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11篇
  免费   713篇
  国内免费   493篇
耳鼻咽喉   93篇
儿科学   157篇
妇产科学   28篇
基础医学   496篇
口腔科学   174篇
临床医学   1977篇
内科学   1038篇
皮肤病学   69篇
神经病学   336篇
特种医学   625篇
外国民族医学   14篇
外科学   1209篇
综合类   3918篇
预防医学   1869篇
眼科学   97篇
药学   1498篇
  16篇
中国医学   1603篇
肿瘤学   500篇
  2024年   74篇
  2023年   253篇
  2022年   323篇
  2021年   256篇
  2020年   252篇
  2019年   313篇
  2018年   332篇
  2017年   170篇
  2016年   258篇
  2015年   294篇
  2014年   714篇
  2013年   638篇
  2012年   702篇
  2011年   741篇
  2010年   712篇
  2009年   728篇
  2008年   763篇
  2007年   719篇
  2006年   756篇
  2005年   660篇
  2004年   644篇
  2003年   577篇
  2002年   526篇
  2001年   558篇
  2000年   475篇
  1999年   375篇
  1998年   263篇
  1997年   260篇
  1996年   300篇
  1995年   260篇
  1994年   239篇
  1993年   197篇
  1992年   159篇
  1991年   133篇
  1990年   126篇
  1989年   149篇
  1988年   91篇
  1987年   91篇
  1986年   76篇
  1985年   86篇
  1984年   72篇
  1983年   69篇
  1982年   63篇
  1981年   60篇
  1980年   52篇
  1979年   40篇
  1978年   23篇
  1977年   26篇
  1959年   8篇
  1958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41.
目的 探讨苗药复方隔山消积颗粒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文献检索隔山消积颗粒的化学成分,采用ADMETlab 2.0软件筛选活性成分;运用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预测其作用靶标,并与GenCLip3数据库和GeneCards数据库获得的FD相关靶标叠合,获取治疗FD的靶标。构建药味-活性成分-靶标相互作用网络,筛选关键活性成分和靶标。采用String数据库获得靶标-靶标相互作用网络,运用David数据库对靶标进行GO聚类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采用分子对接技术考察活性成分与靶标间的结合亲和力和作用模式。结果 筛选105个苗药复方隔山消积颗粒活性成分,作用于293个FD相关靶标。药味-活性成分-靶标相互作用网络分析筛选出度值大于中介值(12.364 5)的关键活性成分70个和关键靶标61个。GO聚类分析显示,关键作用靶标主要参与信号转导、凋亡过程的负调控、蛋白质结合、ATP结合等生物过程;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显示,上述靶标主要通过调控逆行内源性大麻素信号、胆碱能突触、花生四烯酸代谢和TRP通道的炎性介质调节等通路。分子对接结...  相似文献   
942.
ALT与性别、年龄的关系及其初筛质量成本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ALT一直是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不合格的最主要因素,苏州市红十字中心血站2002~2004年因检测不合格而报废的血液中,ALT约占80.5%、77.7%、57.7%。为减少因ALT不合格而引起的血液报废,苏州血站在2003年引进干式生化快速检测仪,对无偿献血者进行ALT初筛,结合2002~2004年ALT不合格献血者的年龄、性别的分析结果,对该项措施的质量成本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43.
目的总结各种硬脑膜切开方法的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677例颅内病变临床资料,采用不同的硬脑膜切开方法行开颅手术。幕上病变采用"U"形、"X"形、双"Y"形、双"T"形和半月形或弧形等切开方法;幕下病变采用"X"形、"Y"形、"H"形和半月形等切开方法。结果对于幕上病变,不同的硬脑膜切开方法均使脑皮质面积能满足手术需要,术后出现皮下积液113例,脑脊液漏12例,伤口感染27例,并发症与硬脑膜切开方法无关。对于幕下病变,硬脑膜不论采用何种切口,严密缝合较困难,大多需要修补,术后出现皮下积液7例,脑脊液漏4例,伤口感染5例。结论选择合适的方法切开硬脑膜,取决于病变位置、可操作性、硬脑膜缝合的严密性及术者的经验和手术习惯等。  相似文献   
944.
目的:探讨基底节区脑脓肿并发脑疝手术治疗的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07年6月收治的11例基底节区脑脓肿并发脑疝患者的手术方法及其预后。结果:11例基底节区脑脓肿并发脑疝患者接受开颅去骨瓣减压加脓肿穿刺抽出术,其中10例治愈,且肢体功能都恢复正常;1例基底节区脑脓肿并发脑疝同时破入脑室患者,行开颅去骨瓣减压加脓肿穿刺抽出术的同时行脑室外引流术,术后10d死亡。结论:去骨瓣减压加脓肿穿刺抽出术是治疗基底节区脑脓肿并发脑疝有效的方法,且避免了基底节区重要结构(如内囊)的损伤。一旦脓肿破入脑室,则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945.
