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4452篇 |
免费 | 717篇 |
国内免费 | 496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93篇 |
儿科学 | 141篇 |
妇产科学 | 26篇 |
基础医学 | 499篇 |
口腔科学 | 175篇 |
临床医学 | 1968篇 |
内科学 | 1101篇 |
皮肤病学 | 156篇 |
神经病学 | 332篇 |
特种医学 | 625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22篇 |
外科学 | 1191篇 |
综合类 | 3869篇 |
预防医学 | 1899篇 |
眼科学 | 98篇 |
药学 | 1392篇 |
18篇 | |
中国医学 | 1571篇 |
肿瘤学 | 48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80篇 |
2023年 | 263篇 |
2022年 | 324篇 |
2021年 | 370篇 |
2020年 | 254篇 |
2019年 | 314篇 |
2018年 | 326篇 |
2017年 | 169篇 |
2016年 | 256篇 |
2015年 | 296篇 |
2014年 | 700篇 |
2013年 | 625篇 |
2012年 | 688篇 |
2011年 | 717篇 |
2010年 | 707篇 |
2009年 | 712篇 |
2008年 | 761篇 |
2007年 | 713篇 |
2006年 | 763篇 |
2005年 | 662篇 |
2004年 | 656篇 |
2003年 | 578篇 |
2002年 | 510篇 |
2001年 | 548篇 |
2000年 | 473篇 |
1999年 | 365篇 |
1998年 | 248篇 |
1997年 | 238篇 |
1996年 | 288篇 |
1995年 | 252篇 |
1994年 | 232篇 |
1993年 | 196篇 |
1992年 | 160篇 |
1991年 | 145篇 |
1990年 | 127篇 |
1989年 | 156篇 |
1988年 | 93篇 |
1987年 | 90篇 |
1986年 | 72篇 |
1985年 | 86篇 |
1984年 | 70篇 |
1983年 | 67篇 |
1982年 | 55篇 |
1981年 | 55篇 |
1980年 | 51篇 |
1979年 | 38篇 |
1978年 | 22篇 |
1977年 | 26篇 |
1959年 | 8篇 |
1958年 | 10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随着月饼生产厂家的逐渐增多 ,月饼的质量成了人们所关注的问题。为进一步提高月饼的卫生质量 ,确保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我们在 2 0 0 2~ 2 0 0 4年 ,对本市食品厂及个体加工场的月饼样品进行了抽样检测。检测方法按GB 4 789- 2 0 0 3《食品卫生检测方法》微生物部分 ,检测月 相似文献
62.
枕下经颈-颈静脉突入路达颈静脉孔区的显微解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研究一期切除颈静脉孔区复杂性肿瘤的微创手术人路。方法 选择经10%福尔马林固定成人头颈标本10具,显微镜下模拟枕下经颈一颈静脉突人路的手术操作,逐层显露颈静脉孔区,研究该区显微解剖特征及显露范围。结果 该人路直接沿乙状窦、颈内静脉的移行方向显露颈静脉孔区结构,其中后颅窝可经枕下显露,颞下窝藉寰椎与下颌升支间的自然间隙显露。通过切除颈静脉突和迷路下骨质分别自后、外、下和上方显露颈静脉孔。头侧直肌是界定颞下窝结构和枕下三角内结构的确切标志。后组颅神经,交感千和颈内动、静脉行于其前方,椎动脉寰椎上段及其周围的静脉丛行于其后方。结论 枕下经颈一颈静脉突人路可自多个方向充分显露颈静脉孔区结构,且可保护面神经、迷路、耳蜗和椎动脉等结构免受不必要的损伤。 相似文献
63.
常规X线设备的技术进展中国国际医用仪器设备展览会巡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影像技术的每一次进步,都与其相关设备的更新换代紧密相连,只要谈到医学影像技术的新发展,就必然涉及到相关设备的推陈出新.常规X线设备近期技术发展主要体现在主机系统的高频化、控制系统的智能化以及图像系统的数字化.实现图像数字化主要有成像板技术(IP)、平板检测技术(FPD)、CCD或CMOS技术及线扫描技术等.数字化新技术在X线摄影方面,CR在朝体积更小、速度更快、功能更多、操作更方便发展.DR在降低辐射计量、提高成像速度和分辨率及进一步拓展软件功能方面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中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混合感染状况以及对HBV的免疫水平.方法对59份HIV-1抗体阳性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HBV表面抗原(HBsAg)和表面抗体(HBsAb).分析HIV感染者中HBV感染及免疫情况.结果HIV/HBV混合感染率为13.56%(8/59),HBsAb阳性率为55.93%(33/59),不同性别、年龄、感染途径的HIV/HBV混合感染率以及HBsAb阳出率,各组之间分别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别.结论HIV/HBV混合感染率相对较低,HBsAb的阳性率较高,这与人群自然免疫、人工免疫有关,在HIV感染者中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对于预防HBV的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5.
高吸水性树脂吸水性能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①目的对聚丙烯酸钠类高吸水性树脂的吸水性能进行改进。②方法使用乙醇、硫酸铝、甘油、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组成的处理液对聚丙烯酸钠类高吸水性树脂颗粒进行表面交联处理。③结果优选出的处理液其组成(质量分数)为:乙醇7%,硫酸铝3%,甘油10%,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0.05%。经此处理液改进制备的树脂,其吸水速度、吸尿速度得以提高,吸尿液能力达到50g/g以上。吸收后,保水性能优良,表面干爽,凝胶颗粒分散性好,不结块。④结论本工艺适合工业化生产,且能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极具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6.
仿自然分流术治疗门脉高压症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00多年前外科医师就在门脉高压症(PHT)患者的腹壁上看到浅静脉显露、曲张,当时就认为是门体间静脉存在着交通支。这种自然形成的侧支循环,能发挥分流降压作用,故称为自然分流。譬如采用大网膜腹壁固定术,以促进门体间静脉自然分流形成,治疗PHT性腹水,这就是外科史上仿自然分流术的开端。到20世纪40年代后,随着对PHT发展机制研究的深入,提出了“后向”机制理论学说,同时倡用门体分流术(如门腔侧侧分流术)治疗PHT,其观念及手术方法被外科界普遍认可和接受,从此被人们忽视冷漠、无声无息半个多世纪的仿自然分流术成为PHT外科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正如梁扩寰所述,PHT侧支循环的代偿作用已引起人们的高度注意。 相似文献
67.
血府逐瘀汤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所致肝纤维化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自2002年~2004年,笔者用血府逐瘀汤联合拉米夫定(LAM)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所致肝纤维化及胁痛42例,效果明显,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8.
69.
70.
目的探讨前置血管(vasa previa, VP)伴低置胎盘(low-lying placenta, LP)的临床特征。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研究对象为2015年1月至2021年8月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产前检查并分娩的VP患者。按照有无合并LP, 将其分为VP+LP组和VP-LP组。以同期前置胎盘(placenta previa, PP)组(128例)作为对照。比较3组的临床特征及母胎临床结局的差异。采用t检验、Mann-WhitneyU检验、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期间VP病例共116例, 占同期分娩孕妇的0.085%(116/136 450);VP+LP组64例, VP-LP组51例(排除1例孕晚期非前置血管导致胎儿宫内死亡者)。VP+LP占PP病例总数的2.9%(64/2 219), 且经产妇及既往剖宫产比例高于VP-LP组[分别为62.5%(40/64)与39.2%(20/51), χ2=6.17, P=0.013;31.3%(20/64)与13.7%(7/51), χ2=4.85, P=0.028], 9.4%(6/64)存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