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81篇
临床医学   14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6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二维电泳和iTRAQ的实验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蛋白组学中的二维电泳和iTRAQ两种技术进行比较研究,为神经科学的蛋白组学研究提供选择参考。取生后1~3d C57Bl/6小鼠背根神经节进行培养,对照组加DMSO,实验组加JNJ460。分别用二维电泳和iTRAQ两种技术检测背根神经节细胞蛋白的变化,用4700 TOF/TOF串联飞行质谱仪检测变化蛋白的肽片段质量,用GPS软件检索Mascot蛋白质数据库,鉴定出匹配的蛋白。利用二维电泳技术观察到4种表达上调的蛋白,2种是结构蛋白,2种是信号转导蛋白。利用iTRAQ技术观察到22种表达上调的蛋白,其中10种是结构蛋白,3种是信号蛋白,2种是代谢蛋白,2种是降解蛋白化,2种是细胞基质蛋白及3种其它蛋白。利用二维电泳技术观察到发生表达变化的蛋白都位于胞浆内,而利用iTRAQ技术观察到的表达变化的蛋白有胞浆蛋白外,还有线粒体蛋白、膜蛋白和核蛋白。同时,利用二维电泳技术观察到的蛋白变化都在2倍以上,而利用iTRAQ技术计算出的蛋白变化在1.3至1.6倍之间。另,iTRAQ技术在鉴定大分子和小分子蛋白方面也有优势。结果表明iTRAQ技术比二维电泳技术能发现更多数量和更多种类的蛋白,但在比较胞浆蛋白的变化及蛋白量的变化方面二维电泳技术有一定的长处,对iTRAQ的实验结果有互补作用。  相似文献   
92.
电针下调脑梗死大鼠皮质缺血半影区Bax蛋白质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电针对脑缺血大鼠额叶皮质缺血半影区Bax蛋白质表达的影响,为揭示电针治疗脑缺血的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雄性SD大鼠线栓大脑中动脉建立脑缺血动物模型,随机分为非电针组和电针组。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显示大鼠额叶皮质缺血半影区内Bax阳性细胞,观察形态和分布,并计算阳性细胞数目;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非电针组和电针组大鼠额叶皮质缺血半影区Bax蛋白质表达量。将非电针组和电针组大鼠的同类指标与假手术组和正常对照组的同类指标比较,寻找组间差异。结果 (1)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在对照组大鼠额叶皮质未显示出Bax免疫阳性细胞,在假手术组大鼠额叶皮质内也未见Bax免疫阳性细胞;非电针组大鼠额叶皮质缺血半影区于缺血6 h即见圆形、椭圆形和梭形的Bax免疫阳性细胞,免疫阳性产物分布充满细胞质。电针组大鼠额叶皮质缺血半影区内Bax免疫阳性细胞在形态和分布上与非电针组未见明显组间差异。电针组的阳性细胞的数量比非电针组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Western-blot方法在对照组和假手术组大鼠额叶皮质内均未检出Bax蛋白质表达。电针组大鼠额叶皮质缺血半影区Bax蛋白质表达比非电针组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 Hz频率电针刺激曲池和足三里穴位,可以下调脑梗死大鼠额叶皮质缺血半影区Bax蛋白质表达,参与脑缺血性神经元凋亡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93.
运动对大鼠额叶和纹状体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运动对运动中枢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细胞的影响。方法 将大鼠分为对照组和运动组 ,运动组大鼠游泳 5d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额叶、纹状体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细胞的变化。结果 运动组额叶、纹状体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细胞的染色比对照组深 ,运动组额叶阳性细胞数量平均每张切片为 (7.2± 1.9)个 ,比对照组 (2 .4± 0 .6 )个明显增加 (P <0 .0 5 ) ,运动组纹状体阳性细胞数量平均每张切片为 (35 .0± 7.2 )个 ,也比对照组 (8.2± 1.3)个增加显著 (P <0 .0 1)。结论 运动增加了运动中枢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细胞的表达  相似文献   
94.
近两年,我校临床医学专业招收了印度的学生,另有一些巴基斯坦和尼泊尔学生。教师来自印度,教材、教学计划和方式及考试全按印度的模式进行。本文作者参与了其中的教学,认为印度式的人体解剖学教学在某些方面能给我们现代教学一些有益的启示。1教学内容和教学时数与国外大多医学  相似文献   
95.
