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1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微创钢板内固定术在胫骨骨折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微创钢板内固定术和传统钢板固定术在治疗胫腓骨骨折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4年3月至2005年9月收治的61例胫腓骨骨折分成两组,分别行微创钢板内固定术和传统钢板固定术,对两组的手术过程及结果进行比较。结果58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5.3个月。微创固定组在术中出血和术后发热时间上远少于传统固定组,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在手术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上,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微创固定组无一例发生内固定失效及骨折不愈合。结论微创钢板内固定术在治疗胫腓骨骨折上具有组织损伤小、术中出血少、遗留瘢痕不明显、固定可靠等优点,是一种疗效较好的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72.
熊辉  李勇  涂伟  刘智文  文武  李煜 《江西医药》2010,45(12):1177-1180
目的建立稳定的脾窝异位辅助性肝移植大鼠模型,观察术后移植肝病理学变化,并应用RT-PCR法,研究外周血中PFP mRNA的表达与急性排斥反应的关系。方法采用健康清洁成年Wistar和SD大鼠。实验分为3组:A组:空白对照组n=30;B组:肝移植术后免疫抑制组,n=30;C组:肝移植术后非免疫抑制组,n=30。各组在术后第1、3、5、7、10d随机取6只动物肝脏和外周血,将肝脏作病理学检查,并应用RT-PCR方法监测外周血的穿孔素mRNA的表达。结果外周血PFP mRNA表达能随病理变化,以数值的形式反应术后的急性排斥反应变化过程。通过检测未发现A组PFP mRNA表达,而B、C组均有表达,对比各时间观察的穿孔素表达水平发现B组与C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1)通过各时间点的监测,发现外周血PFPmRNA表达水平与移植肝的病理变化趋同,因而应用半定量RT-PCR检测外周血穿孔素mRNA表达可作为早期诊断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一种较好的方法。(2)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可以有效地减少炎性细胞的浸润,降低穿孔素mRNA的表达,对减轻急性排斥反应作用明显。但仍无法较完全地控制肝细胞坏死和出血。  相似文献   
73.
乙肝病毒前S1抗原阳性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前S1抗原(Pre-S1Ag)的检测意义。方法分析548例Pre-S1Ag阳性结果与乙肝“两对半”和HBV-DNA结果的关系。结果Pre-S1Ag阳性的乙肝“两对半”结果出现8种模式。其中HBsAg阴性占0.55%,HBeAg阴性占61.13%;Pre-S1Ag和HBV-DNA均阳性时,“大三阳”的HBV-DNA含量≥106Copies/ml占86.49%;“小三阳”HBV-DNA含量在103~109Copies/ml范围。结论检测Pre-S1Ag是对HBsAg和HBeAg阴性及HBV-DNA检查困难的重要补充,在防止乙肝漏诊和误诊及了解疾病的转归和是否携带HBV变异毒株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4.
影响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效果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影响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效果的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1月~2006年12月86例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病例的资料,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1)年龄>70岁11例,良1例(12%),死亡8例(72%);<70岁75例,优良62例(82%),死亡1例(14%),二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2)术前GCS积分,<8分30例,优良11例(36%),死亡15例(50%);>8分56例,优良50例(88%),死亡4例(7.1%),二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3)基底节、丘脑、脑干脑出血46例,优良25例(54%),死亡17例(37%);脑叶出血40例,优良38例(95%),死亡2例(5%),二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4)出血<60 mL50例,优良43例(86%),死亡7例(14%);出血>80 mL28例,优良16例(57%),死亡10例(34%),二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5)术前脑疝形成、心脏损害,术后并发肺炎、泌尿系统感染、再出血,其死亡率均高于平均死亡率。(6)24 h内手术49例,死亡9例,差2例,优良38例(77%);24 h以后手术37例,死亡10例,差2例,优良25例(67%),二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年龄、出血部位、出血量大小、术前病人状态及术后并发症是影响手术效果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5.
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移植对脑缺血后室管膜下区神经干细胞增殖的影响及Notch1表达的变化。方法用线栓法复制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单纯脑缺血损伤组和脑缺血后BMSC移植组。采用免疫荧光细胞染色法检测各组缺血侧室管膜下区Nestin、Ki-67及Notch1的表达。结果(1)BMSC移植组缺血侧室管膜下区Nestin和Ki-67阳性细胞数较单纯脑缺血损伤组和假手术对照组明显增高;(2)BMSC移植组缺血侧室管膜下区Notch1的表达明显高于单纯缺血组和假手术对照组。结论BMSC移植可促进脑缺血后室管膜下区神经干细胞增殖,且可能与促进Notch1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6.
缺血性脑损伤大鼠MicroRNA 210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缺血性脑损伤后大鼠缺血皮质区microRNA 210的表达变化规律,探讨mir-210对脑缺血后血管新生的可能影响。方法实验分为缺血后1d、3d、7d组和假手术组(n=5),缺血组采用线栓法制作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于缺血后1、3、7d处死大鼠,取缺血皮质区用于实验;假手术组仅暴露动脉。提取各实验组脑缺血皮质区的miRNA,Real time PCR比较各实验组mir-210的表达水平。结果脑缺血后mir-210表达显著上调,缺血后1d、3d、7d分别为假手术组的7.2±0.56、20.1±0.87和20.3±0.76倍(P0.05)。结论脑缺血后mir-210表达显著上调,mir-210可能在促进脑缺血后血管新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7.
目的:探索医院多虚拟局域网(VLAN)环境下网络管理的有效方式。方法通过分析医院网络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利用PPPOE技术开展医院网络的接入管理;利用回程路由的方式,实现医院业务网与Internet网络的同步使用管理。结果通过PPPOE方式管理医院网络,能增强了医院网络安全性,实现了灵活高效的3层网络管理模式。结论PPPOE技术适合应用于医院多VLAN环境下的网络管理。  相似文献   
78.
颜程  涂伟 《浙江创伤外科》2004,9(5):311-311
跟骨骨折是足部常见骨折,因结构特殊,治疗困难,以往多采用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疗效较差,常遗留各种后遗症.笔者自2000年至2003年,采用重建钢板治疗sanders Ⅱ、Ⅲ型跟骨骨折,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9.
涂伟  韦彤 《西南军医》2006,8(2):3-3
2005年8月14日我科收治1例院外因用“病毒唑注射液”致固定性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0.
目的 探讨长期冻存后的大胚龄人胚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的生长及其生物学特性.方法 分别于冻存后6、12及24个月,快速解冻复苏胚龄为16~20周的胎脑细胞,采用无血清培养液悬浮培养.观察培养细胞的活性及成球时间,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鉴定这些细胞球及其分化成熟后的细胞表面标志.结果 培养传代的细胞透亮、成球时问短,与取自新鲜胎脑的神经干细胞无明显区别.细胞球Nestin染色阳性,成熟分化后神经元特异性烯~M(NSE)、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及2,3',-环腺苷酸-3,-磷酸二酯酶(CNPase)抗原呈阳性.结论 长期冻存后的人大胚龄神经干细胞仍具有较强增殖能力及多分化潜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