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 探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在三尖瓣下移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69例三尖瓣下移畸形的术中经食管超声特征.结果 三尖瓣下移畸形体外循环前所有病例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均能清晰显示三尖瓣瓣叶的解剖特性,6例发现三尖瓣前叶下移,6例三尖瓣后叶发育不良,3例后叶缺如;10例三尖瓣下移畸形成形术后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显示三尖瓣中度反流,指导再次成形至满意.结论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在三尖瓣下移手术中体外循环前能够补充修正诊断,评价体外循环后手术效果,增加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心肌保护的效果直接影响着心脏直视手术的成败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这早已成为共识。在心脏手术时,需要向心脏灌注停跳液使其停跳。停跳液的灌注方法有许多。按照停跳液流经冠脉血管的方向。可将这些方法分为顺灌和逆灌两类。1 主动脉根部顺行灌注(顺灌AP)顺灌是经主动脉根部向冠状血管灌注停跳液,停跳液流经冠脉血管的方向与生理状态下血液的流动方向一致,它伴随着心脏直观手术的开展而一直应用于临床和实验研究中。顺灌开展得时间早,方法易于掌握,对小儿心脏保护满意。但随着成人心脏病人增多,一直被公认为安全、有效的顺灌…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在三尖瓣下移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69例三尖瓣下移畸形的术中经食管超声特征.结果 三尖瓣下移畸形体外循环前所有病例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均能清晰显示三尖瓣瓣叶的解剖特性,6例发现三尖瓣前叶下移,6例三尖瓣后叶发育不良,3例后叶缺如;10例三尖瓣下移畸形成形术后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显示三尖瓣中度反流,指导再次成形至满意.结论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在三尖瓣下移手术中体外循环前能够补充修正诊断,评价体外循环后手术效果,增加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三尖瓣下移畸形二次手术治疗(附17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总结三尖瓣下移畸形再次手术的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7例三尖瓣下移畸形二次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6例,女11例,年龄3~54岁,平均23岁,所有患者均有劳累后气促、心悸等症状,其中活动后口唇青紫2例.第一次手术行三尖瓣悬吊并房化心室横向折叠14例,三尖瓣环缩同时修补房间隔缺损2例,三尖瓣机械瓣置换1例.再次手术时间距第一次手术时间1~20年,平均8年,术前心功能Ⅱ级6例,Ⅲ级11例.再次手术行解剖矫治8例,三尖瓣机械瓣替换7例,三尖瓣成形2例(其中交界环缩1例,人工腱索 三尖瓣环环缩1例),所有手术均在体外循环直视下进行,体外循环时间70~287(89.35±11.1)min,主动脉阻断时间24~111(64±8.6)min.术前及术后常规行食管超声检查.结果 无住院死亡病例.术后随访1~3年,在解剖矫治及三尖瓣环环缩成形的10例患者中,三尖瓣无反流9例,轻度反流1例.所有患者心功能Ⅰ~Ⅱ级.结论 三尖瓣下移畸形需再次手术的患者,部分仍可施行三尖瓣成形术,如果三尖瓣病变严重,无法行解剖矫治,应选择三尖瓣替换手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总结70岁以上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经验,就伴发疾病的处理、手术适应证、手术技术及效果进行分析. 方法 2004年3月至2008年3月,采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70岁以上高龄患者91例,年龄70~83岁.75岁以上者22例.