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7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NKG2D配体的表达直接影响NK细胞对不同发育阶段DC的杀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NKG2D配体在不同发育阶段树突状细胞(DC)表面的表达及其对自然杀伤(NK)细胞杀伤活性的影响.方法:用细胞因子(rh IL-4、rhGM-CSF、TNF-α)体外诱导培养单核细胞来源的未成熟树突状细胞(iDC)和成熟树突状细胞(mDC)并鉴定形态和表型,免疫磁珠法分离纯化NK细胞.流式细胞术(FCM)检测iDC和mDC表面NKG2D配体MICA/B、ULBP1-3的表达.用LDH释放法检测NK细胞对iDC和mDC的杀伤活性以及抗NKG2D单克隆抗体(mAb)阻断NK细胞后的杀伤活性.结果:培养的iDC和mDC具有典型的细胞形态和免疫表型特征.iDC表面表达MICA、MICB、ULBP1、ULBP3,表达率分别为(32.39±8.30)%、(17.75±3.40)%、(26.71±6.48)%、(38.37±6.89)%;mDC表面表达MICA 、ULBP3,表达率分别为(7.82±2.67)%、(8.36±2.42)%,比iDC表面相应配体表达率低(P<0.01).各效靶比NK细胞对iDC的杀伤活性均比对mDC的杀伤活性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抗NKG2D mAb阻断NK细胞后对iDC杀伤活性比阻断前减弱(P<0.05);对mDC的杀伤活性与阻断前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KG2D配体在iDC表面表达高,介导了NK细胞对iDC的杀伤,而对mDC的杀伤无影响,是NK细胞对iDC选择性高杀伤的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2.
AS2O3对CD34+白血病细胞NKG2D配体表达及NK杀伤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AS2O3对CD34^+早期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NKG2D配体表达及NK细胞杀伤活性的影响。方法:流式细胞仪检测KG1a细胞表面CD34抗原表达率,MTT法确定AS2O3的基本工作浓度,以不同浓度的AS2O3处理KG1a细胞,流式细胞仪测定处理前后KG1a细胞NKG2D配体的表达情况;MACS法分离5例健康个体的NK细胞,LDH释放法检测NK细胞对AS2O3处理前后KG1a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10nmol/ml的AS2O3作用KG1a细胞后,能使KG1a细胞表面ULBP1的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5),同时也激发了NK细胞对KG1a细胞的杀伤活性(P〈0.05)。结论:AS2O3能上调CD34^+白血病细胞表面NKG2D配体的表达水平,诱导NK细胞对其的杀伤活性,启示AS2O3可与NK细胞组成过继性免疫化疗方案,提高急性白血病的疗效。  相似文献   
33.
目的 探讨人神经胶质瘤细胞U251逃逸同种异体NK细胞免疫杀伤的机制。方法以K562细胞为对照,应用LDH释放法检测不同效靶比时NK细胞体外杀伤U251细胞的活性。用RT-PCR检测K562和U251细胞MHC-I类链相关分子A和B(MICA/B)、人巨细胞病毒糖蛋白UL16结合蛋白(ULBP1~3)基因,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两细胞MICA/B、ULBP1~3和HLA-I分子的表达情况。效靶比20:1时用单抗分别阻断K562和U251细胞表面MICA、MICB、ULBP1、ULBP2、ULBP3和HLA—I类分子,观察NK细胞对其杀伤活性的变化。结果同一效靶比时NK细胞杀伤U251细胞的活性明显低于杀伤K562细胞的活性,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562和U251细胞均表达基因MICA/B和ULBP1~3,但U251细胞仅低表达ULBP2分子。用单抗封闭MICA/B和ULBP1~3分子后,NK细胞对K562细胞的杀伤活性明显降低,对U251细胞的杀伤活性无明显改变。封闭HLA-I类分子后NK细胞对U251细胞的杀伤活性明显上升,对K562细胞的杀伤活性无明显改变。结论U251细胞逃逸NK细胞免疫杀伤机制可能是由于U251细胞高表达HLA-I类分子,不表达NKG2D的配体MICA/B和ULBP1~3。  相似文献   
34.
