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6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29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34篇
综合类   60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开放性颈总动脉损伤的救治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颈总动脉损伤临床上较少见,死亡率高,在救治过程中需要果断、迅速、方法正确。我院自1990年至1998年救治颈总动脉损伤4例,存活3例,死亡一例,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例1:男,28岁,因铲车铲伤左颈总动脉,在同伴压迫止血下,直接进入手术室行颈总动脉破裂修补术,治愈出院。 例2:男,25岁,因刺伤右颈总动脉,在追赶他人中倒下,送人手术室后行颈总动脉破裂修补、颈内静脉结扎术,但因失血时间长、脑缺血严重、术后未能复苏而死亡。 例3:男,20岁,因匕首刺伤右颈总动脉,在同伴压迫伤口下,直接送入手术室,行右…  相似文献   
62.
吴增城  康利民  李阳  郭斌  冯磊  彭青  潘明新 《重庆医学》2016,(15):2043-2047
目的 探索半乳糖凝集素-3(Gal-3)联合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向肝样细胞分化的可行性及最佳诱导条件,并对诱导后的细胞进行鉴定.方法 离心、贴壁培养分离大鼠BMSCs,流式细胞术鉴定表面标志.取第3代细胞进行分组诱导培养,A组:0 μg/mL Gal-3+ 20 ng/mL肝细胞生长因子(HGF);B组:0.1μg/mL Gal-3+ 20ng/mL HGF;C组:0.5 μg/mL Gal-3+20 ng/mL HGF;D组:1.0 μg/mL Gal-3+20 ng/mL HGF;E组:2.0 μg/mL Gal-3+ 20ng/mL HGF;阳性对照组:SD大鼠肝脏细胞IAR20.分别于诱导后7、14、21、28d时段进行细胞形态学观察、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扩增检测(Q-PCR)鉴定其诱导分化情况.结果 分组诱导培养后,各组BMSCs形态逐渐向肝样细胞转化,与大鼠原代肝脏细胞IAR20相似,其中28 d时间段,C组转化成IAR20相似细胞比例最高;各组甲胎蛋白(AFP)、清蛋白(ALB)荧光染色阳性率明显增高,并且在28 d时间点C组AFP、ALB的荧光染色阳性率最高;C组AFP、ALB mRNA表达明显增加,同时以28 d时间点表达量达到峰值.结论 Gal-3联合HGF能有效诱导大鼠BMSCs分化为肝样细胞,分化后的肝样细胞能分泌肝细胞特异性产物AFP、ALB,且其诱导效率与诱导培养时间和Gal-3浓度有关.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讨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的最佳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资料完整的340例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患者的诊治情况。提出在诊断上不要过分依赖病史、腹部X线检查及腹腔穿刺。对各种治疗方法的选择进行了讨论。结果:穿孔修补术在多项指标上明显优于胃大部切除术,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情况下,保守治疗仍不失为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一种良好的治疗措施。结论:单纯穿孔修补术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的最佳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医源性假性动脉瘤的诊断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医源性假性动脉瘤的临床资料。结果:5例保守治疗,瘤腔内修补6例,动脉端端吻合3例,静脉补片2例,17例均痊愈。结论:动脉穿刺损伤是医源性假性动脉瘤的主要原因,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及必要的辅助检查均可诊断,部分病例可采取压迫保守治愈,其手术方式应视情况而定。  相似文献   
65.
目前外科切除术是肝脏肿瘤治疗的主要临床手段,但肝脏具有血运丰富的解剖特点,因此肝切除术中出血往往难以有效控制,且患者多有肝硬化病史,导致术后肝衰竭风险较高,影响预后与生存.为有效控制出血,临床应用了各种止血技术与设备;其中,Habib 4X作为一款新型止血器械,其疗效在多项研究中得到认可.现将其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讨单孔腹腔镜肝切除术的疗效及安全性,总结其手术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2月至2015年8月完成的51例单孔腹腔镜肝切除术的临床资料,并对比良恶性疾病接受单孔腹腔镜肝切除术的疗效。全组共51例患者(男18例,女33例),良性疾病38例,恶性疾病13例,平均(43.51±11.83)岁。结果:51例单孔腹腔镜肝切除术均成功完成,无加孔或中转开腹。手术时间平均(112.65±53.23)min,其中良性疾病平均(97.11±25.33)min,恶性肿瘤平均(158.08±82.63)min;术中失血量平均(165.88±135.29)ml,其中良性疾病平均(141.05±96.92)ml,恶性肿瘤平均(238.46±199.12)ml;术后排气时间平均(1.76±0.62)d,其中良性疾病平均(1.66±0.58)d,恶性肿瘤平均(2.69±0.86)d;术后平均住院(5.18±2.21)d,其中良性疾病平均(4.42±1.48)d,恶性肿瘤平均(7.38±2.53)d。除2例患者术后发生出血外,无胆漏、胸腔积液等并发症发生。结论:传统腹腔镜器械完成单孔腹腔镜肝左叶病变切除具有良好的疗效及美容效果。病灶局限肝左外叶的良性病例是单孔腹腔镜肝切除术的良好适应证。  相似文献   
67.
目的: 犬活体肝移植接近于临床实际,能模拟临床活体肝移植的全部过程。应用非体外转流和分流方法建立犬活体肝脏移植模型,以期为开展临床活体肝移植提供实验数据。 方法:①实验材料:实验于2006-05/2007-04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动物研究所完成,选用健康本地杂种犬36只,动物实验方法符合动物伦理学要求。②实验方法:将36只犬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供体组和受体组,共行非转流条件下犬活体肝脏移植手术18对次。活体供肝组行标准Ⅰ,Ⅱ,Ⅲ叶左半肝切取术。受体组先行左侧Ⅰ,Ⅱ,Ⅲ,Ⅳ,Ⅴ叶肝脏组织切除,在新肝植入后,再切除原肝残留Ⅵ,Ⅶ叶肝组织。③实验评估:检测动物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输血量及存活期;犬死后当天行尸体解剖明确死亡原因。 结果:成功建立非转流犬活体肝移植模型14只。①活体供肝组手术结果:供体术中死亡1只,术后第1天因出血死亡1只,术后5 d存活率为88.2%。手术时间(183.7±32.4)min,失血量为(78.5±12.8)mL,输血量0 mL,供肝的热缺血时间几乎为零,冷缺血时间(146.7±24.4)min。②受体组手术结果:术中死亡4只,其中创面出血2只,左肝静脉吻合口出血1只,1只死于急性肺水肿。术后存活14只,术后5 h存活率为85.7%;受体犬手术时间(276.7±34.1)min,无肝期0 min;失血量为(242.5±25.6)mL,输血量(230.6±47.3)mL。 结论:犬是理想的活体肝移植动物模型,受体肝脏分两步切除,新肝植入期,可有效维持受体血循环稳定,免除了体外转流或门腔分流的操作,为临床开展活体肝移植提供了技术和经验的参考。  相似文献   
68.
69.
缺血预处理对猪移植肝脏保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分析小型版纳猪供肝经过缺血预处理后产生的保护效应,为缺血预处理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将实验用小型版纳猪25只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A组)、缺血再灌注组(I/R)、缺血预处理组(IP)。采用HSP70免疫印迹法检测HSP70的表达量,观察先镜下细胞形态学损害。结果 IP组HSP70表达量明显增加(p〈0.01),IP组的急性排斥反应和缺血再灌注损伤明显减轻;结论 缺血预处理对移植肝产生了明显的保护效应,缺血预处理对HSP70的表达起正性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