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3篇
神经病学   55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2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21.
重型颅脑损伤致残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继发性脑损害.研究表明,颅脑损伤后外周血血小板(PLT)参数会发生变化,这与继发性脑损害存在一定的联系~([1]).近年来,我们研究发现早期高压氧(HBO)治疗能有效恢复PLT参数的变化,减少继发性脑损害的程度,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2.
我科部分外伤性硬膜下积液(traumaric subdural effusion,TSE)患者在药物和(或)手术治疗的基础上应用了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ation,HBO)治疗并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23.
大型、巨大型脑膜瘤,因体积大、血供丰富、质地韧,特别是位于特殊部位时,手术有相当大的难度,甚至有极大的风险。我科自2002年1月至2005年6月,手术治疗大型、巨大型脑膜瘤32例,疗效满意,现回顾分析如下。一、对象与方法1.一般资料:本组男性15例,女性17例;年龄37~62岁,平均49岁;  相似文献   
24.
本文收集了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经我科一期显微手术治疗的16例36个颅内多发动脉瘤(MIA)患者的临床资料,占同期动脉瘤手术例数(16/172)的9.3%,现结合文献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男6例,女10例,年龄37~66岁,平均54岁.首发症状:突发头痛8例,头痛伴意识障碍5例,头痛伴眼睑下垂3例.按HuntHess分级:Ⅰ级5例,Ⅱ级6例,Ⅲ级3例,Ⅳ级2例.  相似文献   
25.
高颈段椎管内外肿瘤2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高颈段椎管内外肿瘤误诊原因、手术入路选择及手术操作技巧。方法:26例高颈段椎管内外肿瘤均经CT或/和MRI检查确诊后行手术治疗,肿瘤全切除22例,次全切除4例。结果:痊愈18例,好转5例,无变化2例,恶化1例。结论:高颈段椎管内外肿瘤的确诊应首选MRI检查;显微外科手术是本病最根本的治疗方法,手术入路选择应视肿瘤位置,大小而定,熟练的显微神经外科技术,患者正常呼吸功能的维持及妥善的术后处理是治疗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26.
显微腰椎间盘摘除术是近年来国内外新开展的治疗腰椎间盘脱出的新技术。作者自1985年至1990年间共手术22例,随访1—6年,除8例偶有小腿酸胀痛外,其余症状消失,均恢复原工作。本文对手术适应症及手术的一些具体问题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27.
用Conray行脊髓造影术后死亡国外早有报告,笔者用此造影剂行腰骶段椎管碘水造影术后死亡1例,为了吸取经验教训,特报告如下,并结合有关文献复习进行讨论。 病员女性,41岁,1990—11—06住入本科。 病员入院前3月腰部扭伤后出现腰部酸痛或胀痛不适,咳嗽与排便时加重,平卧时减轻,入院前1月出现腰骶部疼痛并向双侧大腿后部放射,行走困难,在院外行腰骶部平片检查未见异常。 入院时检查:腰4~5棘突有压痛,双下肢直腿  相似文献   
28.
临床资料自1997年共收治颅脑损伤病人483例,其中2例并发了抗利尿激素不适当分泌综合征(syndromeofinap-propriateantiduretichormonesecretion,SIADH),均系车祸致头伤,原发昏迷时间为30~60分...  相似文献   
29.
对59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高压氧治疗,治疗前后进行残疾分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认知功能评价,高压氧治疗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30.
苟章洋  游潮  漆建  唐文国 《华西医学》2006,21(3):505-506
目的:探讨颅内各部位大型、巨大型脑膜瘤的手术入路及操作要点,肿瘤大小分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32例大型、巨大型脑膜瘤均经CT或/和MRI检查确诊后行手术治疗,根椐肿瘤部位选择手术入路,采用常规或特殊方法切除肿瘤。结果:按Simpson分级标准,Ⅰ级切除26例,Ⅱ级切除4例,Ⅲ级切除2例;术后痊愈20例,好转9例,恶化2例,死亡1例。结论:大型、巨大型脑膜瘤,因其大而质韧或质硬,血供丰富,加之有些肿瘤部位特殊,手术有相当的难度,甚至面临极大的风险,要求术者根椐肿瘤部位选择正确的手术入路,掌握一定的手术技巧,尽可能运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保护好重要神经、血管及组织结构,在保证生命安全、避免神经功能受损的前提下,对肿瘤进行完整或分块切除,力争全切肿瘤,并尽可能消除肿瘤复发因素。以平均径对肿瘤大小进行分型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