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6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29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34篇
综合类   60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输注受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肝移植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观察肝移植同时输注受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对受者肝移植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实验分为4组:A组SD大鼠只行剖腹探查;B、C、D组各组行Wistar-SD大鼠肝移植同时,C组提取受者MSCs同期经门静脉输注给受者,D组给予肌注CsA,B组给予门静脉输注生理盐水.观察术后第1、7、14天肝功能的变化、病理改变和细胞因子变化.结果 肝移植同时输注受者MSCs,谷氨酸转移酶、血清总胆红素较对照组显著降低,病理改变仅呈急性轻度排除反应,与肌注CsA组相似,而单纯移植组呈急性重度排除反应.术后第7天,白细胞介素(IL)-2和干扰素(IFN)-γ浓度,C组分别为(443.89±2.39)、(347.55±3.35)ng/L,B组分别为(600.36±2.98)、(373.77±1.81)ng/L,而IL-4和IL-10浓度,C组分别为(126.99±1.18)、(147.40±1.07)ng/L,B组分别为(102.02±0.94)、(111.03±1.15)ng/L,C组和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移植同时输注MSCs,可通过抑制Th1细胞因子的表达,减轻受者对移植肝的排斥反应.  相似文献   
92.
患者男性,53岁,因“腹痛1个月余,发现肝占位1周”于2016年3月13日收入院。体检未见明显阳性体征。患者有乙肝病史2年余,未予抗病毒药物治疗。肿瘤标志物检查:甲胎蛋白和癌胚抗原在正常范围,CA19-9为38.8 kU/L;肝功能Child-Pugh分级为A级,乙肝表面抗原、乙肝e抗体和乙肝核心抗体阳性,病毒DNA定量为4.81×104U/ml。  相似文献   
93.
肝脏原发性鳞状细胞癌一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临床资料:病人,男,48岁,已婚,于6年前无明显透因出现右上腹绞痛,呈持续性,阵发性加剧,放射至腰背部,伴发热、寒战、冷汗,无皮肤巩膜黄染,在当地医院治疗后好转,具体治疗不详.  相似文献   
94.
背景:器官移植后如何监测受者的免疫状态,并预测排斥反应的发生,从而调整免疫抑制剂的用量是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目的:探索新型免疫状态定量监测方法在小鼠皮肤移植模型中是否有抗原特异性。方法:建立C57→BALB/c皮肤移植排斥模型,分别输注C57/BALB/c混合脾细胞悬液及第三者对照DBA/BALB/c混合脾细胞,在细胞输注后检测2种混合细胞悬液比例变化及供体细胞杀伤率,同时设置BALB/c→BALB/c同系皮肤移植对照组,免疫低下裸鼠对照组及免疫抑制剂对照组与之对比。结果与结论:C57/BALB/c悬液-移植排斥模型组和C57/BALB/c悬液-移植排斥模型免疫抑制剂组小鼠对供体C57脾细胞有强烈的特异性杀伤作用,其中C57/BALB/c悬液-移植排斥模型免疫抑制剂组特异性杀伤作用稍弱,而输注第三者对照DBA/BALB/c混合脾细胞的小鼠细胞注射2~4h内没有明显特异杀伤作用,但免疫低下的裸鼠始终未表现出特异性杀伤。说明实验建立的抗原特异性免疫状态检测方法能够快速地检测出皮肤移植受体的免疫状态。  相似文献   
95.
苦参碱联合DMSO大规模冻存人胎肝细胞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应用苦参碱联合DMSO大规模冻存人胎肝细胞,观察苦参碱对大规模低温冻存人胎肝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 改良肝细胞获取方法分离人胎肝细胞,经过1h预培养后。将5种不同浓度(1×107,2.5×107,5×107,7.5×107,10×107)的胎肝细胞以6mg/L苦参碱+5%DMSO冻存保护液置于骨髓干细胞冻存袋在液氮中冷冻保存1个月。1个月后复苏,进行活率、形态学及功能检测。结果 五种不同浓度的细胞冻存一月后,细胞浓度为2.5×107/ml组复苏后存活率与其余四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明显高于其余四组。复苏后细胞存活率和24h贴壁率分别为73%、69%,经过短期培养后,细胞功能逐渐恢复。结论 (1苦参碱对低温冻存之人胎肝细胞有保护作用,与二甲基亚砜联合使用可降低后者的浓度;(2)以5%DMSO+6mg/L苦参碱作为冻存保护剂,细胞浓度在2.5×107冻存效果最佳。该大规模冻存方法基本上可以满足生物人工肝肝细胞应用的需求。  相似文献   
96.
