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37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8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61.
目的 观察显微外科精索静脉低位结扎术联合胰激肽原酶肠溶片治疗精索静脉曲张性不育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108例精索静脉曲张性不育症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58例,行显微外科精索静脉低位结扎术后1个月开始口服胰激肽原酶肠溶片辅助治疗;对照组50例,仅行显微外科精索静脉低位结扎术。观察两组术前和术后3个月精液参数等指标变化,评估疗效。结果 与术前相比,术后3个月两组精子浓度、向前运动精子百分率、精子总活率、正常精子比例均提高(P<0.05)。术后3个月,治疗组向前运动精子百分率、精子总活率和正常精子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精子浓度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术后3个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84.48%vs. 68.00%)(P<0.05)。结论 尽早采取显微外科精索静脉低位结扎术治疗能提高精索静脉曲张性不育症患者的精液质量,术后联合口服胰激肽原酶肠溶片治疗效果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讨完全液化且常规参数初检合格的精液标本,于不同时间再分析的结果差异,及精子DNA碎片化指数(DFI)与精子活动力改变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27份符合纳入标准的精液标本,分别于取样后15、30、60 min时采用计算机辅助精液分析(CASA)系统进行分析。精子形态分析采用Shorr染色法,吖啶橙试验(AOT)检测DFI。结果:3个时间点精子浓度、a级和b级精子百分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取样15 min时a+b和a+b+c级精子百分率显著高于30和60 min时的结果(P<0.05),后两者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时间精子活动力各项指标中,至少有1项由"正常组"变为"异常组"的发生率为25.2%,两组间DFI和形态学无统计学差异(P>0.05)。取样后15到60 min变化的精子活动力指标中,a、a+b、a+b+c级下降值与DFI存在正相关性(P<0.05)。结论:取样后15 min内完全液化并初查参数合格的精液标本,30~60 min内复查时,a级和b级精子百分率波动并无显著差异,而a+b级及a+b+c级精子则可能显著下降,精子活动力指标可能出现异常。故应至少进行2次精液分析,综合评估生育力。如2次结果差异较大,尤其是a级精子百分率下降幅度较大,则可能与精子DNA损伤有关,需进一步行精子DNA损伤检测。  相似文献   
63.
目的 探讨血清脂溶性维生素A、D、E及K水平与男性精液质量的相关性,指导男性孕前保健.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6月在南京市妇幼保健院孕前保健门诊就诊的备孕前检查男性1028例,收集个人病史资料,统计检测的血清维生素A、D、E及K水平以及精液质量参数,并分析相关性.采用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血...  相似文献   
64.
1个AZFc缺失自然遗传的家系分析   总被引:10,自引:6,他引:4  
目的:报告1个父子间AZFc缺失自然遗传的罕见家系,探讨该家系相同缺失类型导致不同临床表型的可能机制。方法:应用G显带技术进行染色体检查;通过对12个序列标签位点(STS)的多重PCR扩增,检测Y染色体微缺失;应用DNA测序技术检测DAZ基因在常染色体上的同源基因DAZL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结果:先证者及其父亲和弟弟的核型均为46,XY,且Y染色体微缺失位点完全一致,包括无精子症因子C区(AZFc)的sY152,sY157,sY242,sY254,sY255,sY239。但3者的临床表型各异:父亲具有正常生育能力,先证者及弟弟均不育,精子密度呈年龄依赖性下降,且弟弟伴左侧隐睾。SNP分析显示,3者的外显子2、3的基因型均相同。结论:该家系中相同缺失类型导致不同临床表型与DAZL基因多态性无关,可能与其他基因或环境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65.
雄激素缺乏与勃起功能障碍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雄激素可通过增强性欲、性唤起等间接促进阴茎勃起,在维持阴茎正常的勃起组织结构方面起重要作用。睾酮缺乏可导致小梁平滑肌减少、细胞外基质增多、白膜下脂肪细胞沉积等。勃起时,阴茎组织的上述改变可引起静脉闭塞不全而发生静脉漏,从而出现勃起功能障碍;睾酮还可影响一氧化氮合酶(NOS)、RhoA/Rho激酶的表达及活性从而直接影响阴茎勃起。对单用磷酸二酯酶5(PDE5)抑制剂无反应的性腺功能减退的ED患者补充睾酮可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6.
