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238篇 |
免费 | 102篇 |
国内免费 | 58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5篇 |
儿科学 | 21篇 |
妇产科学 | 27篇 |
基础医学 | 154篇 |
口腔科学 | 15篇 |
临床医学 | 382篇 |
内科学 | 101篇 |
皮肤病学 | 29篇 |
神经病学 | 72篇 |
特种医学 | 101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5篇 |
外科学 | 96篇 |
综合类 | 633篇 |
预防医学 | 241篇 |
眼科学 | 37篇 |
药学 | 241篇 |
9篇 | |
中国医学 | 179篇 |
肿瘤学 | 3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1篇 |
2023年 | 47篇 |
2022年 | 51篇 |
2021年 | 55篇 |
2020年 | 56篇 |
2019年 | 54篇 |
2018年 | 53篇 |
2017年 | 35篇 |
2016年 | 54篇 |
2015年 | 40篇 |
2014年 | 89篇 |
2013年 | 85篇 |
2012年 | 124篇 |
2011年 | 103篇 |
2010年 | 102篇 |
2009年 | 93篇 |
2008年 | 113篇 |
2007年 | 97篇 |
2006年 | 118篇 |
2005年 | 93篇 |
2004年 | 69篇 |
2003年 | 74篇 |
2002年 | 68篇 |
2001年 | 83篇 |
2000年 | 68篇 |
1999年 | 53篇 |
1998年 | 46篇 |
1997年 | 52篇 |
1996年 | 41篇 |
1995年 | 42篇 |
1994年 | 32篇 |
1993年 | 36篇 |
1992年 | 28篇 |
1991年 | 34篇 |
1990年 | 24篇 |
1989年 | 17篇 |
1988年 | 26篇 |
1987年 | 31篇 |
1986年 | 30篇 |
1985年 | 13篇 |
1984年 | 13篇 |
1983年 | 11篇 |
1982年 | 6篇 |
1981年 | 8篇 |
1980年 | 5篇 |
1979年 | 4篇 |
1978年 | 3篇 |
1959年 | 1篇 |
1957年 | 1篇 |
1956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3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背景 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及社会老龄化的加剧,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已成为威胁中老年男性健康的主要问题,目前西医多以手术及口服药物治疗,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而临床应用毫针针刺治疗BPH疗效显著,但缺乏循证依据。 目的 系统评价针刺疗法治疗BPH的临床疗效。 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PubMed、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搜集关于针刺疗法治疗BPH的随机对照试验(RCT):试验组为针刺疗法,配合或不配合对照组所用药物;对照组为常规西药治疗。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1-10-01。由2名研究者依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评估,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 结果 共纳入17篇文献,1 547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临床有效率、最大尿流率(Qmax)高于对照组〔OR=3.21,95%CI(2.25,4.57),P<0.000 01;MD=2.48,95%CI(1.26,3.70),P<0.000 01〕;试验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残余尿量(PVR)、前列腺体积(PV)、生活质量指数评分(QOL)低于对照组〔MD=-2.39,95%CI(-3.84,-0.94),P=0.001;MD=-10.59,95%CI(-15.20,-5.98),P<0.000 01;MD=-3.50,95%CI(-5.07,-1.93),P<0.000 1;MD=-0.68,95%CI(-0.99,-0.37),P<0.000 1〕。单纯针刺疗法治疗BPH的临床有效率、Qmax高于常规西药治疗〔OR=3.53,95%CI(2.20,5.68),P<0.000 01;MD=2.75,95%CI(1.62,3.88),P<0.000 01〕;单纯针刺疗法治疗BPH的PVR、PV、QOL低于常规西药治疗〔MD=-9.41,95%CI(-15.87,-2.94),P=0.004;MD=-2.99,95%CI(-4.86,-1.12),P=0.002;MD=-0.74,95%CI(-1.33,-0.15),P=0.01〕。针刺疗法+常规西药治疗BPH的临床有效率高于常规西药治疗〔OR=2.84,95%CI(1.67,4.82),P=0.000 1〕;针刺疗法+常规西药治疗BPH的IPSS、PVR、PV、QOL低于常规西药治疗〔MD=-2.88,95%CI(-3.43,-2.32),P<0.000 01;MD=-12.25,95%CI(-16.92,-7.57),P<0.000 01;MD=-4.41,95%CI(-8.03,-0.79),P=0.02;MD=-0.59,95%CI(-1.03,-0.15),P=0.008〕。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对IPSS、Qmax、PVR、PV、QOL 5个结局指标分别进行敏感性分析,发现改变效应模型对合并结果影响不明显。对临床有效率、IPSS、Qmax、PVR、QOL的RCT进行漏斗图分析,结果显示,临床有效率的漏斗图双侧基本对称;IPSS、Qmax、PVR、QOL的漏斗图较为分散,存在发表偏倚。 结论 基于当前临床证据,针刺疗法治疗BPH的临床有效率和Qmax高于对照组,IPSS、PVR、PV、QOL低于对照组。因IPSS、Qmax、PVR、QOL的漏斗图提示存在发表偏倚,本研究的结果还需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42.