心肺转流冠状动脉旁路移植组(CCABG组)72例,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组(OPCAB组)19例.两组术前临床资料无明显差异.其中CCABG组术前植入颈动脉支架2例,肾动脉支架2例;OPCAB组植入颈动脉支架2例,肾动脉支架1例.全组左侧胸廓内动脉使用率为96.7%;CCABG组心肺转流时间(108±34)min;主动脉阻断时间(70±22)min;搭桥数(3.5±0.8)支.OPCAB组搭桥数(2.9±0.7)支. 结果 全组住院死亡2例,均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感染.CCABG组有1例脑梗死,2例肺部感染,但与OPCAB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在呼吸机辅助时间、ICU时间、呼吸衰竭、急性肾功能衰竭、二次开胸等方面无明显差异.但CCABG组搭桥支数高于OPCAB组(P<0.01).术后随访3~36个月,OPCAB组1例复发心绞痛,药物控制有效. 结论 处理好伴发疾病,充分再血管化,最大限度改善心肌供血,70岁以上CABG患者也可以取得满意疗效.是否在心肺转流下手术,预后并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6.
分期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治疗复杂先天性心脏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分期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TCPC)治疗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经验.方法 1998年6月至2008年3月,22例先天性心脏病复杂畸形患者接受分期TCPC.本组中单心室合并肺动脉狄窄9例,合并肺动脉闭锁3例;完全性大动脉转位,十字交叉心,肺动脉瓣狭窄1例;完全性房室通道,左心窒发育不良,肺动脉闭锁,房室瓣少-中量反流1例;完全性房室通道,动脉导管未闭,肺动脉狭窄,双向Glenn术后伴吻合口狭窄房室瓣大量反流1例;镜面右位心,功能性单心室,肺动脉闭锁,动脉导管未闭,体肺侧支,双侧双向Glenn术后2年,右下肺动-静脉瘘1例;三尖瓣闭锁并肺动脉狭窄4例;三尖瓣闭锁伴肺动脉闭锁,动脉导管未闭1例;镜面右位心,右心室双出口,窒间隔缺损,左心室发育小良,功能性单心房,肺动脉瓣狭窄,三尖瓣少量反流,粗大体肺侧支1例.第一期体肺分流术后,二期双向Glenn术5例,第一期单侧或双侧双向Glenn手术17例.行双向Glenn手术的年龄为(5.9±4.4)岁,Glenn术前肺动脉压为17~20 mm Hg(1 mm Hg=0.133 kPa);房室瓣膜关闭不全3例;一期手术前Nakata指数小于200 mm2/m2者4例.接受TCPC术平均年龄为(9.6±4.9)岁,与双向Glenn术间隔时间(3.7 ±1.2)年,术前经上腔静脉置管测得肺动脉压力均小于15 mm Hg.全组22例均采用心外管道TCPC,房窜瓣成形1例.结果 全组住院死亡1例,病死率为4.5%.死亡病例为单心室,肺动脉闭锁,第一期体肺分流术后,二期左肺动脉成形双向Glenn术后5年第三期行TCPC,术后左肺反复多次大出血死亡.余患者均顺利出院,术后中心静脉压12~18 mm Hg.出院前经皮测血氧饱和度为90%~96%,活动量明显增加,发绀及气促症状消失,心功能均为NYHA分级Ⅰ~Ⅱ级.结论 对于高危患者根据病情选择分期TCPC,可以使更多有高危因素不能行Fontan手术的患者得到救治的机会,扩大手术适应证,并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植入左房左室心外膜永久双腔起搏器治疗儿童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的可行性、优越性及疗效.方法 本组11例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患儿,中位年龄4.0岁(0.5 ~7.6岁),其中男6例,女5例,药物治疗均无效,均植入心外膜左房左室永久双腔起搏器.本组术前均为右室临时或永久起搏方式,3例存在心功能不全.经左侧第4肋间腋前线开胸,将心外膜起搏电极固定于左心耳及左室心外膜,于腹部左季肋下制作囊袋置入脉冲发生器,经皮下隧道连接起搏电极导线.术后随访心功能变化、起搏参数和功能、心电图参数.结果 11例患儿均成功植入左房左室心外膜永久双腔起搏器.左室起搏QRS间期较术前右室起搏QRS间期明显缩短[(140+24)ms vs.(180±33)ms,t=8.8,P<0.05].3例右室或右房右室起搏方式存在心功能受损患儿,植入左房左室心外膜起搏器随访2 ~ 14个月,左室射血分数逐渐恢复正常(65%±8%),与植入前左室射血分数(30%±15%)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P<0.05).