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5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6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4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67篇
内科学   25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97篇
预防医学   46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57篇
中国医学   62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用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翼状胬肉临床效果观察。方法97例117只眼翼状胬肉,用1%丁卡因表麻后,用平阳霉素8mg 注射用水0.6mL 地塞米松0.6mL 2%利多卡因0.6mL,溶解后用lmL注射器吸0.2mL注入胬肉体部或颈部以隆起为准。结果治愈80.3%,好转14.5%,无效5.1%。注射后有充血、流泪、异物感,3~7d消失,未见其他并发症。结论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注射治疗97例117只眼翼状胬肉,定期门诊复诊随访,未见并发症,效果较满意,患者易接受,优于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92.
93.
阶段式目标健康教育在肠造口围手术期患者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肠造口围手术期患者进行阶段式目标健康教育的方法及效果,帮助和提高患者掌握肠造口相关知识。方法将80例肠造口围手术期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分别实施阶段式目标健康教育和常规健康教育,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负性心理控制,肠造口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自护能力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O.05)。结论阶段式目标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及家属参与治疗的积极性,提高患者的自护能力,有利于肠造口患者术后的康复。  相似文献   
94.
操静  石兰萍  潘莉 《天津护理》2005,13(2):72-73
目的:总结益生菌用于早期肠内营养并发腹泻的护理。方法:将68例实施早期肠内营养的病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常规肠内营养加益生菌干预;对照组常规肠内营养。结果:观察组3 2例病人并发腹泻6例,3 2例全部顺利完成肠内营养;对照组3 6例病人中并发腹泻15例,4例因腹泻未能完成肠内营养计划,3 2例顺利完成肠内营养,两组之间差异有意义(P <0 .0 5 )。结论:益生菌干预可减少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的发生,提高早期肠内营养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95.
李春华  易阳  吴文娟  潘莉琴  吴明洁 《护理研究》2008,22(18):1648-1648
毛细支气管炎是2岁以内婴儿较常见的一种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多发生于2岁以下的婴幼儿,发病急,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烦躁不安等缺氧症状,并可诱发心力衰竭,如不及时给予治疗和护理,可危及生命.  相似文献   
96.
目的 对507例2型糖尿病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探讨尿蛋白排泄率(UAE)对缺血性心脏病(IHD)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型糖尿病病人507例,依据UAE分为正常蛋白尿组(NA,UAE<20 μg/min)、微量蛋白尿组(MA,UAE 20 μg/min~200 μg/min)和明显蛋白尿组(OA,UAE>200 μg/min),比较3组病人的基线资料,观察不同UAE水平与IHD之间的关系,分析影响IHD发生的因素.结果 OA组的糖尿病病程明显长于NA组和MA组,且IHD发生率较高;Logistic回归分析示OA与IHD的发生显著相关,其他与IHD发生相关的因素有糖尿病程和年龄,而MA则无显著相关性.结论 UAE是2型糖尿病病人IHD较为可靠的独立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97.
目的:考察注射用喷昔洛韦、注射用促肝细胞生长素、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细辛脑注射液与临床常用输液的配伍稳定性,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6h内混合液中药物的含量及紫外图谱变化,并观察不同时间点液体的外观和pH值变化.结果:以上4种药物与输液溶媒配伍后6h内外观、pH值均无明显变化.注射用喷昔洛韦与0.9%氯化钠注射液(NS)、5%葡萄糖注射液(GS)、10%GS、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GNS),注射用促肝细胞生长素与10%GS,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与5%GS和果糖注射液,细辛脑注射液与10%GS、5%GNS配伍后6h药物含量与图谱无明显变化.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与NS和转化糖注射液配伍,4h时药物含量分别降至95.07%和93.98%.注射用促肝细胞生长素与NS配伍后6h时含量降至75.92%.细辛脑注射液与NS、5%GS配伍后6h含量分别降至94.72%和95.72%.结论:以上4种药物与不同的输液溶媒配伍后,药品的含量随着放置时间的延长会发生变化,其中注射用促肝细胞生长素含量变化尤其明显,提示在临床应用过程中,药品配制完毕后需减少放置时间,以保证药品质量,确保病人的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98.
目的 探讨缩肛坐姿法减轻会阴切口疼痛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9-10月在我院分娩的会阴侧切术产妇200例,按组间对照法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实施缩肛坐姿法指导,观察疼痛减轻程度。结果 实验组在坐式母乳喂养、饮食等活动中会阴切口疼痛明显减轻,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缩肛坐姿法对减轻会阴切口疼痛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99.
目的 探讨日光照射对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择120例新生儿,按照方便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于出生第二天开始日光照射,连续3天,每天累计2小时,对照组不予照射,两组均按新生儿护理常规进行护理。新生儿出生第五天观察出现黄疸的例数和黄疸出现部位,两组进行比较。根据医嘱病理性黄疸均给予药物治疗,甚至光疗。结果 两组新生儿黄疸例数和黄疸出现的部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新生儿每日日光照射能有效的预防病理性黄疸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0.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是常见的慢性肝病,但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十分清楚,脂代谢异常与胰岛素抵杭可能是其发病的中心环节,瘦素、脂联素和抵抗素等多种脂肪因子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形成、炎性改变及纤维化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