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22篇
  免费   174篇
  国内免费   90篇
耳鼻咽喉   39篇
儿科学   32篇
妇产科学   33篇
基础医学   194篇
口腔科学   20篇
临床医学   561篇
内科学   188篇
皮肤病学   25篇
神经病学   72篇
特种医学   118篇
外科学   122篇
综合类   917篇
预防医学   379篇
眼科学   30篇
药学   337篇
  14篇
中国医学   256篇
肿瘤学   49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73篇
  2022年   92篇
  2021年   115篇
  2020年   114篇
  2019年   94篇
  2018年   97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99篇
  2015年   73篇
  2014年   141篇
  2013年   161篇
  2012年   218篇
  2011年   144篇
  2010年   156篇
  2009年   133篇
  2008年   161篇
  2007年   146篇
  2006年   146篇
  2005年   113篇
  2004年   108篇
  2003年   89篇
  2002年   76篇
  2001年   96篇
  2000年   71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49篇
  1995年   49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24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4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杨勇  陈祥  涂建民 《河北医学》2009,15(9):1056-1058
目的:探讨急诊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并发肾绞痛的疗效。方法:对76例因输尿管结石并发肾绞痛患者,采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结果:2例因结石上移至肾盂,2例因输尿管下段狭窄使输尿管无法到达结石部位手术失败,其余72例均碎石成功,术后当天肾绞痛缓解,碎石成功率为94.7%,术后肾绞痛缓解率为97.4%。结论: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引起的肾绞痛,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2.
目的 研究紫外线照射充氧血(UBIO)首次灌注对体外循环(CPB)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46例风湿性心脏病CPB下心瓣膜替换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3例.治疗组于麻醉后通过锁骨下静脉按10 mL/kg体质量放血做紫外线照射充氧(同时经另一静脉途径输入等量生理盐水,术前经过计算CPB中血红蛋白低于70 g/L者用库血代替作紫外线照射充氧).升主动脉阻断后,将UBIO作为心停搏液进行首次冠状动脉顺行灌注,之后每30 min常规以4∶1冷血/晶体灌注;对照组除不用UBIO灌注外,其它方法同治疗组.所有患者升主动脉阻断后UBIO灌注前和升主动脉开放前即刻取心室心肌组织一块,用原位末端脱氧核糖核苷酸转移酶标记法(TUNEL)检测心肌凋亡细胞,免疫组化法检测心肌细胞Bax和Bcl-2蛋白表达,计算Bcl-2与Bax的比值(Bcl-2/Bax).结果 两组升主动脉阻断后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升主动脉开放前,治疗组心肌细胞凋亡指数低于对照组(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升主动脉开放前Bax蛋白表达减弱(P<0 05),而Bcl-2蛋白表达增强(P<0.01),治疗组Bcl-2/Bax升高(P<0.01).结论 CPB过程中首次顺行冠状动脉灌注UBIO能减少心肌细胞凋亡,有较好的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神经导航下锁孔开颅显微手术切除脑深部海绵状血管瘤的技巧及疗效。方法对15例脑深部海绵状血管病人在神经导航下行锁孔开颅,运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切除病灶。结果本组脑深部海绵状血管瘤均取得了显微镜下全切除。术中出血少,均未输血。病人术后恢复良好,无手术死亡。结论采用神经导航技术可精确定位脑深部病变,锁孔手术又是处理颅内病变的微创神经外科技术。正确应用这两项技术,结合熟练的显微神经外科技巧,可明显提高脑深部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4.
16例MELAS临床、神经影像与肌肉病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线粒体脑肌病并乳酸血症与卒中样发作(MELAS)的临床、影像学及肌肉病理特点。方法对16例MELAS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及肌肉病理特点进行分析。结果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卒中样癫发作(87.5%),其次为头痛、呕吐和智能减退等;头颅MRI提示脑实质片状异常信号,不按血管供应区分布;肌肉活检见破碎红纤维(RRF)。结论MELAS是一种具有特殊临床、影像学表现的线粒体脑肌病,其诊断依赖于肌肉活检病理和基因诊断。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脊髓萎缩症的临床表现及磁共振成像(MRI)特征。方法:对9例脊髓萎缩症患者的临床表现及MRI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颈、胸髓萎缩2例,胸髓萎缩7例,均表现为慢性起病,进行性加重的脊髓病变症状;痉挛性截瘫9例,感觉障碍5例,下肢腱反射活跃、亢进9例,病理征阳性7例,括约肌功能障碍3例;肌电图提示神经源性损害,MRI显示脊髓萎缩性改变9例;脊髓矢状径分别为3~5.5mm,脊髓矢状径与脊蛛网膜下隙矢状径比值<0.5。结论:脊髓萎缩症系脊髓慢性变性疾病,结合临床特征及MRI改变可作出较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56.