其余8例患儿随访期间心脏大小及左室收缩功能保持在正常范围.全部患儿随访显示起搏及感知功能良好.结论 在因条件限制需植入心外膜永久心脏起搏器的房室传导阻滞患儿,可选择左房左室心外膜起搏,以尽可能小的创伤、最大限度保护患儿的心脏功能,有效避免或逆转起搏器综合征,可作为植入心脏起搏器心外膜电极首选及常规部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回顾性分析自体心包材料二尖瓣环成形术的中期效果.方法 采用自体心包材料行二尖瓣环成形术48例.Carpentier分型:Ⅰ型5例,Ⅱ型41例,Ⅲ型2例.瓣叶及瓣下结构成形包括后叶四边形切除30例,瓣叶修补7例,腱索转移4例,“缘对缘”技术2例,人工腱索3例.伴随手术包括主动脉瓣替换1例,三尖瓣成形11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9例,冠状动脉肌桥松解1例,永久性起搏器植入1例.自体心包条的长度为(51.9 ±2.8)cm.术后随访15~96(62.2 ±21.3)个月.采用门诊随访及电话随访方式,随访内容包括临床症状、心功能、超声心动图检查等.结果 术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45.1±1.3) mm vs(58.6±1.7)mm,t=12.85,P<0.01]、左心房内径[(38.0±1.4)mm vs (50.6±1.6) mm,t=9.58,P<0.01]明显缩小.全组早期术后无明显反流.术后30 d内死亡1例.远期无死亡,术后发生脑梗死1例,远期出现中度反流1例.无溶血并发症,无再次手术.结论 自体心包材料二尖瓣环成形是一种抗凝并发症发生率低、耐久性可、心功能维护好、廉价的成形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低钾右旋糖酐液(LPD)中加入抑肽酶对供体肺功能的保护作用及供体肺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24只健康纯种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两组,A组用LPD液(70ml/kg)经肺动脉灌注供体肺,B组用含150kU/ml抑肽酶的LPD液(70ml/kg)灌注供体肺,4℃保存16h,应用肺移植动物模型模拟肺移植过程1h.循环灌注期间每隔10min记录肺动脉压(PaP)、气道峰压(PawP),并检测供体肺血气标本(PaO2、PaCO2),计算肺泡-动脉血氧差(A-aDO2)、肺顺应性(CL).光镜、电镜观察各组供体肺移植前后的组织变化;TUNEL-Fluorescein及PI双染色法定量观察各组供体肺移植前后细胞凋亡变化,分析细胞凋亡与供体肺功能的关系.结果 再灌注早期(前20min)两组供体肺氧合能力无差异,再灌注30min后各时段,A组PaO2低于B组(54.42~118.87mmHg vs 112.33~183.73mmHg,P<0.01);B组供体肺在整个灌注过程中能保持良好的氧合能力(PaO2≥112.33mmHg).再灌注末期,A组PaCO2及含水量均明显高于B组(50.96mmHg vs 41.42mmHg,P<0.01;88.90% vs 82.48%,P<0.001),B组供体肺的PaP、PawP、CL则明显优于A组.光镜及电镜观察见A组供体肺细胞结构破坏,间质水肿,而B组则基本保持正常结构.两组供体肺移植后均出现明显的细胞凋亡,且A组凋亡指数明显高于B组(24.67% vs 15.50%,P<0.01).供体肺凋亡指数与PaO2、CL呈负相关(r=-0.895,r=-0.683,P<0.001).结论 LPD液中加入抑肽酶可提高移植术后供体肺功能,抑制移植后早期供体肺细胞的凋亡;细胞凋亡可能是供体肺移植术后早期肺功能减低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在三尖瓣下移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69例三尖瓣下移畸形的术中经食管超声特征.结果 三尖瓣下移畸形体外循环前所有病例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均能清晰显示三尖瓣瓣叶的解剖特性,6例发现三尖瓣前叶下移,6例三尖瓣后叶发育不良,3例后叶缺如;10例三尖瓣下移畸形成形术后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显示三尖瓣中度反流,指导再次成形至满意.结论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在三尖瓣下移手术中体外循环前能够补充修正诊断,评价体外循环后手术效果,增加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