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7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3篇
临床医学   89篇
内科学   19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70篇
预防医学   26篇
药学   26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1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1.
目的 观察甲氧基聚乙二醇-琥珀酰亚胺丙酸酸酯(mPEG-SPA)与抗OX40L单抗预处理移植物对小鼠异基因骨髓移植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供、受鼠的脾淋巴细胞体外混合培养,加入抗OX40L单抗孵育培养后,再用mPEG-SPA化学修饰,与C57BL/6供鼠骨髓细胞混合后移植给经致死量全身照射的BALB/c受鼠.同时设相应的对照组.观察移植后受鼠aGVHD的临床表现、病理学改变、存活时间及生存率等,检测移植鼠T淋巴细胞亚群,细胞因子的变化及异基因嵌合体.结果 ①单纯骨髓移植对照组小鼠均出现aGVHD临床表现,17 d内全部死于aGVHD,存活时间为(12.1±5.5)d;而mPEG-SPA和抗OX40L单抗单独或联合预处理组小鼠一般状态较好,部分出现aGVHD表现,且较单纯骨髓移植对照组症状轻,皮肤、肝脏、小肠病理表现均较单纯骨髓移植对照组明显减轻,mPEG-SPA和抗OX40L单抗单独或联合预处理组小鼠存活时间分别为(36.2±24.9)、(32.0±24.8)和(44.3±23.2)d,均较单纯骨髓移植对照组明显延长(P<0.05),其中抗OX40L mPEG-SPA联合预处理组小鼠平均存活时间最长(P<0.05),mPEG-SPA单独预处理组和抗OX40L单独预处理组牛存率分别为50.0%、41.7%,明显高于单纯骨髓移植组,OX40L mPEGSPA联合预处理组生存率最高,为66.7%.②移植后对照组小鼠血清IFN-γ浓度升高,在+10~+15d时达高峰;而mPEG-SPA和抗OX40L单抗单独或联合预处理组降低,+10 d时降至最低,OX40LmPEG-SPA联合预处理组降低最明显(P<0.01).移植后对照组IL4、IL-10浓度轻度降低,而mPEG-SPA和抗OX40L单抗单独或联合预处理组均明显升高(P<0.05),+10~+15 d达高峰,以联合组升高最明显(P<0.01).③mPEG-SPA和抗OX40L单抗单独或联合预处理组+60 d时异基因嵌合率为95%~100%,证实为完全供者型植入.结论 mPEG-SPA与抗OX40L单抗联合应用能够阻断T细胞激活的抗原和共刺激双信号通路,协同抑制T细胞的增殖活性,促进Th0细胞向Th2细胞分化,从而明显减轻小鼠骨髓移植中aGVHD的发生.  相似文献   
212.
目的 制备自身失活型慢病毒载体为基础的鼠基因工程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检测其表型变化,并观察其增殖能力及免疫抑制能力.方法 构建含鼠Foxp3基因及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序列(IRES)和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的双顺反子自身失活型慢病毒载体.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将慢病毒载体三质粒转染293T细胞,经共培养法感染免疫磁珠分离的小鼠CD4+CD25-T细胞,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基因转染效率及细胞Foxp3、CD25、GITR、CTLA-4的表达,CCK-8法、ELISA法检测其增殖、免疫抑制能力及细胞因子分泌的变化.结果 成功构建了慢病毒表达质粒pXZ208-IRES-GFP、pXZ208-Foxp3-IRES-GFP,包装的重组慢病毒滴度达106IU/ml.以pXZ208-IRES-GFP为阴性对照组,共培养法感染CD4+CD25-T细胞,实验组细胞Foxp3、CD25、CTLA-4、GITR表达升高.在抗CD3ε单抗、抗原呈递细胞存在条件下,实验组细胞增殖能力及IL-2、IL-4、IL-10和IFN-γ的分泌均低于阴性对照组(P<0.01);且该细胞可显著抑制CD+CD25-T细胞的增殖.结论 成功构建了自身失活型慢病毒载体介导的鼠基因工程Treg细胞;基因工程Treg细胞具有与CD4+CD25+Treg细胞相似的表型及低增殖性和免疫抑制性.  相似文献   
213.