IgG抗体为不完全抗体,它是唯一能通过胎盘进入胎儿血循环的免疫球蛋白,作用于胎儿红细胞,使之产生不同程度的溶血导致HDN的发生。诊断ABO系统HDN的最有力证据是证实患儿红细胞被来自母亲的IgG抗A(B)抗体所致敏。ABO系统HDN的释放试验就是用加热放散法,提取致敏于红细胞表面的抗体,将抗体放散于盐水溶液中,然后再加入相应红细胞致敏,作间接抗球蛋白试验。  相似文献   
57.
微波消解—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化妆品中总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微波消解—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化妆品中总硒。通过实验找出最佳分析条件,得出方法的线性范围0~40μg/L,相关系数r=0.9999,RSD为3.1%,回收率为85.4%~106.7%。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简便快捷、精密度好、准确度高,对于测定各类化妆品中硒具有很好的可行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58.
目的 在临床中,支架直径是影响血管内治疗的一个重要变量,但有关不同尺寸取栓支架选择的共 识指南尚未建立。本研究在于探讨不同直径Solitaire可回收支架对急性卒中血管内治疗效果的影响。 方法 病例选自血管内治疗急性前循环缺血性卒中登记研究数据库。总共纳入628例使用Solitaire可 回收支架进行急诊取栓的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患者,其中256例使用直径6 mm Solitaire可回收支架, 372例使用4 mm支架。使用倾向性匹配分析方法对2种不同直径取栓支架组的患者进行匹配。血管开 通率的评估使用改良脑梗死溶栓(modified Thrombolysis in Cerebral Infarction,mTICI)分级,90 d预后 使用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同时记录症状性出血及院内死亡率。 结果 进行倾向性评分匹配后,6 mm和4 mm两组支架患者比较,有效性和安全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在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大血管闭塞患者中,使用4 mm装置的患者血管开通率更高(P =0.021),用时更 短(P =0.002),取栓次数更少(P =0.025)。对该部分患者术中血管开通率进行回归分析显示,使用小 尺寸支架[比值比(odds ratio,OR)3.217,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129~9.162,P =0.029] 以及倾向性得分(OR 52.84,95%CI 3.468~805.018,P =0.004)是成功开通的独立预测因素。 结论 本研究发现,没有证据表明Solitaire可回收支架的尺寸对血管内治疗结果有影响。对于动脉粥 样硬化性大血管闭塞,使用小直径尺寸的支架具有更高的开通率。  相似文献   
59.
固体径迹图像分析法测量环境空气中氡浓度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作者利用计算机图像识别技术,建立了测量环境空气中氧浓度测定的固体径迹图像分析方法,并在营房、坑道的氡水平调查中得到了应用.该方法与国家二级计量站标准氡室的比对结果为106.8±3.4Bq·m ̄(-3),和后期告知的标准氧暴露量115.6±4.3Bq·m ̄(-3),相对误差约为7.6%。测量速度较显微镜目测法有很大的提高,适合环境空气中氡浓度的测定和大规模氡水平调查。  相似文献   
60.
所谓正常变异心电图是指心电图图形不同于正常心电图,其发生机制不是由于病理情况,而是由于一些生理情况的变化引起的,如体型、体位、呼吸状态、自主神经功能变化等.早在1959年,Goldman发现,对正常变异的误解可错误地将患者诊断为心脏病.时至今日,一些错误的诊断和过度治疗也源于心电图的正常变异.正常变异心电图临床非常多见,与病理心电图无明显分界线,极易混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