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0篇
肿瘤学   3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1.
目的 利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索鸦胆子抗肿瘤有效成分、潜在靶点及通路,探讨其“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抗肿瘤作用机制。方法 ①从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中筛选出鸦胆子潜在的15个活性成分,根据DrugBank获取这15个活性成分的158个潜在靶分子。②利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这些靶分子的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其中节点度值最高的基因JUN定义为核心基因,利用癌症和肿瘤基因图谱分析其在多个肿瘤中的作用。③利用R语言Cluster profiler包将这些靶分子进行基因功能分析和基因功能富集分析。结果 获取了鸦胆子潜在的15个活性成分,158个潜在靶分子及活性成分-靶蛋白网络,并发现了其在多种肿瘤、多种成分、多种通路有着不同的比重和作用。结论 网络药理学方法可为解析鸦胆子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多肿瘤的关系网络,阐述其抗肿瘤的分子机制提供思路和方法,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2.
目的 探究他莫昔芬(TAM) 与辛伐他汀(SIV) 对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的增殖抑制作用及其潜在的作用机制.方法 MTT检测TAM、SIV单独以及联合使用对MCF-7细胞株的增殖抑制作用,计算TAM与SIV单独作用时IC50值以及联合使用时对细胞作用的联合指数(CI),评价两药之间的相互作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并拍摄各组中的细胞凋亡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TAM组、SIV组、TAM+SIV组药物处理后的MCF-7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Bcl-2、Bax的表达情况.结果 MTT法表明,TAM与SIV单药对MCF-7有增殖抑制作用,联合作用时抑制更为明显,且呈协同作用;荧光显微镜及流式细胞术显示TAM与SIV单药对MCF-7有诱导凋亡作用,联合时作用增强;Western blot 法表明TAM+SIV组中Bcl-2表达量较细胞对照组及TAM组、SIV组下降而Bax 表达量增加且更加明显.结论 TAM与SIV联合使用时可显著抑制MCF-7细胞株的增殖,同时可明显诱导MCF-7细胞株凋亡,提示两药联合使用时,乳腺癌患者可能有更好的获益.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讨伊立替康(CPT-11)联合卡培他滨二线治疗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30例晚期胃癌患者给予CPT-11 180mg·m^-2于化疗第1天静脉滴注90min;卡培他滨1250mg·m^-2,分早晚2次口服,连服14d,21d为1个周期。每2个周期后进行评价疗效。治疗期间进行不良反应评估。结果30例患者中25例可评价疗效,其中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9例,稳定10例,进展5例,总有效率为40.0%,临床反应率为80.0%。常见不良反应为中性粒细胞减少、迟发性腹泻、恶心、呕吐和手足综合征等,多为Ⅰ~Ⅱ度。结论CPT-11联合卡培他滨二线治疗进展期胃癌,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可耐受,且用药方便,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4.
65.
66.
刘浩梅  潘跃银 《安徽医药》2009,13(9):1138-1139
目的探讨索拉菲尼用于治疗肾癌、肝癌的皮肤不良反应及护理。方法对8例肾癌、29例肝癌患者口服索拉菲尼治疗后产生的皮疹和手足综合症进行观察及护理。结果35%的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皮疹,以背部、会阴多间,92%的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手足综合症。结论正确有效的护理措施可减少患者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保证持续用药,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67.
68.
乳腺癌目前已成为全球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女性恶性肿瘤中位居第二。大量临床研究和流行病学资料已证实肥胖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其发病机制可能涉及雌激素、胰岛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瘦素、脂联素、炎症因子等多种肥胖相关因子。近年来的研究对肥胖促进乳腺癌发展的机制进行了深入分析,并进一步了解到肥胖对乳腺癌的诊断结果、肿瘤特点、治疗以及预后可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控制体重可能是预防复发转移的积极措施,维持正常体重有助于乳腺癌的防治。  相似文献   
69.
目的 探讨在多西紫杉醇周疗法的老年患者中用低剂量地塞米松防治其过敏反应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对用多西紫杉醇(25 mg/m2,第1、8、15天静脉滴注,28 d重复)或多西紫杉醇+顺铂(多西紫杉醇25 mg/m2,第1、8、15天静脉滴注+顺铂20 mg/m2,第1~5天静脉滴注.28 d重复)治疗的老年患者,采用非等量随机对照方法 ,按入院顺序以3:2比例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共91例,年龄65~82岁,中位年龄68岁.其中试验组54例,预处理方案为地塞米松4.5 mg,每日1次;对照组37例,预处理方案为地塞米松8 mg 2次/d,均为多西紫杉醇用药前1 d、用药当天和用药后连续3 d口服.所有患者均按照改良疾病累积评分表(MCIRS)进行评分.不良反应评价参照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的常规毒性判定标准NCI-CTCAE3.0版. 结果 91例患者中发生过敏反应7例(7.7%).其中试验组发牛过敏反应4例(7.4%),对照组发生过敏反应3例(8.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主要症状为皮疹或瘙痒3.3%(3/91)、血管性水肿2.2%(2/91)、发热或寒战1.1%(1/91)和胸部不适1.1%(1/91).不良反应主要为中性粒细胞减少、血红蛋白减少、恶心呕吐、疲劳、肌痛、兴奋或失眠和胃部烧灼感.. 结论 低剂量地塞米松预处理方案安全有效,与常规剂量比较,过敏反应的发生率无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70.
SHORT-TIMEEFFECTSOFBRONCHIALARTERYINFUSIONWITHCHEMICALDRUGSFORLUNGCANCERYaoyang姚阳;PanYueyin潘跃银(CancerResearchInstitute,Affil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