恶性血液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复发的治疗极为困难,实验研究和临床研究显示输注供者淋巴细胞(DLI)的过继免疫治疗可使allo-HSCT后复发患者获再次缓解。特别是在非清髓性-HSCT后行DLI可在减轻移植相关并发症和减少移植相关死亡的基础上,有显著增强的GVL效应。本文就其疗效机制、特点、适应征及非清髓性HSCT与DLI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14.
为探讨p16基因对白血病细胞增殖的影响,为白血病发生机理的研究和p16的基因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我们构建了p16的逆转录病毒载体pLMSN,新型双嗜性包装细胞PT67和单嗜性包装细胞Ψ2包装后,体外转导p16基因缺失的K562细胞。用RT-PCR与荧光免疫法检测外源性P16蛋白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周期,活细胞计数观察细胞增殖情况,进行软琼脂集落形成实验。结果表明,转导后K562-p16细胞中可  相似文献   
215.
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Ⅰ类链相关基因(MHCclass Ⅰ chain-related gene,MIC)属于非经典MHC Ⅰ类基因,正常情况下不表达或低表达,肿瘤恶变时表达上调,被认为是一种肿瘤相关性抗原[1].NKG2D是MIC的受体,可表达于自然杀伤(NK)细胞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MIC与NKG2D结合能直接启动NK细胞的杀伤活性,并作为协同刺激分子扩大CTL的细胞毒效应.  相似文献   
216.
急性白血病病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端粒酶活性定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建立一种简便,定量检测端粒酶活性的方法应用于白血病病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NC)端粒酶活性分析,在应用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后在扩增产物内加入荧光染料PicoGreen ,并在激光480nm和发射光520nm下检测荧光强度。对20例正常人和25例急性白血病病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端粒酶活性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PicoGreen能特异结合双链DNA,荧光强度随双链DNA量的增加而增加。结论:该方法简单、快速,能定量,可用于急性白血病病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端粒酶活性分析,并提示急性白血病病人外周单个核细胞的端粒酶活性明显高于正常人。  相似文献   
217.
目的 探讨造血细胞因子的不同组合对脐血造血干 /祖细胞的扩增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磁珠法分离纯化脐血CD3 4+ 造血干 /祖细胞 ,在体外液体培养体系中经各种不同细胞因子组合扩增 1周 ,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3 4+ 造血干 /祖细胞并进行甲基纤维素法半固体培养 2周 ,在倒置显微镜下计数集落产率。结果 在FL、SCF、IL 3、GM CSF、EPO造血细胞因子的不同组合下脐血造血干 /祖细胞得以扩增 ,以IL 3+SCF +FL +EPO组的扩增效率最高 ,其有核细胞数、CD3 4+ 细胞及CFU GM、BFU E集落分别扩增 46 2± 175、3.47± 1.6 4、2 6 4± 10 5和 12 8± 6 7倍。结论 FL对扩增CD+ 3 4细胞具有较强的协同作用 ,合理的细胞因子组合扩增的脐血造血干 /祖细胞可成为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218.
