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11篇
综合类   21篇
药学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患者男性 ,37岁 ,反复发作阵发性心动过速 4年余 ,于1999年 6月 2 2日入院。入院后各项检查未发现器质性心脏病证据。心动过速发作时为宽QRS波心动过速 ,呈类完全性左束支阻滞 (LBBB)图形 ,电轴左偏 ;窦性心律时体表心电图基本正常。常规方法行电生理检查 ,经左锁骨下静脉和两侧股静脉送入 4极标测电极 ,分别记录高位右房、His束、冠状静脉窦和右室心尖部的电图 ,电生理检查时先进行心室逆标 ,观察室房传导顺序 ,然后进行右房程序刺激诱发心动过速 ,分析心动过速的发生机制及特征。本例在成功消融隐匿性左后间隔旁道后 ,心动过速…  相似文献   
22.
巨噬细胞集落因子 ( Macrophag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M- CSF) ,又称集落刺激因子 - 1( CSF-1) ,对单核巨噬细胞增殖、分化及胎盘、骨的形成均有重要作用 ,但近年 M- CSF在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及治疗中所起作用日益受到重视 ,本文综述 M- CSF及受体分子生物学特殊功能及在心血管疾病中所起作用等方面的进展。1  M- CSF分子特征及生理功能M- CSF为由链间二硫键连接而成的同源二聚体。人的 M- CSF由单基因编码 ,基因长约 2 0 kb,由 10个外显子构成 ,位于染色体 1p13~ p2 1上 ,M- CSF在人类有三种表达形式 [1] :即 ( 1)可…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糖含量异常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165例住院的ACS患者做标准75g口服葡萄糖实验。据血糖水平,把患者分为血糖正常组,空腹血糖异常组,餐后血糖水平增高组和糖尿病组(DM)。利用心电图和B型超声心动图检测各组中心肌梗塞及/或缺血的范围,心力衰竭发生率,以及住院期间死亡率。结果:(1)空腹血糖水平增高者为13.3%,血糖正常者及餐后2h血糖水平增高者各为22.4%,DM患者占41.8%,比例显著大于前三组(P<0.05)。全组ACS患者血糖异常总检出率为77.5%,性别间差别不显著;(2)血糖正常及空腹血糖异常者心肌梗塞及/或心肌缺血的范围差别不显著,而餐后血糖水平增高者及DM者显著大于前二组(P<0.05),但后二组差别不显著(P>0.05);(3)血糖正常组及空腹血糖水平增高组心衰的检出率基本相同,餐后血糖水平增高组的检出率虽高于前两组,但差别不显著(P>0.05)。糖尿病组心衰的检出率为65.2%,显著高于前三组(P<0.01)。心衰的总检出率为41.2%,性别间差别不显著(P>0.05);(4)住院期间DM共有5例死亡,占7.2%;余各组死亡率为零;以上各种异常检出率在性别间差别均不显著(P>0.05)。结论:ACS患者血糖异常水平与心肌梗塞及/或心肌缺血范围,心力衰竭的发生率呈正相关,餐后血糖水平增高及糖尿病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24.
22例房间隔穿刺分析潘迪华(广西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心内科)关键词穿刺术;房间隔;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PBMV)现已在临床中广泛应用,而房间隔穿刺是PBMV的关键,若此项技术不能被熟练的掌握与运用,则容易出现并发症,导致手术失败。...  相似文献   
25.
目的 探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PSVT)中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AVNRT)和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AVRT)对人心房电生理特性的影响。方法 对 2 1例住院进行电生理检查和 (或 )导管射频消融术中出现自发或诱发的AVNRT和AVRT患者 ,分别于AVNRT和AVRT发生前及发生终止后对高位右心房 (HRA)、低位右心房 (LRA)、希氏束周围 (HB)等多部位进行S1S2扫描 ,测定心房有效不应期 (ERP)、右心房内及心房间传导时间的变化。结果 AVNRT和AVRT终止后心房ERP缩短 ,与各自心动过速前相比均P <0 0 1。该缩短改变可以在 5min内恢复 ,心房传导时间无改变。结论 阵发性AVNRT和AVRT可以使人心房ERP缩短 ,造成短暂心房电重构  相似文献   
26.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造影对冠状动脉心肌桥的检出率、冠状动脉心肌桥的特点及其与冠状动脉硬化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601例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的可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对其中81例心肌桥患者的造影及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结果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524例患者有冠状动脉硬化,81例为心肌桥患者;心肌桥与冠状动脉硬化之间无明显相关性(χ2=0.0076,P>0.05),且心肌桥并不是冠状动脉硬化的显著危险因素(OR=0.93)。11例孤立性肌桥患者中,常规心电图ST-T改变者6(54.4%)例,有心绞痛症状者4(36.4%)例。结论心肌桥并不是冠状动脉硬化的显著危险因素,但可继发冠状动脉硬化的形成;心肌桥可引起心肌缺血及心电图ST-T改变;心肌桥多发生在前降支。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静息心率(resting heart rate,RHR)对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支架植入术后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诊断为冠心病,并接受支架植入术的4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第3d患者的RHR将其分为4组,其中98例RHR〈70次/min为A组;122例RHR70次/min-79次/min为B组;116例RHR80次/min~89次/min为c组和114例RHR≥90次/min为D组。于术后第3d行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mension,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eft ventricular eiection fraction.LVEF)。结果4组LVED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812,P〈0.01),A组与C组、B组与D组、A组与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思(P〈0.05);4组LVEF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747,P〈0.01),A组与C组、A组与D组、B组与C组、B组与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术后患者RHR对冠状动脉支架植入的患者的心功能有预测价值,RHR越高,其心功能越差。  相似文献   
28.