目的建立人T细胞受体(TCR)互补决定区3(CDR3)基因谱型的基因扫描分析术,为分析T细胞克隆提供研究方法。方法分别以Jurkat和Raji细胞作为阳性和阴性对照,应用RT-PCR方法扩增5例健康志愿者外周血T细胞的34个TCR Vα亚家族和26个TCR Vβ亚家族的CDR3,并用基因扫描分析扩增产物以确定T细胞的克隆性。结果T细胞株Jurkat细胞仅表达TCR Vα1.1和Vβ8基因,且为单克隆,而B细胞株Raji细胞则不表达所有的TCR Vα和Vβ基因。5例健康人表达所有的TCR Vα和Vβ基因,均为多克隆T细胞。结论基因扫描分析人TCRCDR3基因谱型是检测T细胞克隆性的精确敏感方法。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含克拉屈滨的强化预处理方案在治疗高危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中的疗效、安全性及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至2020年6月于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前接受克拉屈滨联合白消安及环磷酰胺(BuCy)强化预处理方案的28例高危AML患者临床资料,分析移植后累积总生存率(OS)、累积无进展生存率(PFS)、复发率、非复发死亡率(NRM)、预处理相关毒性反应(RRT)以及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移植后1年的预期累积OS和PFS分别为(78.8±8.6)%和(79.8±8.1)%,1年累积复发率和NRM分别为9.3%和22.0%。移植前MRD-的高危患者移植后1年预期累积OS为100%,移植前复发组1年的预期累积OS和PFS分别为(46.9±18.7)%和(50.0±17.7)%。Ⅰ/Ⅱ级RRT发生率为39.3%,28例患者均未发生Ⅲ/IV级RRT。多因素分析显示,移植前复发是影响患者OS和PFS的独立不良预后因素。结论:克拉屈滨联合BuCy的强化预处理方案降低了高危AML移植后复发率,且其预处理相关毒性轻、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36.
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是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主要并发症和造成患者死亡原因之一,是体内源于供者的免疫活性细胞介导的攻击宿主细胞和器官的一种过度的炎症反应。转录因子核因子-kappa B(NF-κB)是一种具有多项转录调节作用的DNA结合蛋白,在各种免疫细胞激活的获得性免疫或固有免疫过程中以及细胞因子的产生中都起着关键作用,从而引起机体免疫和GVHD的发生和进展。国内外多项研究表明,硼替佐米可作用于NF-κB细胞信号通路,抑制免疫细胞的活化,从而抑制GVHD的产生和发展,对预防和治疗GVHD起着重要作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将就NF-κB的信号通路,以及硼替佐米在预防和治疗GVHD的作用机制和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5-氨基乙酰丙酸己酯-光动力疗法(He-ALA-PDT)对人红白血病细胞株K562及其耐阿霉素细胞株K562/ADM的杀伤效应。方法实验设4组:PDT组(加光敏剂并接受光照)、激光组(不加光敏剂只接受光照)、暗毒性组(只加光敏剂而不接受光照)、正常对照组(不加光敏剂且不接受光照)。用不同浓度(0.025、0.1、0.4、1.6mmol/L)的He-ALA避光孵育细胞,给予不同功率密度(4.5、9、18、36J/cm2)的630nm波长激光照射后,继续培养12h,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以CCK8法测定细胞存活率,采用甲基纤维素培养体系分析白血病细胞克隆形成能力的变化。结果暗毒性组、激光组均未对细胞产生明显杀伤作用,而PDT组能明显杀伤白血病细胞,且细胞存活率随He-ALA浓度和激光功率密度的增加而降低,且在相同条件下,K562细胞的存活率显著低于K562/ADM细胞(P<0.05)。PDT组的集落形成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01),且与K562/ADM细胞相比,K562细胞的集落形成率降低程度更为显著(P<0.001)。结论He-ALA-PDT可杀伤K562、K562/ADM细胞,并显著降低白血病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K562/ADM细胞对PDT的反应不如K562细胞敏感。  相似文献   
