Ab),对不同来源样本检测的敏感性。方法以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生产的HIV1+2抗原/抗体ELISA检测试剂为参比试剂,分别使用评价试剂和参比试剂检测621例样本,分析两种试剂检测HIV抗原/抗体的敏感性。结果评价试剂和参比试剂检测502份HIV感染者/AIDS患者临床血浆标本均为阳性,符合率为100%,敏感性为100%。评价试剂和参比试剂检测92份HIV分离培养上清液,评价试剂检出89份阳性、参比试剂检出31份阳性,表明评价试剂检测HIV-1p24抗原的敏感性高于参比试剂。另外,又检测了27份HIV抗原系列稀释样本,计算出评价试剂检测HIV抗原的敏感性是参比试剂的4~8倍。结论评价试剂检测HIV抗体的效果与参比试剂相同,检测HIV-1p24抗原的敏感性高于参比试剂。 相似文献
1000.
内源性神经干细胞与缺血性脑损伤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神经干细胞治疗缺血性脑损伤包括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策略和外源性神经干细胞移植策略两种,鉴于内源性神经干细胞较之于外源性神经干细胞具有许多明显的优势,目前国外对前者的研究日趋活跃。文章介绍了脑缺血时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生成、增殖、迁移和分化及将其应用于临床治疗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