星形胶质细胞的可塑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星形胶质细胞具有可塑性 ,即指其在内外环境变化刺激下 ,在整个生命过程中 ,能改变其自身特性 ,而在表型上呈现出很大程度的可变性。主要表现为细胞大小、形态及数目的变化 ,其中以细胞突起变化最明显。不同发育阶段 ,不同区域的星形胶质细胞可塑性不同。星形胶质细胞可塑性的机制 ,目前认为主要是递质刺激相应的星形胶质细胞受体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96.
Rh-bFGF用于临床治疗脊髓半离断继发脑病变的实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bFGF是否对脊髓损伤后的大脑皮质运动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方法:用Nissl染色和GFAP免疫色对脊髓半离断后的大脑皮质运动区神经元和胶质细胞进行了定量和定性研究。结果:1 Nissal染色显示:(1)在对照组大鼠额皮质内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未见异常;(2)在损伤组大鼠额皮质内见到大量神经元变性和胶质细胞增生明显以及胶质细胞嗜神经元现象:(3)在治疗组大鼠额皮质区内未见嗜神经元现象,但胶  相似文献   
97.
目的:观察脑缺血后不同时间段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在血清的表达及电针对其表达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分为10组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缺血1,3,7,14d4组,缺血1,3,5,7,14d 电针4组,每组8只,通过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建立SD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于造模成功后电针缺血 电针组大鼠的足三里、内关,再利用放射免疫分析技术,检测脑缺血及电针对IL-6表达的影响。结果:放射免疫分析显示,在正常和假手术组大鼠血清IL-6呈基础水平表达。缺血后IL-6表达迅速增加,1d达高峰,缺血1d,3d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t=4.828,2.984,P<0.01)。脑缺血后3,7d,缺血组和相应时间点缺血 电针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622,2.484,P<0.05)。结论:电针提高血清IL-6的表达可能是电针治疗缺血性脑损伤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8.
目的:观察桡神经肌支自身比例定位关系,为前臂部创伤修复及肌瓣移植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实验于2003-01/2004-12在暨南大学医学院人体解剖学实验室完成。采用解剖剥离测量方法,对25具(共50侧)成人上肢标本桡神经深支发出的前臂后区深层肌支进行自身比例定位分析。结果:①桡神经深支发出的各肌支以1支型出现率最多。②桡神经深支发出的各肌支集中于上肢的6段。③桡神经深支发出的各肌支进入各肌门的区位,均有倾向于以神经干为轴心近距离分布的规律。结论:确定了桡神经深支肌支的危险区段和危险区位,有利于开展带神经血管蒂肌瓣移植时肌支类型的选择。  相似文献   
99.
舌快反应传入神经终末与三叉神经脊束核的突触联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舌感觉快反应传入纤维终止于三叉神经脊束核形成的突触类型及各类型突触出现的频率,为神经生理学和神经解剖学研究提供参考资料。方法:采用细胞内注射,电镜连续切片技术。结果:猫舌感觉传入快反应纤维投射到三叉神经脊束核形成的突触类型分单纯型、中间型、和复杂型3种,以中间型突触出现率最多。形成突触的各组成部分以轴-树及轴-轴突触形式为主,未见轴-体突触。结论:中间型突触和轴-树及轴-轴突触是三叉神经脊束核处理感觉信息的形态学基础。  相似文献   
100.
大鼠空间辨别性学习记忆的脑fMRI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运用功能性核磁共振 (fMRI)技术 ,探讨已建立空间辨别性学习记忆的模型大鼠脑中代表记忆痕的高兴奋区 .方法 通过水迷宫建立大鼠空间辨别性学习记忆模型 ,对不同训练时间段的模型组与游水组和对照组大鼠行fMRI检查大鼠脑中高兴奋区 .结果 模型大鼠脑内 ,与学习记忆相关的脑区额叶、颞叶等神经元活动增强 ,表现为高兴奋区 .该兴奋区有时空差异 .在训练 7天时 ,脑内高兴奋区位于前额叶皮质和嗅球 ,兴奋度高 (象素水平p <0 .0 0 0 1) .在 14天时 ,脑内高兴奋区仍位于前额叶 ,兴奋度亦高 ,但较前稍低 (p <0 .0 0 0 5 ) .在 2 1天时 ,脑内高兴奋区位于颞叶皮质 ,兴奋度高 (p <0 .0 0 0 1) .游水组和对照组无高兴奋区 (p >0 .0 0 1) .结论 已建立空间辨别性学习记忆的大鼠脑内出现代表记忆痕的高兴奋区 .在训练不同时间段 ,脑内高兴奋区的强度和部位发生相应的变化 .此变化提示前额叶皮质是短期记忆过程中重要的整合中枢 ,颞叶皮质参与了长期记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