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6篇
综合类   10篇
药学   25篇
中国医学   14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巫山淫羊藿Ep im ed ium w ushanense T. S.Y ing是小檗科淫羊藿属植物,与同属植物淫羊藿E. brev icornum M ax im.、柔毛淫羊藿E. pubescensM ax im.、箭叶淫羊藿E. sag ittatum M ax im.和朝鲜淫羊藿E. koreanum N akai作为淫羊藿药材原植物收载于2000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入药部位地上干燥部分。巫山淫羊藿分布于四川、陕西、贵州、广西[2],资源丰富,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已有报道[3,4],但地下部分尚未见报道。本文对其根中黄酮类有效成分进行了初步研究,从乙醇提取物的正丁醇萃取部分中分得了3种黄酮化合物,淫羊藿次苷Ⅰ( ic…  相似文献   
12.
叶下珠多酚化合物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叶下珠的化学成分。方法:色谱法分离纯化,现代波谱法鉴定结构。结果和结论:分离鉴定了1个新的多酚类,定名为叶下珠素F。  相似文献   
13.
陕西产秦艽脂溶部位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对陕西产秦艽Gentiana macrophylla的化学成分进行系统研究。方法利用硅胶柱及其他多种色谱手段对秦艽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用UV、IR、MS、^1H-NMR、^13C-NMR等技术及与对照品对照进行鉴定。结果从脂溶部位得到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N-正二十五烷基-2-羧基苯甲酰胺(N-pentacosy1-2-carboxy-benzoyl amide,I)、5-羧基-3,4-二氢-1H-2-苯并吡喃-1-酮(5-carboxyl-3,4-dihydrogen-1H-2-benzopyran-1-one,Ⅱ)、红百金花内酯(erythrocentaurin,Ⅲ)、栎瘿酸(roburicacid,Ⅳ),齐墩果酸(oleanolicacid,Ⅴ)。结论Ⅰ、Ⅱ为两个新化合物,分别命名为秦艽酰胺和红百金花酸,Ⅲ为首次从本属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14.
南柴胡根中木脂素苷类化合物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南柴胡根中的木脂素苷类化学成分。方法应用色谱方法分离化合物,利用化学方法和波谱方法鉴定所得化合物的化学结构。结果从南柴胡根中得到两个木脂素苷:2,3-E-2,3-二氢-2-(3′-甲氧基-4′-O-β-D-葡糖基-苯基)-3-羟甲基-5-(3″-羟基-丙烯基)-7-甲氧基-1-苯骈-[b]-呋喃(1)和2,3-E-2,3-二氢-2-(3′-甲氧基-4′-羟基-苯基)-3-羟甲基-5-(3″-羟基-丙烯基)-7-O-β-D-吡喃葡糖基-1-苯骈-[b]-呋喃(2),二者均为(+)2S,3R型和(-)2R,3S型非对映异构体的混合物,且都以(+)2S,3R型的量稍多。结论化合物1和2均为首次从柴胡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2中的(+)2S,3R-2,3-二氢-2-(3′-甲氧基-4′-羟基-苯基)-3-羟甲基-5-(3″-羟基-丙烯基)-7-O-β-D-吡喃葡糖基-1-苯骈-[b]-呋喃为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15.
红花岩黄芪新天然产物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红花岩黄芪Hedysarum multijugum Maxim.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溶剂法和各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以及多种谱学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 从红花岩黄芪根中分离鉴定了7个化合物,分别为warangalone-4′-methyl ether(1), 阿佛洛莫生(2),5, 7-二羟基-4′-甲氧基异黄酮-7-O-β-D-葡萄糖苷 (3),芒柄花素苷 (4),柚皮素-5, 7-二-O-葡萄糖苷 (5),芹菜素(6)和水仙苷 (7).结论: 化合物1是新天然产物,其余化合物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6.
