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3篇
儿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7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胆囊疾病虽然效果显著,但是容易发生迟发性迷走胆管漏〔1〕,处理难度大,尤其是老年患者由于身体机能的不断下降,抵抗疾病以及手术创伤、并发症状的能力明显减弱〔2〕。分析有效且安全可靠的处理方法,对提高患者治疗质量水平以及治疗的满意程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3〕。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09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  相似文献   
32.
肠道脂肪瘤13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肠道脂肪瘤较少见 ,我们 1984年 5月~ 2 0 0 2年 11月收治13例 ,现分析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 :本组共 13例 ,男 6例 ,女 7例。年龄 2 5~ 70岁 ,中位年龄 5 6岁。位于空肠 3例 ,回肠 2例 ,升结肠 3例 ,肝曲、横结肠及脾曲各 1例 ,乙状结肠 2例。瘤体最大径 1.2~5 .0cm ,平均 2 .8cm。单发 12例 ,多发 1例。腹痛 8例 ,便血 4例 ,大便习惯改变 2例 ,腹部肿块 2例。体检发现 1例 ,术中发现 2例 ,伴肠套叠 3例。2 .辅助检查 :3例查腹部平片 ,肠梗阻 2例 ,1例正常 ;3例行钡灌肠造影 ,1例横结肠肿瘤 ,1例升结肠炎症 ,1例乙状结肠息肉 ;7例行…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究术中经脾蒂上缘间隙切除脾脏的微创切除手术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7年6月该院收治的152例脾脏切除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腹腔镜脾脏切除术治疗。其中,118例患者术中经脾蒂上缘间隙离断脾蒂作为观察组,34例患者术中未经脾蒂上缘间隙离断脾蒂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情况、术后7 d血液学指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51.85±27.14)ml、手术时间(69.39±19.34)min和中转开腹率(0.84%)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82.67±36.29)ml、(119.44±23.73)min和8.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首次肛门排气时间、进食流质食物时间和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观察组患者的血液白细胞计数(WBC)水平(4.32±1.14)×109/L、血红蛋白(Hb)水平(125.37±18.28)g/L和血小板(PLT)水平(378.28±112.94)×109/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3.28±1.05)×109/L、(97.23±22.43)g/L和(239.42±134.82)×109/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胰瘘、腹腔出血、门静脉血栓、感染、肠梗阻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脾脏微创切除手术患者术中经脾蒂上缘间隙离断脾蒂能够降低术中出血量和中转开腹率,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可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34.
目的 观察中晚期肝癌患者经动脉导管介入治疗的近期疗效。 方法 选择2011年10月—2013年10月宁波市第二医院收治的53例原发性中晚期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肿瘤大小分为小肝癌组(直径≤5 cm)和大肝癌组(直径>5 cm)。所有患者均给予经动脉导管介入治疗,选择经皮股动脉穿刺,超声引导下将插管插到肝固有动脉或肝左右动脉,注入顺铂+丝裂霉素+5-氟尿嘧啶,间隔1个月再行灌注,方法同前,以此重复3~4次。评估介入前后症状改善情况、疗效评价、卡氏评分及生存率。 结果 治疗后,53例中晚期肝癌中,食欲改善者30例,腹痛减轻者28例,体重增加者23例,且小肝癌组以上人数多于大肝癌组(P<0.05);AFP降低者共23例,其中小肝癌组AFP降低者比例高于大肝癌组(P<0.05);治疗后,53例中晚期肝癌中,CR+PR为36例,达67.9%,其中小肝癌组有效率(83.3%)高于大肝癌组有效率(55.2%),P<0.05;与治疗前相比,53例患者ALT、AST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治疗后,大肝癌组ALT、AST、TBIL均高于小肝癌组(P<0.05);53例患者1、2、3年生存率分别为60.4%、47.2%、24.5%,小肝癌组1、2年生存率高于大肝癌组(P<0.05),2组3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小肝癌组治疗后卡氏评分高于大肝癌组(P<0.05)。 结论 经动脉导管介入治疗中晚期肝癌可有效改善患者近期疗效,提高患者半年生存率,且其对近期疗效的影响与肿瘤大小有关。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影响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18例早期胃癌的10项临床病理因素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 12.89%(41/318)患者术后发现存在淋巴结转移,经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均发现肿瘤大小、浸润深度、组织学分型、脉管侵犯均与淋巴结转移有关。无淋巴结转移组的5年总体生存率为92.1%,明显高于伴有淋巴结转移组的78.7%(P=0.034)。结论早期胃癌的肿瘤大小、浸润深度、组织学分型及脉管侵犯程度对正确判断和预测淋巴结转移有重要意义,根据淋巴结转移危险情况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36.
异位肝组织极为少见,2010年有学者检索英文文献(Pubmed,Highwire Press and google database)累计报道近100例[1]。胆囊虽是异位肝的最好发部位之一,胆囊异位肝甚为少见,检索CNKI 1979~2011年及浙江高校联合目录检索系统等国内文献,国内个  相似文献   
37.
1 病历报告  患者 ,男 ,5 9岁 ,因解暗红色粘液血大便 2 0 d,于 1998年12月 30日入院。查体 :腹平软 ,右下腹压痛 ,无反跳痛 ,未触及肿块 ,肠鸣音 5 / min,肛门指检 ( - )。纤维结肠镜检查 :距肛缘 19cm处见 2 .0 cm× 2 .5 cm大小息肉 ,病理活检 :乙状结肠粘膜慢性炎症 ,局部呈息肉样增生。钡灌肠造影 :乙状结肠下段见腔内有 1.1cm× 2 .0 cm大小乳头状隆起 ,边缘光滑 ,病变符合乙状结肠息肉。初步诊断乙状结肠息肉 ,于 1999年 1月6日在全身麻醉下行剖腹手术 ,术中在乙状结肠下段系膜侧肠壁可触及向肠腔突出的肿块 ,约 2 .5 cm× 3.0 cm…  相似文献   
38.
39.
患者女,42岁,因"反复右中上腹绞痛、发热6年,再发伴皮肤眼白黄1个月"入院.查体:皮肤巩膜黄染,全腹无压痛,莫菲征(一).磁共振胆胰管造影(magnetic resonancecholangiopancreatography,MRCP)示:胆囊及胆囊管内多发结石伴胆囊炎,肝总管多发结石.肝功能示: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78 U/L,天冬氨酸转氨酶(aspe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63 U/L,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 68.4 μmol/L,直接胆红素(direct bilirubin,DBIL)54.5 μmol/L,间接胆红素(indirect bilirubin,IBIL):13.9 μnol/L,糖抗原CA199(carbohydrate atigen 19-9,CA199) 10.9 U/ml(正常参考值0~37.0 U/ml).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胆道镜取石,"T"管引流术.  相似文献   
40.
神经纤维瘤病是由神经嵴细胞分化异常引起多系统损害的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可发生在全身大多数脏器,但发生在胆总管极为少见.2007年2月浙江省丽水市中心医院收治1例老年胆总管神经纤维瘤患者.术前MRCP检查示胆总管略扩张,直径为1.2 cm,中段见结节状短T2信号灶,大小为1.4 cm×1.6 cm.术中快速冷冻切片病理检查示胆总管中段胆管细胞癌,遂行胆总管肿瘤切除+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术后病理检查示胆总管中段神经纤维瘤.术后随访7年,患者于2014年6月因肺部感染死亡.胆总管神经纤维瘤患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若患者有胆道损伤或手术史,发现胆总管占位性病变时应考虑本病.术中应注意快速冷冻切片病理检查的准确性,以免误诊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手术创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