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8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6篇
综合类   11篇
药学   4篇
肿瘤学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1.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凋亡抑制蛋白livin表达情况及其与各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以及和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胃癌组织中livinα、livinβ和survivin的mRNA的表达,并用westernblot分析livin和survivin蛋白的表达。结果:40例胃癌组织中livin表达阳性率为47.5%、survivin为60%,而在正常和癌旁组未检出阳性结果;livin的表达与组织分化和淋巴结转移有关,组织分化差,淋巴结转移者livin表达率高(P<0.05);24例survivin阳性样本中有14例livin呈阳性。结论:livin在胃癌组织中表达增高,可作为胃癌的分子标志物,可能成为胃癌治疗的新分子靶点,livin表达和survivin表达在本实验中结果显示没有相关性(P>0.05)。  相似文献   
12.
患者男性,51岁。因上腹痛11月,皮肤巩膜黄染半月于1998年5月7日入院。患者11月前渐出现上腹痛,位于剑突与脐之间。为持续性隐痛,平卧加重,喜坐位,无放射痛,偶有嗳气、反酸,无发热及呕吐。曾按“胃炎”治疗,效果不佳。在当地医院作钡餐X线检查无异常...  相似文献   
13.
胃癌和胃癌前病变组织FHIT基因的杂合性丢失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3(TIMP-3)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了TIMP-3蛋白在54例慢性浅表性胃炎、1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67例胃癌中的表达。结果胃癌和慢性萎缩性胃炎中TIMP-3蛋白表达水平减低,且胃癌组的TIMP-3表达水平更低,胃癌病理分级与TIMP-3蛋白表达水平呈负相关。结论 TIMP-3表达减低可能在胃癌的早期发生中发挥一定作用;另外,TIMP-3有望作为恶性程度的指标用于胃癌的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无痛胃肠镜联合检查对消化道疾病诊断与治疗的临床评估。方法 70岁以上老年患者114例,分别行无痛胃肠镜联合检查(联合检查组)38例、无痛胃镜组42例、无痛肠镜组34例。记录3组患者内镜完成情况,密切观察患者血压、呼吸、心率、动脉氧分压及呛咳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患者检查成功率及术后满意均达100.0%。无痛胃镜组有1例出现血氧饱和度持续明显下降,立即停止用药和内镜操作,经托下颌给氧及辅助呼吸后症状很快好转。联合检查组有2例患者出现一过性的呼吸抑制,1例出现心率减慢及血压异常。无痛肠镜组中无患者出现呛咳,有1例出现血氧饱和度下降及心率减慢。各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人行无痛胃肠镜联合检查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6.
肝病患者血清sIL—2R水平测定及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了79例肝病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结果显示慢性乙型肝炎、乙肝肝硬化、肝癌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慢性肝炎患者血清sIL-2R水平与A1T相关,肝癌患者血清sIL-2R水平与有无明显转移相关,提示测定血清sIL-2R水平有助于了解肝病患者的免疫功能、慢性肝炎有无活动、估计肝癌的严重程度和预后。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检测脆性组氨酸三联体基因在胃癌组织中等位基因缺失和突变情况,分析该异常在胃癌发生中的作用。方法:用PCR鄄SSCP的方法检测36例胃癌和自身正常组织中FHIT基因外显子5、8及多态性位点D3S1300、D3S1234、D3S1312、D3S1313的缺失和突变。结果:肿瘤组织中外显子5有2例(2/36,5.6%)发生缺失,外显子8没有发现缺失;D3S1300的LOH发生率为25%(7/28),MSI为22.2%(8/36);D3S1234的LOH发生率为31%(9/29),MSI为13.9%(5/36);外显子5、8及多态性位点D3S1300、D3S1234、D3S1312、D3S1313的SSCP分析未发现突变。结论:胃癌患者FHIT基因外显子5、8的缺失和突变频率并不高,这种缺失和突变对胃癌的发生到底起多大作用需要进一步探讨;胃癌患者D3S1300、D3S1234位点的LOH、MSI等遗传不稳定现象发生频率较高,能否用于胃癌高危人群筛查和早期诊断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双气囊小肠镜(DBE)对不完全性小肠梗阻的诊断价值与安全性.方法 对21例确诊的不完全性小肠梗阻患者行DBE检查,收集并分析相关临床数据.结果 21例患者共进行22次DBE检查,20例发现异常病变,阳性检出率95.2%.小肠不全性梗阻增生性病变6例,病变部位以空肠最多;溃疡瘢痕狭窄10例,病变部位以回肠最多.检查前、中、后的心率、血氧饱和度、收缩压、舒张压变化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采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对小肠镜检查前及麻醉清醒后1、6和24h的腹痛程度进行评分,各时间点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 依靠恰当的麻醉和操作方法,DBE对不完全性小肠梗阻有较高的检出率,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20.
目的 XRCCI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肿瘤易感性关系尚存在分歧,胆管癌与XRCC1基因多态性的研究较少,本文探讨XRCC1基因多态性在胆管癌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检测59例胆管癌和100例健康体检者的XRCC1基因codons 194、399位点的基因分型,并分析不同基因型与胆管癌发病风险的关系.结果 XRCC1基因codon 194多态性位点的Arg/Arg、Arg/Trp和Trp/Trp基因型在胆管癌中的频率分别为49.2%、47.5%和3.4%,以Arg/Arg基因型作为参照,Arg/Trp、Trp/Trp和Arg/Trp+Trp/Trp基因型均不增加胆管癌的发病风险;XRCC1基因codon 399多态性位点的Arg/Arg、Arg/Gln和Gln/Gln基因型在胆管癌中的频率分别为54.2%、35.6%和10.2%,以Arg/Arg基因型作为参照,Arg/Gln、Gln/Gln和Arg/Gln+Gln/Gln基因型均不增加胆管癌的发病风险;以Arg等位基因作参照,Trp等位基因(codons 194)及Gln等位基因(codons 399)与其相比,不增加胆管癌的发病风险.按性别分析,或按194和399位点的联合作用分析,XRCC1基因多态性均不增加胆管癌的发病风险.结论 XRCC1基因codons 194、399位点的多态性可能与胆管癌的遗传易感性无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