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908篇 |
免费 | 205篇 |
国内免费 | 178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37篇 |
儿科学 | 17篇 |
妇产科学 | 29篇 |
基础医学 | 207篇 |
口腔科学 | 69篇 |
临床医学 | 617篇 |
内科学 | 625篇 |
皮肤病学 | 19篇 |
神经病学 | 109篇 |
特种医学 | 191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18篇 |
外科学 | 348篇 |
综合类 | 1440篇 |
预防医学 | 568篇 |
眼科学 | 44篇 |
药学 | 449篇 |
3篇 | |
中国医学 | 345篇 |
肿瘤学 | 15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2篇 |
2023年 | 50篇 |
2022年 | 59篇 |
2021年 | 75篇 |
2020年 | 67篇 |
2019年 | 58篇 |
2018年 | 63篇 |
2017年 | 51篇 |
2016年 | 60篇 |
2015年 | 83篇 |
2014年 | 166篇 |
2013年 | 177篇 |
2012年 | 204篇 |
2011年 | 232篇 |
2010年 | 223篇 |
2009年 | 198篇 |
2008年 | 216篇 |
2007年 | 263篇 |
2006年 | 255篇 |
2005年 | 243篇 |
2004年 | 236篇 |
2003年 | 203篇 |
2002年 | 171篇 |
2001年 | 197篇 |
2000年 | 193篇 |
1999年 | 177篇 |
1998年 | 152篇 |
1997年 | 97篇 |
1996年 | 151篇 |
1995年 | 132篇 |
1994年 | 140篇 |
1993年 | 109篇 |
1992年 | 69篇 |
1991年 | 98篇 |
1990年 | 65篇 |
1989年 | 62篇 |
1988年 | 32篇 |
1987年 | 42篇 |
1986年 | 26篇 |
1985年 | 29篇 |
1984年 | 34篇 |
1983年 | 27篇 |
1982年 | 22篇 |
1981年 | 13篇 |
1980年 | 12篇 |
1979年 | 7篇 |
1978年 | 5篇 |
1965年 | 6篇 |
1959年 | 7篇 |
1958年 | 8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2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52.
本文对1986~1995年间收治的4例儿童大肠癌进行临床分析。1临床资料本组男3例,女1例。年龄分别为25、125、13及14岁。临床最常见的症状依次为:腹痛伴腹胀3例次,大便习惯性改变2例次,便血2例次,消瘦、贫血1例次,腹部触及肿块1例次。从... 相似文献
53.
正常脑膜与脑膜非瘤性疾病的MR成像表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重点介绍了正常脑膜解剖,增强特点及非肿瘤性脑膜疾病的MRI表现,包括;感染性脑膜炎,非感染性脑膜炎,医源性脑膜增强,脑血管病,中毒性脑膜增强以及自发性颅内低压。阐明MRI能够敏感地发现服膜病变,在诊断和治疗脑膜疾患方面具有指导作用。其灵敏度高于CT。 相似文献
54.
我院1989年1月~1994年6月,对颈丛阻滞麻醉下甲状腺手术中58例收缩压≥21.3kPa,舒张压≥12.6kpa患者,静脉推住小剂量乙酰丙嗪进行快速降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对象和方法1.1对象58例中,男22例,女36例,年龄26~76岁。甲状腺次分切除术24例,单侧甲状腺次全切除21例,甲状腺癌切除13例。原发性高血压32例(55.2%),继发性高血压26例(44.8%)。1.2麻醉方法采用一针法颈丛阻滞麻醉,其中双侧阻滞31例,单侧阻滞加对侧浅丛阻滞27例。麻醉用药0.15%丁卡因溶液,用药量:双侧阻滞多用20ml,单侧阻滞14ml。1.3用药与病例选择…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如何减少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PVP)或经皮椎体后凸成形 术(percutanemis kyphoplasty, PKP)术后相邻椎体的再骨折。方法 98例PVP或PKP术后患者分为 两组:A组,行PVP或PKP手术治疗,术前及术后给予抗骨质疏松治疗(即钙剂、骨化三醇、鲑鱼降钙 素或阿仑膦酸钠“三联”药物抗骨质疏松治疗1年)组,只行PVP或PKP手术治疗,术前及术后未 给予抗骨质疏松治疗。结果随访6-32个月,平均21.5个月。A组较第1次手术后骨密度明显改 善(P <0.05)。相邻椎体再骨折的发生率明显减低。结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叩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 OVCF)是老年脆性骨折之一,PVP或PKP术中需在骨水泥“牙膏期”缓 慢充填,防止骨水泥外渗,尤其是椎间盘的外渗,使骨水泥分布尽量均匀同时接触上下终板,以超过目 前球囊4ml的骨水泥容量更为合适。术前及术后必须抗骨质疏松治疗,这些是减少术后相邻椎体再 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6.