38.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Resveratrol)作用前后CD34+CD38-KG1a白血病细胞对IL-15介导的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杀伤敏感性的变化及机制的初步探讨.方法:应用CCK-8法检测白藜芦醇对白血病细胞的IC50值,以此量的白藜芦醇作用于白血病细胞.,并用LDH释放法检测白藜芦醇作用前后,效靶比分别为5∶1、10∶1、20∶1的IL-15介导的PBMC对CD34+CD38-KG1a细胞杀伤能力.流式细胞仪(FACS)检测IL-15介导前后PBMC表面NKG2D的表达.流式细胞仪(FACS)检测作用前后CD34+CD38-KG1a细胞表面NKG2D配体(MICA、MICB、ULBP1、ULBP2、ULBP3)表达.结果:白藜芦醇作用前后在不同效靶比时对IL-15介导的PBMC杀伤敏感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15介导PBMC前后表面NKG2D的表达有显著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白藜芦醇作用前后CD34+CD38-KG1a细胞表面NKG2D各配体中MICA、MICB无显著变化(P>0.05),ULBP1、ULBP2、ULBP3有显著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藜芦醇可以提高CD34+CD38-KG1a细胞对IL-15介导PBMC的杀伤敏感性,其机制可能与白藜芦醇提高CD34+CD38-KG1a细胞表面NKG2D配体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9.
目的观察参附汤对移植小鼠造血干细胞表面CD44及L-选择素(CD62L)的影响。方法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小鼠随机分为参附组、凉血解毒组和空白组,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骨髓单个核细胞的sca-1^+细胞表面黏附分子CD44及CD62L的表达率。结果参附汤组第3、7、14天CD44和CD62L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其他两组。结论提高造血干细胞表面CD44及CD62L的表达水平可能为参附汤促进造血干细胞归巢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体内条件下舒尼替尼对耐药鼻咽癌CNE2/DDP细胞NKG2DLs(natural killer group 2 member D ligands)表达的诱导作用,及其对NK细胞抗肿瘤活性的影响。方法:建立ABCG2highCNE2/DDP和ABCG2lowCNE2/DDP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分如下8组:A、E组分别接种ABCG2high、ABCG2lowCNE2/DDP细胞,B、F组分别接种舒尼替尼处理的ABCG2high、ABCG2lowCNE2/DDP细胞,C、G组分别接种ABCG2high、ABCG2lowCNE2/DDP细胞后再输注NK细胞;D、H组接种舒尼替尼处理的ABCG2high、ABCG2lowCNE2/DDP细胞后再输注NK细胞。检测各组裸鼠成瘤时间、成瘤率、肿瘤体积和抑瘤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移植瘤组织中NKG2DLs的表达。结果:A、B、C、D和E、F、G、H组肿瘤出现时间分别为(5.43±1.00)、(8.50±035)、(1110±1.25)、(13.56±1.23) d和 (9.00±1.00)、(12.30±0.78)、(14.50±0.50)、(17.25±0.77) d,其中舒尼替尼与NK细胞联合处理组(D 和H 组)成瘤时间最晚(P<0.01)。A、B、C、D和E、F、G、H组肿瘤质量分别为(2.63±089)、(1.00±003)、(065±0.08)、(0.21±0.27) g和(2.79±0.83)、(1.18±0.77)、(0.96±0.50)、(0.86±0.82) g,其中舒尼替尼与NK细胞联合处理组肿瘤质量最小(P<001);舒尼替尼与NK细胞联合处理的D组和H组的抑瘤率分别为92%和69%。舒尼替尼上调移植瘤组织中NKG2DLs的表达,且ABCG2highCNE2/DDP细胞移植瘤中的NKG2DLs表达率高于ABCG2lowCNE2/DDP细胞。结论:舒尼替尼可在体内诱导CNE2/DDP移植瘤组织表达NKG2DLs,增强NK细胞的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