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8篇
  免费   67篇
  国内免费   50篇
耳鼻咽喉   7篇
儿科学   7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64篇
口腔科学   92篇
临床医学   168篇
内科学   61篇
皮肤病学   12篇
神经病学   24篇
特种医学   48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96篇
综合类   395篇
预防医学   101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188篇
  5篇
中国医学   108篇
肿瘤学   28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96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78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5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噬血细胞综合征(hemophagocytic syndrome,HPS)又名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hemophagocyticlymphohistocytosis,HLH)是一组以在骨髓或其他淋巴组织或器官中出现异常增多的组织细胞且伴有活跃的吞噬自身血细胞行为为特征的疾病。临床以持续高热、肺浸润、肝脾肿大、两系以上血细胞减少、肝功能损害、晚期出现DIC、多器官功能衰竭及骨髓、肝脾淋巴结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急性前循环颅内外串联闭塞(TO)血管内治疗方法,分析其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2019年4月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急性颈内动脉颅内外段闭塞伴同侧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90 d mRS评分0~2分)和预后不良组(90 d mRS评分3~6分)。比较两组发病年龄、手术前后NIHSS评分、ASPECT评分、侧支循环、闭塞类型、开通顺序、术中替罗非班使用、有效再通率、术后出血转化率、术后7 d NIHSS评分、术后90 d mRS评分等临床指标,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确认21例[(10.6%(21/198)]急性前循环颅内外串联闭塞患者,其中预后良好组8例(38.1%),预后不良组13例(61.9%)。两组高血压、高脂血症、吸烟和肺部慢性疾病、入院NIHSS评分、术前ASCEPT评分、病因TOAST分型等术前评估指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预后不良组相比,预后良好组年龄更低(P=0.009)。两组术后7 d NIH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36,P=0.020),术中替罗非班的使用、症状性颅内出血无明显差异(P0.05)。21例患者有效再通率为(TICI 2b-3)71.5%,死亡率28.6%,仅38.1%的患者预后良好。两组再灌注TICI分级无统计学差异(P=0.336),较低的发病年龄(P=0.009)、良好侧支循环(P=0.037)、术后7 d NIHSS评分(P=0.020)及桥接静脉溶栓(P=0.011)与预后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侧支循环为预后预测因子(B=3.651,OR=38.5,95%CI为2.951~508.463,P=0.006)。结论前循环急性颅内外串联闭塞患者进行血管内治疗有一定效果,但总体良好预后率偏低,良好侧支循环为预后较强预测因子。本研究的局限性主要为非随机单中心回顾性研究,TO患者最佳治疗策略需要更多的随机对照进一步研究探索。  相似文献   
43.
目的 对52例乳糜血样本实验数据进行分析,为临床检验提供依据。方法 将52例乳糜血实验室检测数据录入Excel 2007表格,分析乳糜血的原因以及清淡饮食后第3、7天乳糜血变化和血脂水平。结果 共计乳糜血52例。其中男性47例,占90.38%;女性5例,占9.62%。空腹时间不足12 h 者49例,占94.23%。空腹时间12 h以上者3例,占5.77%。化验前1 d晚上饱餐肥腻食物45例,占86.54%。前1周内肥腻饮食5例,占9.62%;前1周内清淡饮食2例,占3.85%。清淡饮食3、7 d后,乳糜血样本血浆颜色恢复正常的比例分别为96.15%、98.08%。乳糜血时血总胆固醇和三酰甘油水平增高,清淡饮食3、7 d后血总胆固醇和三酰甘油水平逐渐减低。清淡饮食3、7 d后血总胆固醇和三酰甘油水平与乳糜血时总胆固醇和三酰甘油水平各自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糜血的主要原因是抽血前天晚饭进食肥厚油腻食物,必须高度重视抽血前检查者的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44.
纤维桩因其弹性模量与牙本质相当,且具有美观、操作简便等优点,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目前,国内外对纤维桩粘接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纤维桩的表面处理及粘接树脂等方面。本文将对这些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45.
目的检测肝细胞癌中T淋巴瘤侵袭转移诱导基因(Tiam)1对血管生成的作用,探讨Tiam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CD105表达的关系。方法以89例肝细胞癌患者术后存档蜡块为观察组,50例正常肝组织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两组Tiam1、VEGF及CD105表达,探讨Tiam1、VEGF和MVD在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的表达关系及相关性。结果观察组Tiam1、VEGF及MVD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Tiam1、VEGF及MVD均与肿瘤转移、体积及Ki67表达相关。肝癌Tiam1、VEGF及MVD表达呈正相关性。结论肝细胞癌中Tiam1、VEGF高表达,共同促进CD105阳性的血管形成,联合检测Tiam1、VEGF及CD105可能对判断肝细胞癌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6.
目的 建立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药品中氯化丁基橡胶塞用抗氧剂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BHT)和硫化剂对-特辛基苯酚的含量测定方法,并对其稳定性进行考察。方法 采用ACQUITY UPLC BEH C18柱,以乙腈-0.2%甲酸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3 mL/min,柱温35℃,检测波长280 nm。结果 BHT和对特-辛基苯酚质量浓度在0.4~20μg/mL线性关系良好(r > 0.999);准确度试验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3%、101.9%,精密度及耐用性结果均符合要求;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稳定性考察样品中BHT和对-特辛基苯酚含量均小于限度值。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中BHT和对-特辛基苯酚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47.
探讨纳络酮对脑损后海马神经元坏死及内皮素-1,肿瘤坏死因子-α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水平的影响。方法:5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创伤组和治疗组。用落体撞击法造成右顶叶挫裂伤,损伤范围为大脑半球1/2。创伤组伤后72小时断头取血;治疗组伤后5分种,24小时,48小时和70小时分别给予腹腔注射纳络酮1mg/kg,72小时断头取血;对照组不加任何处理,观察12小时断头取血。  相似文献   
48.
目的:观察血脂康联合谷维素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方法:选择高脂血症病人116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血脂康联合谷维素组)口服血脂康两粒3次/日,谷维素100毫克3次/日;对照组(降脂宁组)口服降脂宁20毫克3次/日。结果:四周后观察组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脂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血脂康联合谷维素治疗高脂血症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49.
目的肝癌三维重建在精准肝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集17例行肝占位病变切除患者的肝脏CT(2D)扫描数据,利用3D图像处理软件Myrian行肝肿瘤、肝脏、肝内脉管三维重建,术前模拟肝切除,以此指导精准肝切除。结果成功进行了肝脏、肿瘤和肝内血管的三维重建、虚拟肝切除、残肝体积测定,术前规划。并据此进行了临床治疗。17例患者行肝切除,手术均顺利,术后肝功能恢复良好,无明显并发症。结论进行术前评估和指导临床手术,符合肝脏解剖与生理特点,对精准肝切除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0.
目的总结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112例高危BPH患者应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全部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40110 min,术中出血量平均约80 mL,无输血,无前列腺电切综合征(TURS)发生。随访3110 min,术中出血量平均约80 mL,无输血,无前列腺电切综合征(TURS)发生。随访312个月,全部患者术后排尿功能恢复良好,无1例真性尿失禁及继发性出血。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由29.6分下降至7.3分,最大尿流率(Qmax)由7 mL/s增至20 mL/s,残余尿量(PVR)由158 mL降至20 mL。治疗前后的IPSS、Qmax、PVR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高危BPH患者应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安全有效,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及严格的围手术期处理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