目前,随着腹腔镜肝切除术在各大医疗中心广泛发展和应用,国内外有指南总结了手术的适应症、技术要点和操作流程等。但是,基层医院在具备一定硬件设备的基础上,仍处于开展例数较少、进展缓慢的阶段,其原因在于手术思想观念未转变、腔镜切肝的解剖理论知识欠缺、腔镜切肝围手术期多学科合作不紧密以及腹腔镜技术水平不足等。本文针对腹腔镜肝切除术的术前规划、术中技巧以及术后管理3个方面进行阐述:术前充分了解肝脏解剖结构,并根据手术难度和自身条件选择合适的病例;术中做到选择合适的体位和戳卡布局,与麻醉科紧密合作控制良好中心静脉压,掌握肝脏悬吊牵拉技术以及超声刀使用技巧,选择正确的出血处理技巧和出入肝血流控制技术;术后采用加速康复外科管理。基层医院可通过借鉴上述经验,加速腹腔镜肝切除术的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97.
同期输注供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肝移植大鼠免疫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清军  高毅  潘明新  姚坤厚  汪艳 《广东医学》2007,28(9):1401-1403
目的 探讨肝移植同时输注供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受体肝移植免疫的影响.方法 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A组)、移植组(B组)和输注供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C组).A组SD大鼠5只,只行剖腹探查,B,C组Wistar和SD大鼠各10只.行Wistar-SD大鼠肝移植同时,C组提取供体骨髓间质干细胞同期输注给受者,B组给予输注生理盐水.观察术后第7天肝功能的变化、病理改变和受体生存期.结果 肝移植同时输注供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ALT,AST,TBIL,ALB较B组显著降低,生存期明显延长,病理改变仅呈急性轻度排斥反应,而单纯移植组呈急性重度排斥反应.结论 肝移植同时输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促进受体对移植肝的免疫耐受.  相似文献   
98.
潘明新  张翌  李爱辉  高毅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6,26(8):1188-1189,1193
目的 研究在肝脏缺血预处理保护效应中蛋白激酶C(PKC)活性改变及细胞内信号转导机制。方法 建立大鼠肝脏缺血预处理模型,应用PKC抑制剂、激动剂和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MAPK)抑制剂,通过检测PKC和P44/42MAPKs磷酸化水平、HSP70表达量等的变化,同时观察光镜下细胞形态学损害。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预处理组和PKC激动剂组的PKC磷酸化水平显著增高(P〈0.01),P44/42MAPKs磷酸化水平、HSP70表达量明显增加.肝细胞结构改变较小。与缺血预处理组相比,PKC抑制剂组相应的观察指标呈相反变化,PKC磷酸化水平显著降低(P〈0.01);MEK抑制剂组的P44/42MAPKs磷酸化激活显著减少,HSP70表达量降低,肝组织细胞结构出现较明显的改变。结论 体内缺血预处理保护作用中,PKC激活对P44/42MAPKs通路激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PKC对P44/42MAPKs起正性调控作用.HSP70表达受P44/42MAPKs调控。  相似文献   
99.
背景:寻找一种既能适合细胞生长又避免添加血清的培养基迫在眉睫,无血清培养应运而生。目的:探索一种适用于C3A细胞生长的无血清培养基,为肝细胞用于临床治疗以及生物人工肝走入临床奠定基础。方法:分别用无血清培养基、完全培养基和基础培养基培养C3A细胞,观察细胞的生长状态,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和活力曲线,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上清中谷丙转氨酶漏出量、尿素含量,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白蛋白分泌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基因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与结论:3种培养基培养的细胞生长良好,无血清培养基组与完全培养基组细胞密度在培养周期内,除第7天以外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培养第4~7天,其他两组明显高于基础培养基组(P<0.05);无血清培养基尿素合成水平>完全培养基>基础培养基(P<0.05)。Real-time qPCR显示,无血清培养基组相对于完全培养基组仅CK18、CK19和HNF4α基因表达量下降(P<0.05)。说明实验研制了一种适合于肝细胞(C3A)生长的无血清培养基,与传统血清培养能达到同样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0.
背景:建立一种有效的评估模式来监测移植后受者免疫状态是当前的难点.目的:建立兔体内细胞毒性实验方法,验证体内细胞毒性实验能否检测出受体的免疫排斥状况.方法:建立新西兰白兔雌-雄兔皮肤移植模型,另设未作移植的雌、雄兔为对照组.取雌兔及雄兔脾脏制备脾细胞单细胞悬液,分别用不同浓度活细胞染料羟基荧光素乙酰乙酸琥珀酰亚胺酯染色后制备1∶1混合细胞悬液.雄兔输注混合细胞后分别于1,2,4,8 h 抽取外周血,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两种荧光细胞的比例变化,计算供体特异性细胞杀伤率.结果与结论:雌-雄兔皮肤移植排斥模型在皮肤移植2周后可建立,混合细胞悬液输注后在模型组和对照组外周血中的比例变化不同,雄兔输注混合细胞后1,2,4,8 h的杀伤率模型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1).提示体内细胞毒性实验可用于免疫状态监测,可以直观地反映皮肤移植模型的体内特异性免疫环境及移植物所受的免疫攻击强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