中期因子和微血管密度在乳腺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中期因子 (MK)与微血管密度 (MVD)的表达与乳腺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及对预后的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 67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MK、MVD表达水平 ,并对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本组 67例中 ,MK阳性表达者 3 7例 ,占 5 5 .2 %。MK表达水平及MVD值均与肿块大小 ,腋淋巴结状态及复发和转移有关。MK表达阳性者的MVD均值 (90 .75± 3 3 .0 5 )明显高于MK表达阴性组 (70 .48± 3 1.3 3 ,P <0 .0 1)。结论 MK在乳腺癌血管生成中发挥重要作用 ,MK的阳性表达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和预后密切相关 ,可作为一种有价值的肿瘤标志和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57.
目的 探讨中期因子(MK)的mRNA及其蛋白在胰腺癌(PC)组织中的定位与表达特点。方法采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2例PC、12例慢性胰腺炎及6例正常胰腺组织中MK mRNA及蛋白的定位与表达水平。结果MK mRNA及蛋白水平在PC组织均呈过度表达,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1.2%和73.1%,都定位于PC细胞质,有淋巴结转移和Ⅱ-Ⅳ期的患者,MK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和Ⅰ期患者(P<0.01)。在PC细胞外组织中也有MK表达,尤其在血管密集处明显。而在慢性胰腺炎及正常胰腺组织中MK表达阴性。结论 MK mR-NA及其蛋白在PC组织中呈过度表达,并可能与促进PC血管生成和转移有关。检测MK表达情况可作为PC的辅助诊断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58.
siRNA靶向沉默B7-H4基因对人前列腺癌DU145细胞增值和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siRNA沉默B7-H4基因对人前列腺癌DUl45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以脂质体Lipofeclami-ne“2000(Lipo)为载体转染siRNA-B7-H4至DUl45细胞,应用RT-PCR和WesternBlot检测B7-H4表达水平,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的变化,Annexinv/PI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与空白组和阴性对照组(NC)相比,转染B7-H4-siRNA的细胞B7-H4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0.05),DUl45转染B7-H4siRNA后,增殖能力减弱,凋亡显著。结论通过B7-H4-siRNA抑制DUl45细胞B7-H4的表达,可以抑制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表明B7-4在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讨人羊水间充质干细胞(human amniotie fluid—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AFMsc)对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外周血Th1/Th2的体外调节作用。方法选择2011年2—5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6例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和6名健康志愿者,提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elear cells,PBMC),同时从孕妇中期羊水中提取h-AFMSC。将h-AFMSC分别与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和健康捐献者的PBMC共培养72h,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和健康捐献者的PBMC单独培养组作为对照。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共培养前后不同组PBMCIFNγ(Th1)和IL-4(Th2)的变化情况,计算Th1/Th2比值。对共培养前后数据进行Mauchly球形检验,P〉0.1满足球形假设检验则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共培养72h,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PBMC与h—AFMSC共培养组的Th1细胞比例与其PBMC单独培养组比较无明显差异(F=0.82,P〉0.05),但Th2细胞比例明显下降(F=10.24,P〈0.05),从而导致Th1/Th2比值显著上升(F=17.28,P〈0.01)。健康捐献者PBMC与h-AFMSC共培养组的Th1、Th2和Th1/Th2比值与其PBMC单独培养组比较差异均不明显(F值分别为0.54、0.68和0.74,P值均〉0.05)。结论h-AFMSC对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的Th1/Th2有体外调节作用,具有作为移植种子来源移植治疗乙型肝炎肝衰竭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Tc17细胞表达对乙肝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病情进展及乙肝病毒清除的影响。【方法】纳入43例HBV-ACLF患者,以2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HB)和12例健康体检者(NC)为对照,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中Tc17细胞的表达,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DNA载量,采用MELD、MELD-Na、CLIF-CACLF及AARC评分等指标评估患者病情,分析Tc17细胞表达对病情进展及乙肝病毒清除的影响。【结果】与NC组及CHB组比较,HBV-ACLF患者Tc17细胞表达明显升高(P<0.001及P=0.017)。相关分析发现Tc17细胞与AARC评分、MELD评分及MELD-Na评分均成正相关(r=0.504,P=0.001;r=0.417,P=0.005及r=0.382,P=0.012),而与CLIF-CACLF评分有相关趋势(r=0.294,P=0.055);且随着病情进展,Tc17细胞的表达逐渐升高。另外发现Tc17细胞与基线HBV-DNA载量成正相关(r=0.339,P=0.026),且Tc17细胞高表达的HBV-ACLF患者4周后HBV-DNA下降较低表达组更明显(P<0.001);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发现只有基线Tc17细胞及谷草转氨酶水平与HBV-DNA下降有关。【结论】Tc17细胞介导的炎症反应有助于清除HBV-DNA,但过激的炎症反应将导致患者病情进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