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16篇 |
免费 | 25篇 |
国内免费 | 11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6篇 |
儿科学 | 1篇 |
妇产科学 | 2篇 |
基础医学 | 11篇 |
口腔科学 | 1篇 |
临床医学 | 34篇 |
内科学 | 14篇 |
神经病学 | 13篇 |
特种医学 | 10篇 |
外科学 | 71篇 |
综合类 | 90篇 |
预防医学 | 23篇 |
眼科学 | 23篇 |
药学 | 22篇 |
2篇 | |
中国医学 | 2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8篇 |
2023年 | 16篇 |
2022年 | 16篇 |
2021年 | 19篇 |
2020年 | 27篇 |
2019年 | 28篇 |
2018年 | 15篇 |
2017年 | 8篇 |
2016年 | 4篇 |
2015年 | 2篇 |
2014年 | 17篇 |
2013年 | 15篇 |
2012年 | 14篇 |
2011年 | 28篇 |
2010年 | 23篇 |
2009年 | 15篇 |
2008年 | 9篇 |
2007年 | 16篇 |
2006年 | 9篇 |
2004年 | 9篇 |
2003年 | 5篇 |
2002年 | 9篇 |
2001年 | 10篇 |
2000年 | 19篇 |
1999年 | 6篇 |
1997年 | 1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31.
332.
目的:研究几种氨基酸失衡液对荷瘤宿主肝癌抑制的影响。方法:以荷肝癌H22ICR小鼠为研究对象,给予全胃肠内营养液12d,根据营养液中氨基酸组成的不同分为:A组(平衡氨基酸组),B组(富含精氨酸氨基酸失衡组),C组(去缬氨酸氨基酸失衡组),D组(富含亮氨酸氨基酸失衡组),E组(去酪氨酸氨基酸失衡组),F组(去苯丙氨酸氨基酸失衡组),G组(去丝氨酸氨基酸失衡组)。以肿瘤体积、肿瘤质量、肿瘤质量/尸质量、肿瘤细胞坏死率、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指数以及DNA倍性作为观察肝癌抑制的指标。结果:B、C、D、E、F、G与A组比较,肿瘤体积、肿瘤质量、肿瘤质量/尸质量以及PCNA指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肿瘤细胞坏死率、DNA倍性未发现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平衡氨基酸组促进肝癌生长,各氨基酸失衡组对肝癌生长具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33.
334.
1 临床资料
患儿,男,6岁,主因双眼畸形入院。患儿出生时父母即发现其双眼上睑缺损,且缺损处与眼球粘连,右眼重于左眼。1岁时在当地医院行双眼上睑成形术。术后20余天再次出现睑球粘连。6岁时在当地医院行右眼睑球粘连松解、板层角膜移植术、羊膜移植术和巩膜移植上睑成形术。术后2个月复查发现瞳孔区变白,遂就诊于我科。患儿为足月顺产,孕2产1流1存1,母乳喂养。父母体健,非近亲婚配。母亲妊娠期间无用药及其他病史。家族中无遗传及类似病史。入院查体:发育正常,智力中等,心肺腹及躯干四肢均未见异常。眼科检查:右眼:视力指彬眼前10cm,鼻侧眉毛稀疏,睑裂闭合不全约2mm;上睑内2/3呈三角形全层缺损,缺损边缘无睫毛生长并与球结膜及角膜呈带状粘连,遮盖角膜2/3,致使眼球外转受限;下睑严重外翻;角膜移植片灰白色混浊,大量新生血管长入,前房及眼内组织窥不进。左眼:视力0.6,鼻侧眉毛稀疏,睑裂闭合不全约5mm;上睑内1/3全层缺损,缺损边缘无睫毛生长并与球结膜呈条带状粘连,且长入角膜缘内约2mm,致使眼球外转受限;角膜透明,眼内(-)。入院诊断:先天性上睑缺损伴睑球粘连(双眼)。 相似文献
335.
缺铁性贫血是脑梗死的少见原因,现报告2例如下。1病例1.1例1男,46岁。因左侧肢体无力9 h于2011年6月7日入院。患者因痔疮便血反复发作,贫血5~6年;1年前因左侧肢体乏力、走路向左歪斜而就诊,当时头颅MRI示右侧额颞叶交界处楔形梗死灶,诊断为脑梗死并给予相应的治疗。查体:神清,贫血貌;轻度构音障碍,口角右歪,伸舌左偏,左侧肌力Ⅳ级, 相似文献
336.
目的:观察束缚应激对大鼠额叶皮质的影响,探讨帕罗西汀在防治束缚应激引起焦虑的作用机制。方法:复制大鼠束缚应激模型,分为束缚应激组、治疗组和保护组,另设对照组(不束缚应激),每组均n=10。观察大鼠行为学改变、额叶皮质c-fos基因表达、5-羟色胺(5-HT)和血浆皮质酮含量的变化,观察帕罗西汀干预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束缚应激组大鼠额叶皮质的c-fos表达显著增加,5-HT表达明显减少,血浆皮质酮含量明显升高;与束缚应激组比较,治疗组和保护组血浆皮质酮含量和额叶皮质c-fos表达明显减少,5-HT表达明显增加。结论:额叶皮质参与了束缚应激反应;帕罗西汀抑制额叶皮质的c-fos基因表达、减少血浆皮质酮含量和增加额叶皮质5-HT含量可能是其抗焦虑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37.
我院1993年1月至1996年10且对96例产妇分娩后出现会明Ⅱ~Ⅲ度水肿采用10%氯化钠溶液湿效,治愈率达96.5%,1资料与方法96例产妇,年龄21~32岁,孕37~41周。初产妇88例,经产妇8例;顺产75例,胎吸动产21例。出现Ⅱ度水肿65例,Ⅲ度水肿引例。方法:2块无菌纱布浸湿10%氯化钠溶液20ml,覆盖会明水肿处30~40min,3~4/d,湿做2~4d(平均3d)。结果:Ⅱ度水肿65例全部消肿(10%).Ⅲ应水肿31例中29例消肿(93.55%),另2倒水肿由Ⅲ度转为Ⅱ度。2讨论产后会阴水肿主要是由于产妇在分娩过程中,胎头压迫会明时间较长,影响会阴静脉… 相似文献
338.
339.
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