2006年美国MEDLINE收录生殖医学期刊一览表及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NLM)建立的MEDLINE数据库是医学科技人员最常用的生物医学文献检索系统,所收录的文献基本代表了当今医学领域的最高水平。NLM公布的2006年版MEDLINE收录期刊目录共收录4 959种期刊,其中生殖医学期刊46种,主要包括男科学、生育与不孕等内容。生殖医学工作者应熟悉MEDLINE收录的生殖医学期刊,关注其刊载的学科前沿问题,并重视应用英语撰写论文向其投稿。而就生殖医学期刊工作者而言,应通过创办英文版期刊等措施,提高期刊国际化程度,争取早日进入MEDLINE、《科学引文索引》(SC I)等国际著名检索系统。本文主要介绍了MEDLINE收录的生殖医学期刊(2006年版)并就其收录情况作了简要分析,有助于指导生殖医学、男科学等相关学科研究人员投稿、查阅文献及订阅国际生殖医学期刊,同时也有利于国内生殖医学期刊工作者了解MEDLINE收录的生殖医学期刊并向其学习。  相似文献   
67.
组织工程技术阴茎功能修复重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组织工程技术重建阴茎结构与功能是近年来男科学和重建外科学研究的热点。早期的研究多集中在组织工程阴茎海绵体构建方面,体外将平滑肌细胞和内皮细胞接种至聚乙醇酸(PGA)或脱细胞海绵体基质材料上,通过复合培养和体内回植,所构建的组织工程海绵体在形态与功能方面均接近正常阴茎海绵体组织。组织工程阴茎假体采用自体软骨细胞和可降解生物材料复合构建而成,与硅胶假体相比,它具有更好的生物相容性。各种脱细胞基质被用于阴茎白膜替代和阴茎增粗手术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勃起功能障碍的治疗方面,携带功能性基因的细胞移植显示了良好的治疗前景。  相似文献   
68.
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前列腺液中尿酸检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EPS中的尿酸(UA)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按NIH诊断标准确诊的91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分为2组,ⅢA组(n=48)和ⅢB组(n=43)。对照组(n=22)为无慢性前列腺炎的健康志愿者。分别进行CPSI评分,EPS中WBC计数、pH值及UA浓度测定。结果:ⅢB组的EPS中UA浓度[(257.02±144.84)μmol/L]显著高于ⅢA组[(159.73±121.49)μmol/L,P<0.01]和对照组[(78.55±44.53)μmol/L,P<0.01]。EPS中UA水平与pH值之间呈负显著相关(r=-0.398,P<0.01),而与CPSI疼痛症状评分(CPSI-P)、排尿症状评分(CPSI-U)以及CPSI总分(CPSI-T)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436、0.316、0.403,P均<0.01)。结论:前列腺内的UA浓度升高可能会导致化学性炎症反应。EPS中的UA水平与慢性前列腺炎的症状相关。检测EPS中的UA水平对慢性前列腺炎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9.
大豆黄酮对雄性大鼠生殖器官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植物雌激素大豆黄酮对大鼠睾丸和附睾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10周龄(成年早期)和4周龄(青春期)SD雄性大鼠各30只,分别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阳性对照组、低、中、高剂量大豆黄酮组,6只/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0.1mg/kg己烯雌酚,2、20、100mg/kg大豆黄酮灌胃,连续90d,观察睾丸、附睾指数及体重的变化;HE染色观察睾丸、附睾等组织结构的改变。结果:在成年早期大鼠中,各剂量大豆黄酮组大鼠的体重、睾丸和附睾指数与正常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P均>0.05);在青春期大鼠中,各剂量大豆黄酮组大鼠的附睾指数与正常对照组亦无显著差异(P均>0.05);而高剂量组大鼠的睾丸指数(3.21±0.07)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3.71±0.32,P<0.05),中、低剂量组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中、低剂量组大鼠的体重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而高剂量组的体重则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HE染色结果显示青春期及成年早期大鼠摄入各剂量大豆黄酮对附睾组织结构无明显影响,而摄入高剂量大豆黄酮可使青春期大鼠睾丸发育迟缓,出现不同程度生精障碍。结论:青春期摄入高剂量的大豆黄酮对SD大鼠睾丸生长发育及组织结构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70.
罗丹明/碘化吡啶双染法检测精子线粒体膜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罗丹明/碘化吡啶(Rh123/PI)双染法检测精子线粒体膜功能的可行性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63例精液标本,按WHO精液分析标准分成正常组(n=31)与异常组(n=32)。精子用Rh123/PI染色,流式细胞仪(FCM)分析。结果:正常组与异常组精子Rh123+PI-、Rh123-/PI+、Rh123-/PI-百分率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均<0.05);Rh123+PI-与精子活动率呈正相关(r=0.549,P=0.000),与(a+b)级精子百分率呈正相关(r=0.531,P=0.000),与d级精子百分率呈负相关(r=-0.586,P=0.000);Rh123-/PI+与精子活率负相关(r=-0.586,P=0.000),与(a+b)级精子百分率负相关(r=-0.594,P=0.000),与d级百分率精子正相关(r=0.585,P=0.000),Rh123-/PI-仅与异常组的密度有相关性(r=-0.563,P=0.001)。结论:运用Rh123/PI双染法鉴定精子的线粒体膜功能具有可行性,可用于评估男性生育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