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0篇 |
免费 | 3篇 |
国内免费 | 5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24篇 |
临床医学 | 14篇 |
内科学 | 2篇 |
神经病学 | 1篇 |
特种医学 | 1篇 |
外科学 | 4篇 |
综合类 | 12篇 |
预防医学 | 8篇 |
药学 | 4篇 |
中国医学 | 8篇 |
出版年
2023年 | 3篇 |
2022年 | 2篇 |
2021年 | 3篇 |
2020年 | 2篇 |
2019年 | 5篇 |
2018年 | 2篇 |
2017年 | 2篇 |
2016年 | 1篇 |
2015年 | 1篇 |
2014年 | 3篇 |
2013年 | 6篇 |
2011年 | 1篇 |
2010年 | 4篇 |
2009年 | 4篇 |
2008年 | 3篇 |
2006年 | 4篇 |
2005年 | 12篇 |
2004年 | 7篇 |
2003年 | 5篇 |
2002年 | 2篇 |
2000年 | 5篇 |
198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用逆行示踪方法观察新构建的甲状腺激素人工神经(PDLLA-T3)是否能桥接大鼠坐骨神经缺损。方法:PDLLA-T3连接大鼠坐骨神经1cm缺损后,分别于2周、1个月、2个月三个时相点观察,在神经根远段注射30%辣根过氧化物酶水溶液,3天后收集相应脊髓段进行TMB成色反应,汁数阳性细胞。结果:1个月后在脊髓前脚可见有阳性细胞,平均仅有5—7个,胞体较小。2个月时,实验组阳性细胞增多,每张切片上可以看到大约10个左右的阳性细胞,胞体大,着色深,较正常组少。结论:PDLLA-T3人工神经成功桥接了大鼠坐骨神经缺损,周围神经与神经元胞体问的联系和轴浆运输得到有效恢复。 相似文献
62.
血液产生的切应力可以引起血管中的内皮细胞发生生物物理、生化和基因调控水平上的反应,从而调节内皮的结构和功能。当内皮细胞受到的切应力发生变化时,即可引起细胞基因表达上的变化,从而可能引发一些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对切应力调控内皮细胞基因表达机制的研究,有助于找到治疗以上疾病的临床方法。综述了切应力对内皮细胞基因表达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并对其在临床治疗、小口径人工血管构建和药物设计等方面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3.
目的:观察逐癃汤加穴位封闭治疗直肠肛管疾病术后尿潴留的疗效。方法:30例直肠、肛管术后尿潴留患者运用逐癃汤加穴位封闭治疗。结果:治愈率100%。结论:尿潴留是直肠、肛管疾病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中药逐癃汤加穴位封闭治疗疗效确切,治愈率100%。 相似文献
64.
目的相比以前一些模型,蛋白质-矿物质多孔力学模型被验证可以提供更精确的生物材料性质评价。因此,本文对牙本质微结构相互作用对其材料性质的影响进行了重新评价。方法采用蛋白质-矿物质多孔力学模型,讨论了牙小管、管周基质和管间基质相互作用对牙本质微结构性质的影响。结果通过分析发现,牙本质微结构力学性质依赖于牙小管的方向和牙小管中的压力值;同时,牙本质微结构力学性质会随着年龄以及管周基质与管间基质的蛋白质和矿物质分布而改变。结论文章中的理论分析和讨论说明牙小管、管周基质和管间基质相互作用对牙本质微结构性质有一定的影响,说明蛋白质-矿物质多孔力学模型的有效性,以及不考虑相互作用的微结构力学模型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65.
目的构建一种新型的磁靶向定位灌注化疗膀胱癌的吡柔比星纳米制剂,并探讨其磁靶向定位及抗膀胱癌细胞特性,为定位灌注化疗膀胱癌的临床应用提供帮助。方法通过N-N'-羰基二咪唑(CDI)交联剂将治疗膀胱癌的临床药物吡柔比星(pirarubicin,THP)连接在表面氨基化的四氧化三铁(Fe3O4)磁性纳米粒上,制备具有磁性的THP纳米制剂,并在体外考察其磁定位性能和对膀胱癌细胞的抑制作用。结果 THP成功地连接到了粒径40 nm左右的Fe3O4磁性纳米粒上,磁性药物制剂在不同p H值的缓冲液中药物在90%以上,并可在外界磁场作用下定位于靶向部位。对膀胱癌细胞可造成THP和Fe3O4双重抑制效果,抑制率高达58.44%。结论该纳米制剂可通过外界磁场定位于靶向部位,膀胱癌细胞抑制效果明显,为临床定位灌注化疗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6.
67.
68.
成骨细胞与骨基质材料间的相互作用是骨组织工程研究的主要领域,其中细胞与材料的黏附是基础,细胞必须与材料发生适当的黏附,才能进行迁移、增殖和分化。综述了与成骨细胞黏附有关的蛋白质、生物活性复合材料的表面特征和表面修饰对成骨细胞黏附性能的影响,为骨组织工程的研究提供一定的依据,尤其为组织工程新材料的研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9.
目的 研究新型聚乙二醇接枝聚乳酸(PPLA)自组装纳米微球浓度、微球粒径对溶血率的影响.方法 研究按照国家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IS010993.1-1997和GB/T16886.1-2001标准和要求进行,采用透析法,用动态激光光散射仪(DLS)进行粒径及Zeta电位检测,制备不同浓度、不同行粒径的PPLA自组装纳米微球.就制备的纳米微球采用水浴法及测量540 nm处光密度值并计算出纳米微球的溶血率.结果 随着微球浓度的增加,溶血率增加,粒径为960.8 nm的微球,在浓度为2.0 mg/mL时出现了轻度溶血;相同浓度(1.0 mg/mL或1.5 mg/mL)的微球,随着粒径(200 ~ 300 nm)的减小,溶血率增加,但都小于5%,可作注射用;在0.9% NaCl溶液中,PPLA纳米微球的临界溶血浓度为1.5~2.0 mg/mL,在此范围符合国家药物溶血标准.结论 纳米药物的纳米效应对其临床应用存在负面影响,粒径在纳米微球的溶血及其他性能评价存在显著影响,相同浓度下,微球的粒径越大,溶血率越小. 相似文献
70.
研究了从牛密质骨制备用作生物医学异种移植物的加工方法。将从屠宰场获得的牛腿骨骨干中部密质骨切割成一定的形状,然后经过脱脂和脱蛋白,制得可加工成任意形状的材料。用脱脂剂、非胶原蛋白除剂和蛋白酶消化剂等进行处理,脱除非胶原蛋白并切除胶原端肽,骨块经干燥,γ射线消毒后,密封包装。并进行各种理化性能测试,包括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光谱、差热扫描分析(DSC)、单轴拉伸力学性能测试以及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经过一系列处理后,获得的骨胶原基质(BBCM)是一种白色、具有一定孔隙结构的材料,保留了天然骨的无机成分和大部分胶原蛋白,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较低的免疫原性,是一种潜在的骨移植材料和组织工程基质材料。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