目的:研究硫酸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喘息性肺炎疗效,探讨其对本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2月~2012年2月期间住院的临床确诊喘息性支气管肺炎的婴幼儿共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二组患儿均给予常规抗炎、抗病毒、吸氧、止咳、镇静等综合治疗,观察组给予硫酸特布他林混悬液雾化吸人,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加a-糜蛋白酶、地塞米松雾化吸入。比较二组治疗后的临床症状、肺部体征持续时间、病情治愈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儿咳嗽、喘憋好转、心率恢复、缩短哮鸣音湿罗音持续时间及住院天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治愈率(80.00%)与对照组(45.71%)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氧气驱动硫酸特布他林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喘息性肺炎可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关节镜清理联合穴位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及对血清、关节液白细胞介素-17(IL-17)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21年4月洪湖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2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穴位注射与关节镜治疗组、关节镜治疗组,各31例。关节镜治疗组给予关节镜清理手术治疗,穴位注射与关节镜治疗组以关节镜治疗组治疗为基础,给予穴位注射治疗,两组治疗4周。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临床疗效,血清和关节液IL-17含量,膝关节活动度与Lequesne指数评分。结果:两组留置引流管时间、开始下地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穴位注射与关节镜治疗组疗效优良率高于关节镜治疗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和关节液IL-17含量均低于治疗前,且穴位注射与关节镜治疗组低于关节镜治疗组(P<0.05)。两组治疗后患膝关节活动度与Lequesne指数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穴位注射与关节镜治疗组高于关节镜治疗组(P<0.05)。结论:关节镜清理联合穴位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能抑制血清和关节液IL-17的释放,改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促进膝关节活动度恢复。 相似文献
44.
45.
弹性开放襻前房型人工晶体的植入体会:附38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弹性开放襻前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注意事项、方法:回顾性总结38例植入体会;建议:1有玻璃体溢出时应联合前部玻璃体切除术;2前襻套线协助调整晶体;3应联合虹膜周边切除术;4术前术中应用缩瞳剂,术后可以应用散瞳剂。结果:期植入者,术后视力与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无显著性差异,期植入者达到或超过术前最佳矫正视力。术后仅出现可控制的轻度并发症。结论:弹性开放襻前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操作简单,并发症少,效果佳,不失为不能安装后房型人工晶体的良好补救措施,值得采纳。 相似文献
46.
47.
患儿女,9岁。因反复左耳流脓3个月,左耳疼5d,左眼疼并有复视2d于2001年10月1日收入我院。检查:痛苦面容,体温36.7℃,脉搏56次/min,呼吸24次/min;营养发育正常,窦性心律不齐,心前区未闻及杂音,肝脾肋下未扪及;左眼周稍红肿,双侧瞳孔等大同圆,对光反射灵敏,双眼球活动自如,双眼视力均为5.2;左耳廓无畸形,左外耳道内 相似文献
48.
49.
环吡酮指趾甲涂剂治疗甲真菌病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吡酮指趾甲涂剂临床治疗研究协作组 《中华皮肤科杂志》2002,35(2):168-169
环吡酮(ciclopirox)是羟基吡啶酮类抗真菌药物,其1%霜剂、粉剂、溶液已广泛用于治疗皮肤浅部真菌感染。1986年德国赫司特(Hoechst)公司研制出具有较强穿透角质作用的8%环吡酮指趾甲涂剂(商品名巴特芬,BatrafenNailLac-quer),用于治疗甲真菌病。为了观察其疗效、安全性和耐受性,我们于1997~1998年在北京、上海、江苏和浙江地区的23家医院皮肤科进行多中心、开放性临床试验,现将结果总结如下。一、研究方法凡年龄在18~70岁的男女患者;临床确诊为指(趾)甲远端甲下甲真菌病(DLSO)或白色表浅型甲真… 相似文献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