目的探讨三苯氧胺联合化疗对恶性胶质瘤治疗的效果及毒副作用。方法29例经病理证实的恶性胶质瘤患者,间变性星形细胞瘤12例,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17例,所有患者治疗前均行外科手术及术后放射治疗。每例患者每日口服他莫昔芬40~60mg,分1~2次服用,连服6个月。并给予化疗,化疗方案为替尼泊甙,3周为1周期。传统治疗的21例恶性胶质瘤患者,间变性星形细胞瘤8例,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13例,手术及放射治疗后仅口服洛莫司汀,6~8周为1周期。两组化疗均给予2~4周期。结果29例联合应用三苯氧胺治疗及传统治疗的21例患者,治疗后总中位生存期分别为30.2个月、23.1个月(P<0.01),肿瘤进展期分别为21.3个月、16.5个月(P<0.05);其中间变性星形细胞瘤中位生存期为38.9个月、29.6个月(P<0.05),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为18.6个月、12.3个月(P<0.005);肿瘤进展期间变性星形细胞瘤为26.8个月、22.9个月(P>0.05),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为14.3个月、8.7个月(P<0.05)。结论三苯氧胺联合化疗较传统治疗方法有一定优势,无明显毒副作用,为恶性胶质瘤化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案。  相似文献   
946.
目的探讨脑膜瘤mut L同源基因1(MLH1)启动子甲基化水平与脑膜瘤侵袭性的相关性。方法从我院标本库随机选取64例脑膜瘤石蜡包埋组织标本,其中侵袭性脑膜瘤26例,非侵袭性脑膜瘤38例。应用逆转录-PCR检测MLH1 m RNA表达水平,应用特异高分辨率熔解(MS-HRM)曲线检测不同侵袭性脑膜瘤MLH1启动子甲基化水平。结果侵袭性脑膜瘤MLH1m RNA含量比非侵袭性脑膜瘤显著降低(P<0.05)。MS-HRM曲线分析显示,侵袭性脑膜瘤MLH1启动子区高度甲基化水平为0~1%所占比例(7.7%,2/26)显著低于非侵袭性脑膜瘤(55.3%,21/38;P<0.05)。结论 MLH1启动子区甲基化可能下调MLH1的表达,进而调控脑膜瘤侵袭性行为。  相似文献   
947.
目的探讨机化型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对5例机化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手术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例患者行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1例脏层包膜全切除者植物生存,其余4例(2例脏层包膜放射状切开,另2例脏层包膜部分切除)均恢复良好。结论该术式是治疗机化型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有效方法,可降低手术风险,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948.
目的经Poppen入路在行小脑幕切开前后对松果体区的显露及其损伤程度进行定量综合评价。方法通过对成年人带颈头颅标本5具(10侧),模拟常规的Poppen入路的手术操作,在行小脑幕切开前后,按Ammirat标准对松果体区的显露程度进行评价,用Horgan法计算出显露面积,并根据损伤程度评分评价其损伤程度。结果经Poppen入路在行小脑幕切开前后对松果体区的显露程度评分分别为1分和3分;显露面积分别为(566.20±80.72)mm2、(1100.31±123.46)mm2,两者相较,差异显著(P0.01);经Poppen入路行小脑幕切开前损伤程度积分为4分,小脑幕切开后损伤程度积分为6分。结论经Poppen入路对松果体区肿瘤手术显露范围广泛,损伤程度小,且可以根据肿瘤的大小和发展方向进行扩大显露,有利于最大程度的保护大脑深部静脉和中脑四叠体,同时全切肿瘤。  相似文献   
949.
目的:探讨复合手术治疗慢性症状性颈内动脉闭塞的安全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2018年3月应用复合手术治疗的9例颈内动脉闭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7例,女2例;中位年龄58岁。比较手术前后临床症状的变化并进行随访,记录手术前后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及大脑血流MR灌注(PWI)指标(CBF、TTP、MTT)变化。结果:9名患者均成功开通闭塞血管,技术成功率100%。术后临床症状均获得缓解,围手术期无新发脑卒中,无死亡患者;术后2例(22.2%)出现高灌注表现,经保守治疗后症状消失;术后PWI指标较术前均明显改善。9名患者均获得随访,中位随访时间8个月;1例患者靶血管6个月时出现再闭塞,表现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频发,保守治疗后症状稍缓解;余8例病情均好转, mRS评分较术前改善均≥1分;术后3、6个月再闭塞率为0%、11.1%,提示总体通畅良好。结论:复合手术是治疗慢性症状性颈内动脉闭塞的可行性替代方案,其安全有效,短期随访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950.
在现代快节奏社会中,耳鼻咽喉外伤逐渐增多[1-3],喉外伤随着交通工具的进步也明显增加.喉外伤导致喉黏膜撕裂缺损,创伤部位的声带黏膜层在愈合过程中被瘢痕组织取代,发声时无法产生正常的振动,导致患者的嗓音质量严重受损,严重的将导致喉腔的粘连、呼吸困难.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能通过促进上皮细胞增殖、抑制上皮细胞凋亡及促进胶原降解、抑制胶原合成,是少数能阻止纤维化的生长因子之一.HGF在抑制肝、肾、心、肺等多种器官的纤维化和结构重建方面起重要作用[4].笔者在兔动物模型上进行了HGF预防喉外伤后瘢痕形成的探索,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