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探讨急性百草枯中毒综合治疗的疗效。方法对我院的21例百草枯中毒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给予了综合性治疗,包括洗胃、活性炭吸附、导泻、抗氧化、激素冲击、免疫抑制剂这些常规治疗外,并予血必净注射液解毒、血液灌流联合血液滤过清除毒素治疗。结果 21例百草枯中毒患者中,11例存活,6例死亡,4例自动出院,死亡率为47.6%。结论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尽早开展综合治疗,可提高抢救成功率;血液灌流联合血液滤过治疗能降低急性百草枯中毒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FOCUS-PDCA(Find-Organize-Clarify-Understand-Select-Plan-Do-Check-Act)程序对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患者身体约束规范率的影响.方法 运用FOCUS-PDCA程序对ICU患者身体约束规范进行现状分析,明确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有创机械通气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RDS)患者发生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01月至2019年12月泰州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有创机械通气的ARD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是否发生AKI,分为AKI组和非AKI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实验室指标;分析影响有创机械通气的ARDS患者发生AKI的危险因素;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率。结果:共120名有创机械通气的ARDS患者,其中57名发生AKI,发生率为47.5%。降钙素原、基础肌酐增高,pH值降低和意识障碍是有创机械通气的ARDS患者发生AKI的独立危险因素。120例患者中57名死亡,总住院病死率38.3%。Kaplan-Meier生存曲线表明,AKI组生存率低于非AK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 结论:有创机械通气的ARDS患者AKI发生率高,可明显增加患者住院病死率。降钙素原、基础肌酐增高,pH值降低和意识障碍是有创机械通气的ARDS患者发生AKI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下腔静脉超声监测下目标导向液体治疗(goal-directed fluid therapy,GDFT)对重症胰腺炎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120例(男82例,女38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采用下腔静脉超声监测的GDFT 72 h,B组采用重症急性胰腺炎常规液体治疗72 h,比较两组患者生命体征、血流动力学参数和实验室检查等。结果:A组和B组患者72 h复苏液体总量分别为(14 500±920)mL、(12 500±815)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液体复苏后下腔静脉呼吸变异度[(19.00±4.75)%]明显小于治疗前[(60.66±10.10)%,P<0.01];治疗后A组腹内压较B组明显降低(P<0.01);A组的APACHEⅡ评分低于B组(P<0.05); A组血乳酸、白介素6(interleukin 6,IL-6)、C-反应蛋白较B组均低(P<0.05);A组患者ICU住院日、需要手术减压率均低于B组(P<0.05)。但两组患者ICU病死率、28 d生存率无明显差异。结论: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下腔静脉超声监测下GDFT能达到较好的液体复苏效果,改善患者的循环状态、减轻炎症反应,降低腹腔内高压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支气管肺泡灌洗对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患者血气指标及正五聚体蛋白-3(PTX3)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泰州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2016年2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患者60例,根据是否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行支气管肺泡灌洗分为对照组31例和研究组(支气管肺泡灌洗)29例。2组患者均给予辅助通气、抗感染、化痰、维持内环境稳定等对症治疗,研究组患者在上述治疗基础上给予经鼻腔或经气管插管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比较2组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前和灌洗后24 h氧合指数(OI)、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和动脉血氧饱和度(SaO_2),支气管肺泡灌洗前和灌洗后第1天(D1)、第3天(D3)、第7天(D7)C-反应蛋白(CRP)和PTX3水平及入住重症监护室(ICU)时间。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相比治疗前研究组灌洗24 h后和对照组OI[(280.2±22.3)vs(180.5±12.9)mmHg(1 mmHg=0.133 kPa);(228.4±18.5)vs(183.4±13.8)mmHg]、PaCO_2[(39.3±5.5)vs(47.7±7.3)mmHg;(43.5±6.2)vs(47.2±7.9)mmHg]和SaO_2[(94.2±2.9)%vs(85.8±5.0)%;(90.4±4.3)%vs(86.9±4.5)%]均改善,研究组灌洗24 h后相比对照组OI和SaO_2水平高,PaCO_2水平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支气管肺泡灌洗前,2组患者D1时CRP水平上升,而D3和D7时CRP明显下降,D1、D3和D7时PTX3水平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相比对照组D1、D3和D7时CRP[(108.4±21.5)vs(117.5±30.4)mg/L;(66.9±13.5)vs(74.5±16.3)mg/L;(25.1±9.2)vs(34.6±7.3)mg/L]与PTX3[(18.3±4.0)vs(20.8±3.6)ng/ml;(12.5±3.1)vs(15.9±3.5)ng/ml;(5.2±2.3)vs(9.0±2.9)ng/ml]水平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对照组患者,研究组住ICU时间明显缩短[(8.3±3.7)vs(13.5±5.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可改善呼吸功能,降低PTX3水平,缩短ICU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颈内动-静脉血气分析、算出脑氧摄取率,并探讨颈内静脉血氧饱和度及脑氧摄取率与颅脑损伤预后的关系.方法 泰州市人民医院ICU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70例,在经过紧急处理如保持呼吸道通畅、保证供氧、维持循环稳定,以及及时的开颅手术治疗后24 h抽取颈内动-静脉血进行血气分析.选轻度颅脑损伤患者8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分析指标有颈内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氧分压(PaO2),颈内静脉血氧饱和度(SjvO2)、氧分压(PjvO2),颈内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颈内静脉二氧化碳分压(PjvCO2)、颈内动-静脉血氧饱和度差(Sa-jvO2)=SaO2-SjvO2、颈内动-静脉氧分压差(Pa-jvO2)、颈内动-静脉二氧化碳分压差(Pa-jvCO2)、颈内动脉血氧含量(CaO2)、颈内静脉血氧含量(CjvO2)、颈内动-静脉血氧含量差(Ca-jvO2)=CaO2-CjvO2,脑氧摄取率(%)CEO2=Ca-ivO2/CaO2.结果 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较轻度颅脑损伤患者颈内静脉血气分析中SivO2,PjvO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Sa-jvO2,Pa-jvO2,Ca-jvO2,CEO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jvO2与CEO2联合分析能科学地表示脑组织摄氧量或耗氧量,能较好地反映颅脑损伤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