目的 探讨敲低Abl相互作用蛋白1(Abl interactor 1,ABI-1)对胃癌NCI-N87细胞体外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 利用脂质体和嘌呤霉素筛选稳定表达ABI-1短发夹RNA(short hairpin RNA,ShRNA)的NCI-N87模型细胞,用实时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鉴定ABI-1敲低的效果;用CCK-8试剂盒、细胞骨架染色和Transwell小室检测ABI-1敲低对细胞增殖、形态和骨架以及迁移的影响;用Western blot检测磷酸化AKT蛋白的表达.结果 成功获得表达ABI-1-ShRNA的NCI-N87细胞模型.CCK-8法检测显示NCI-N87-Vector和NCI-N87细胞在36 h和48 h的增殖率之间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400、0.489,P>0.05),而NCI-N87-ABI-1-ShRNA在36 h和48 h这2个时间点的增殖率均低于NCI-N87细胞(t=2.85、4.166,P<0.05),ABI-1敲低抑制NCI-N87细胞的增殖.细胞骨架染色显示ABI-1敲低能够改变90%NCI-N87细胞的形态和骨架结构.Transwell研究显示NCI-N87、NCI-N87-Vector和NCI-N87-ABI-1-ShRNA的细胞迁移数分别是66±8、65±8和30±4,前两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69,P>0.05),敲低组与NCI-N87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550,P<0.05),ABI-1敲低抑制NCI-N87细胞的迁移.Western Blot显示ABI-1敲低抑制磷酸化AKT蛋白的表达.结论 ABI-1敲低可能通过PI3K/AKT通路抑制胃癌细胞NCI-N87的体外增殖和迁移.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ABI-1 gene knockdown upon the proliferation and migration of human gastric cancer cell NCI-N87 in vitro. Methods NCI-N87-ABI-I-ShRNA cell model was successfully constructed and validated by Real-time PCR and Western blot. The cellular morphous and skeleton, proliferative and migrative potents, and also AKT expression were compared between NCI-N87-ABI-1-ShRNA and its parents by immunofluorental staining, CCK-8 assay, transwell chamber and Western blotting. Results CCK-8 assay showed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proliferation rates at different time points between the NCI-N87-Vector and NCI-N87 cells while the proliferation rates at the time points of 36 and 48 hours of the NCI-N87-ABI-1-ShRNA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NCI-N87( t =2. 85and 4. 166, P < 0. 05 ). Transwell assay showed that migrated cell number were 66 ± 8, 65 ± 8 and 30 ± 4,respectively, and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NCI-N87-ABI-1-ShRNA and NCI-N87 cells (t =9. 550,P <0. 05). Finally, ABI-1- knock-down altered the cellular morphoos and skeleton of 90%NCI-N87 cells and inhibited p-AKT expression. Conclusion ABI-1 inhibits proliferation and migration of NCI-N87 cells in vitro probably by PI3K/AKT pathway.  相似文献   
219.
目的:研究肿瘤细胞来源的gp96多肽复合物介导的对同一类型肿瘤的免疫治疗作用.方法:提取纯化食管腺癌细胞系SEG-1裸鼠成瘤组织的gp96蛋白多肽复合物,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诱导培养的树突状细胞(DC)结合,制备gp96-DC疫苗;台盼蓝拒染法测定淋巴细胞增殖率;ELISA方法检测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培养上清液的γ干扰素(IFN-γ)含量,MTT法检测CTL对靶细胞SEG-1的杀伤率.结果:55 g瘤组织提取纯化gp96蛋白120μg;单独DC、单独gp96及gp96-DC均能刺激淋巴细胞增殖,产生CTL,释放IFN-γ,对靶细胞SEG-1均显示一定的杀伤作用,以gp96-DC的作用最明显,在效靶比40:1时,杀伤率为68%.单独DC诱导的CTL对SEG-1、K562的杀伤作用与非抗原刺激的淋巴细胞比较,统计学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肿瘤来源的热休克蛋白gp96可使DC具有更强的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所产生的CTL对靶肿瘤细胞有明显的特异杀伤作用.  相似文献   
220.
目的:研究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细胞冻融抗原(CLA)负载的树突状细胞(DC)对特异性抗白血病T细胞的作用。方法:将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来源的DC在体外用CLA负载,再与CML患者的经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共同培养,应用乳酸氢酶释放法观察其对自身CML细胞杀伤活性,与未负载的DC与CIK共培养组、CIK组分别进行比较。结果:DC经抗原负载后介导的特异性抗白血病T细胞对CML细胞杀伤活性明显增强。结论:用CLA负载可进一步提高DC介导的特异性抗白血病T细胞对CML细胞的杀伤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