AIM:To investigate effects of heart automatic nerve variations and hypothermia(HT) therapy on heart rate variation(HRV).METHODS:We studied the dynamic electrocardiagraph (ECG) of 41 cases of severe brain injury.The patients were devided into HT therapy group(n=21, body temprature 32- 33 ℃ ),non HT therapy group(n=20) and normal control(n=20).RESULTS:In group 1, the reduction of time domain indexes and frequency domain indexes were 3- 6 folds and 30- 50 folds respectively compared with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while the corresponding indexes reduction were 2- 3 folds and 4- 5 folds in the group 2(P< 0.05,P< 0.01,respectively).The difference between groups were significant(P< 0.05- 0.01);the HRV reduction was more significant in the cerebrovascular accident patients than that of brain injured(P< 0.05- 0.01);the HRV indexe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resuscitated patients than those in coma(P< 0.01); the HRV in dead was much lower than that in survival(P=0.01).CONCLUSION:Injury of central nervous system can induce abnormal function of automatic nerve of heart and reduction of HRV.HT therapy can reduce HRV on a higher level;HRV examination can be applied into the prediction of prognosis of the brain injured.  相似文献   
29.
目的:心电图QT间期离散度对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仍有争议,实验从向量图的角度探讨QT间期离散度的应用及其对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①临床资料:2003-05/2005-07在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住院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229例为充血性心力衰竭组,年龄60~83岁;同期住院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26例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组;30例年龄匹配的正常人为正常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对实验均知情同意,实验符合伦理学标准。②检测方法:使用北京美高仪软件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的Q/CPCGY 001-2000型心电综合分析系统检测向量图;同时检测与向量图同步记录的12导联心电图;应用上海群天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Q/NYOZ-02-2001型动态心电图仪检测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电话随访2年,只询问健在还是死亡。③观察指标:向量图各指标与QT间期离散度的关系、二者与心律失常事件和死亡率的关系。结果:285例受试者的资料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向量图指标:充血性心力衰竭组及急性冠脉综合征组额面及横面的QRS/T夹角均大于正常对照组(P<0.05);死亡组额面及横面的QRS/T夹角均显著大于生存组(P<0.05);室性早搏≥LOWNⅢ级者的额面及横面QRS/T夹角的平均角度均显著大于<Ⅲ级者(P<0.05~0.01)。②心电图指标:充血性心力衰竭组及急性冠脉综合征组QTc、间期离散度均大于正常对照组(P<0.05);死亡者的QTc显著大于生存者(P<0.01);室性早搏≥LOWNⅢ级QT者的QTc显著大于<Ⅲ级者(P<0.05)。③相关性分析:额面及横面的QRS/T环的夹角与QT间期离散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向量图的QRS/T夹角、心电图的QTc是反映心肌电不稳定、预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律失常事件、死亡率、以及长期预后不良的有用指标,QT间期离散度无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乌鲁木齐市和桂林市维吾尔族和汉族高血压患者血尿酸代谢的差别。方法:共检测高血压患者208例,其中乌鲁木齐市(乌市)106例,维吾尔族(维族)60例,汉族46例,对照组30例;桂林市高血压患者102例,均为汉族,对照组30例。比较两市不同民族高血压患者及与正常人群代谢水平的差异。结果:①乌市患者血尿酸增高者(68.9%,73/106)高于对照组(23.5%,24/102),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维族高血压患者平均血尿酸显著高于汉族和对照组(P<0.05)。桂林市血尿酸增高者显著高于本市的对照组(P<0.01),显著低于乌市的高血压患者(P<0.01);乌市各组患者体质量均大于桂林市患者(P<0.05)。②乌市各组患者的高三酰甘油及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的检出率均显著高于桂林市患者(P<0.05~0.01),后者的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检出率显著高于乌市患者(P<0.05)。③两地高血压患者的体质量均与血尿酸呈正相关(r=0.322~0.445,P<0.05~0.001),血尿酸浓度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呈正相关(r=0.382,0.454,P<0.05~0.01);乌市高血压组血尿酸与三酰甘油呈正相关(r=0.612,P<0.001)。结论:乌鲁木齐市和桂林市维吾尔族和汉族血尿酸的差别为膳食不平衡、体质量及代谢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