山蒟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研究山蒟(Piperhancei Maxim)藤茎的化学成分,为阐明其有效成分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硅胶、聚酰胺柱色谱进行分离,根据化合物的光谱数据1~2(IR,UV,MS,1HNMR,13C-NMR)鉴定其结构。结果 从其醋酸乙酯萃取物中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N-p-香豆酰酪胺(Ⅰ),N-反式阿魏酰酪胺(Ⅱ),马蔸铃内酰胺AⅢa(Ⅲ),马蔸铃内酰胺AⅡ(Ⅳ),香草酸(Ⅴ),藜芦酸(Ⅵ),胡萝卜苷(Ⅶ)。结论 化合物Ⅰ~Ⅳ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7.
周亮  杨峻山  涂光忠 《中草药》2005,36(1):13-15
目的研究山Piperhancei藤茎的化学成分,为阐明其有效成分提供依据。方法利用硅胶、聚酰胺柱色谱进行化合物的分离,根据光谱数据(IR,UV,MS,1H-NMR,13C-NMR)和化学方法鉴定其结构。结果从其氯仿萃取物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凤藤酰胺(futoamide,)、毛穗胡椒碱(trichostachine,)、假荜拨酰胺A(retrofractamideA,)、胡椒次碱(pipercide,)、几内亚胡椒碱(guineensine,)、胡椒碱(piperine,)、胡椒亭(piperettine,)、卵形椒碱(piperovatine,)及(2E,4E)-N-异丁基-7-(3,4-次甲二氧基苯基)-2,4-二烯庚酰胺[(2E,4E)-N-isobutyl-7-(3,4-methylenedioxyphenyl)-hepta-2,4-dienamide,]。结论化合物~和~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8.
RP-HPLC法测定大鼠血清中龙胆苦苷的含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建立一种测定大鼠血清中龙胆苦苷含量的方法。方法 针对化合物的理化性质 ,采用固相萃取小柱对样品进行测定前的预处理 ,然后以甲醇 -水 (30∶ 70 )为流动相于高效液相色谱仪上定量 ,检测波长 2 70nm。结果 方法学考察结果显示 ,线性范围为 0 .5~ 15 6 .2 mg· L-1,且相关系数良好 (r =0 .9994 ) ,高、中、低浓度样品的回收率分别为 83.5 % ,81.9% ,84 .9% ,检测限小于 0 .13mg· L-1。结论 此方法操作简便 ,可作为一般药理学研究测定血清中龙胆苦苷浓度的方法 ,也可为临床监测人血清中龙胆苦苷浓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对云南产吉祥草的地上部分进行了植物化学研究。针对乙酸乙酯萃取后的水溶液,利用一系列色谱方法分离得到了一个新呋甾皂苷和四个已知化合物。通过1D NMR、2D NMR,IR和HRESI-MS的方法对分离得到化合物进行了结构鉴定,分别为26-O-β-D-glucopyranosyl-(25S)-5β-furost-20(22)-en-1α,3β,26-triol-1-O-α-L-arabinopyranosyl-(1→2)-[α-Lrhamnopyranosyl]-3-O-α-L-rhamnopyranoside(1),(1β,3β,16β,22S)-cholest-5-en-1,3,16,22-tetrol-1,16-di-(β-D-glucopyranoside)(2),diosgenin(3),β-sitosterol(4),ecdysterone(5)。  相似文献   
20.
夏枯草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目的:研究夏枯草(Prunella vulgaris L.)的化学成分。方法:用现代各种色谱方法分离夏枯草化学成分,用波谱技术鉴定结构。结果:从夏枯草的干燥果穗中分得6个化合物,经波谱(IR,UV,FAB-MS,1D and 2D-NMR)解析分别鉴定为3β,16α,24-三羟基齐墩果-12-烯-28-酸-3-O-(6′-丁酰基)-β-D-吡喃葡糖苷(I),乌苏酸(II),2α,3α-二羟基乌苏-12-烯-28-酸(III),槲皮素(IV),槲皮素-3-O-β-D-半乳糖苷(V)和咖啡酸乙酯(VI)。结论:I为新化合物,命名为夏枯草皂苷B(vulgarsaponin B),III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V,VI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